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档案
中国档案

月刊

1007-5054

010-63020771 63020997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南楼506室

中国档案/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档案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推广全国各行业档案工作的经验成果,促进档案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中国档案》杂志创刊50周年时问世。1951年以来《中国档案》杂志50年间所刊登的各类文章14700余篇,同时还包括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全国省级、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档案局馆的工作状况及档案精品介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档案科技成果推介 传统载体声像档案数字化关键技术运用和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何畏左词平
    64-65页

    NLP技术在档案工作数字转型中的应用研究

    徐钦梅戴敏
    66-68页

    聚焦纸质档案持续保护打造"一高地、四中心"——纸质档案持续保护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档案馆
    69页

    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的建构设计

    张红侠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首次确立的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是多元审核主体为实现馆藏档案开放服务目标,进行协同合作的制度安排.该机制的设计建构及其运行状况不仅决定档案利用者利用馆藏档案的预期能否实现,还会影响到档案法治权威.因此,本文在对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做好理论铺垫的基础上,针对馆藏档案开放审核目标体系,将协同理论与开放审核情景进行结合,提出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的建构路径.

    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

    他山之石:历史认识论视域下"何谓档案"新探——以陈恭禄与萧一山之争为中心

    王霞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2年萧一山与陈恭禄围绕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下卷,以《大公报·文学副刊》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期两年的"学术论战".相较于陈恭禄单一本体论范畴的"档案"认识,萧一山引入历史认识形式论,首次将"档案"含义域覆盖了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两个范畴,前者针对"档案"的原生形态;后者是"档案"的摹本形态,揭示出"档案"的两种含义三个层次.陈、萧差异化叙事背后折射出"档案"认识的层级化问题.二者的学术之争赋予"档案"全新视角的解读,即新客体论档案观否定并取代传统工具论档案观,这对深化档案史料观问题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档案史料观档案定义陈恭禄萧一山历史认识形式论

    全面记录脱贫攻坚 档案见证精彩蝶变——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档案馆

    覃善群
    76-77页

    让兰台"星云"在红色土地上微光闪耀——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李星云自述

    李星云
    78-79页

    山东沂南:档案工作赋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王小朋
    80页

    湖北五峰:用档案拓展"两山"转化新路径

    田安利刘铭洁
    81页

    无声纪录片再现昔时潍县

    王秀富阚景奎许勇
    8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