首页期刊导航|中国CT和MRI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王成林

双月刊

1672-5131

ctmri@vip.163.com

0755-83695203,83695204,13510331556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大厦1902号

中国CT和MRI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辅助机会性测量腰椎骨密度研究:与定量CT比较

    焦自梅王曦刘钦鹏刘凤杰...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人工智能(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定量CT(QCT)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机会性测量腰椎骨密度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因各种临床适应症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QCT分别在胸部低剂量CT图像上测量受检者腰椎平均体积骨密度(vBMD),绘制散点图、Bland-Altman图检验二者的关系,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其一致性.结果 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测量vBMD平均值为 116.38±36.07mg/cm3,QCT测量vBMD平均值为115.60±38.07mg/cm3,线性回归分析与Bland-Altman分析显示二者对腰椎骨密度的测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77).不同性别中,Al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QCT对腰椎骨密度的测量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QCT基于胸部低剂量CT机会性测量腰椎vBMD具有高度一致性.

    人工智能骨密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和相关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

    杨光辉李小荣易进李岳伟...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并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CT征象.随访2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分为塌陷组、未塌陷组,对比两组CT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预测股骨头塌陷的价值.另根据随访期间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CT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CT征象显示,45例患者以股骨头呈拥挤融合与扇状硬化改变、骨小梁增粗或骨质硬化为主,53例患者以股骨头关节面轻微塌陷、骨小梁微骨折、部分出现皮质下新月征为主;随访2年,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出现34例股骨头塌陷(34.69%),20例预后不良(20.41%);塌陷组MMT、BV、BF均低于未塌陷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MMT、BV、BF及三者联合预测股骨头塌陷的 AUC 分别为 0.819(95%CI:0.738-0.900)、0.878(95%CI:0.812-0.945)、0.873(95%CI:0.807-0.940)、0.955(95%CI:0.921-0.990);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坏死形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icat分期、坏死部位在外上象限比例、坏死体积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MMT、BV、B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cat分期(Ⅲ期)、坏死部位(外上象限)、坏死体积比例高是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MMT上升、BV上升、BF上升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CT可有效检出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以骨质硬化、骨小梁增粗、新月征为主,且CT灌注参数与股骨头塌陷风险、预后密切相关.

    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CT灌注参数股骨头塌陷预后

    慢性疼痛患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的研究进展

    尤宇韬杨学钊李青洲李兵...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疼痛给个人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目前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仍然欠佳,其中枢机制仍不明了.因此积极研究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以及寻找慢性疼痛潜在的中枢治疗靶点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波谱在探究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以及寻找慢性疼痛潜在治疗靶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慢性疼痛患者脑磁共振波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慢性疼痛磁共振波谱疼痛机制Y-氨基丁酸

    基于磁共振的影像组学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研究现状

    李亚萍胡君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是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类型,两种肿瘤的治疗管理措施是不同的,而且由于两者影像学上特征的相似性,如何快速可靠地确定肿瘤的初步特征对临床诊断结果有着重大影响.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包含大量的解剖特征信息,但是由于HGB和BM在磁共振影像上的有很多相似性,MRI不能准确区分HGB和BM.MRI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影像组学可以挖掘和分析肿瘤的异质性,可显著提高MRI区分HGB和BM的准确度,进而用于恶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制订患者治疗计划中去,同时避免侵入性组织采样的需要,减少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诊疗体验感,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和临床实践指导意义.现就基于MRI的影像组学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和未来展望.

    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瘤

    《中国CT和MRI杂志》论文写作建议

    174页

    肝动脉灌注化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张安国陈晓东罗泽斌
    175-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是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且展现了良好的肿瘤反应率以及手术转化率.本文将系统阐述肝动脉灌注化疗相关研究及其联合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

    MRI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彭琳王冬青庄子健陈星池...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分期、疗效评估,甚至可用于病理指标及基因突变的预测.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方法从MRI中挖掘病灶深层次信息以进一步分析,可为临床个体化诊疗提供新的依据.目前,大量直肠癌MRI影像组学或深度学习的研究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MRI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直肠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直肠癌磁共振成像人工智能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累及额叶两例

    叶培筠梁永刚陈佳敏陈楚洁...
    181-182页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CTMRI诊断鉴别诊断

    肺毛霉菌病一例及其CT特征

    周琪鹏张淇钏顾银中郑文川...
    183-184页

    肺毛霉菌病CT特征

    CT诊断高原肠气囊肿症伴气腹两例

    张波莉阿白杨杰
    185-186页

    肠气囊肿症气腹高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