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郑健超

旬刊

0258-8013

csee@epri.sgcc.com.cn

010-82812535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CSE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旬刊)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流学术期刊,国家一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64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科院协办。主要报道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及动力工程、电工电机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在动力与电力工程类期刊中,其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连续多年来位列第一。2007年学报由半月刊改成旬刊,分电力系统、发电和电工电机三册,每月5、15、25日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委会由专家63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外籍院士2人,外籍编委7人,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郑健超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被8种国内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5种国外检索系统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日本科学技术社(JST);哥白尼索引。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多年来在动力与电力学科及期刊界享有盛誉:自2002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以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一直保持此称号,是国内6000种科技期刊中为数不多的连续多年获此殊荣的期刊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2006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期刊;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1996、1992年均获全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年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7—2008年学报共有3篇文章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有4篇论文入选“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03—2005年每年1篇文章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6年、2007年分别有2篇、3篇文章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8年有6篇文章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的能源互联网认知系统论(二):面向复杂系统涌现现象的虚拟仿真推演框架

    贺兴潘美琪唐跃中郝然...
    4311-4322,中插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性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与演进趋势,复杂性及其所伴随的涌现现象往往使得基于机理模型(白箱子)的仿真、分析、推演方法不再适用于复杂系统.得益于数据科学、仿真技术、孪生技术的共同发展,虚拟孪生技术成为应对复杂系统的利器.面向复杂性,该文对虚拟孪生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探究,并重点讨论虚拟孪生系统的基本特性、支撑理论、技术体系、建设流程及其案例分析等,进一步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推演技术的涌现现象认知框架.该工作一方面为在能源系统中开展虚拟孪生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另一方面也有益于虚拟孪生技术的推进.

    复杂性认知涌现虚拟仿真能源互联网(EIoT)

    基于源荷谐波耦合模型的数据驱动概率谐波潮流计算

    李亚辉孙媛媛王庆岩丁磊...
    4323-4334,中插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及负荷中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谐波畸变程度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及负荷显著的不确定特征,进一步增加了谐波分析难度.为有效评估系统不确定谐波状态,充分挖掘源荷实际运行特征,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概率谐波潮流(probabilistic harmonic power flow,PHPF)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建立考虑时变特性的源荷动态谐波耦合矩阵模型(dynamic harmonic coupling matrix model,DHCMM),揭示不同时段内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的相互耦合关系.然后,利用实测数据挖掘源荷时变不确定特征,采用改进点估计法提取统计特性,克服变量间相互影响引起的估计偏差.最后,提出针对源荷不确定性的PHPF计算方法,对系统中时变不确定谐波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耦合矩阵模型能够有效分析谐波源时变特性,结合源荷时变不确定功率状态,所提PHPF计算方法能够对电力系统谐波进行准确评估.

    数据驱动谐波耦合矩阵模型谐波评估概率谐波潮流(PHPF)不确定特征

    新能源场站快速有功控制及频率支撑技术综述

    高丙团胡正阳王伟胜朱凌志...
    4335-4352,中插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高比例并网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和频率支撑能力,频率稳定问题成为当前电网安全稳定和新能源高效消纳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机组单元和场站的快速有功频率响应和主动支撑能力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以"单机快速有功控制-场站快速有功控制-场站快速频率支撑"为主线,梳理光伏/风电的快速有功控制及频率支撑发展现状,分析频率检测、通信延时和控制响应模式等因素对光伏/风电场站频率响应快速性的影响,指出风电机组的机械载荷约束、风电场百毫秒级有功控制、场站的调频响应模式选择和优化、暂态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是提升新能源发电单元和场站的快速有功频率响应能力的4个关键问题,最后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讨论.

    新能源场站风电场光伏电站有功控制频率响应频率检测

    不同容量下并网模式交流微电网短路故障早期检测与区域定位

    郑昕甘鸿浩
    4353-4366,中插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容量变化,微电网原有的供电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潮流大小、方向和功率结构发生变化,对快速检测和定位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区域提出了挑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低压交流微电网模型;通过高尺度小波能量谱算法对微电网与大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检测到的电流进行分解,提取适应不同容量情况的短路故障特征值,实现了不同容量下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利用小波能量谱特征结合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least square,OLS)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容量微电网的短路故障区域定位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网模式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硬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保护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实现并网模式下交流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与区域定位.

    并网模式微电网短路故障小波能量谱正交最小二乘法(OLS)径向基函数(RBF)早期检测区域定位

    半潜式海上漂浮式风力机气-水动全耦合分析

    黄浩达刘青松岳敏楠缪维跑...
    4367-4375,中插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水动力学求解软件与其他数值分析代码不能充分考虑叶片气动载荷分布、涡尾迹结构以及风波耦合效应.通过STAR-CCM+中具有叠加运动和悬链线系泊求解器的动态流动相互作用模块建立一套气动-水动-系泊完全耦合动力学方法,开发较为可靠的漂浮式风力机数值模型.通过分析平台自由衰减曲线、6 自由度响应以及风轮气动性能验证了所提耦合模型的可靠性;三维可视化流场分析表明,漂浮式风力机在波浪载荷作用下产生6自由度运动,叶片表面与涡管产生的脱落涡与塔架、机舱后方尾涡相互作用,加剧流场复杂性.结果可为漂浮式风力机流场优化与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动态流体相互作用计算流体力学系泊气-水动全耦合

    城市固废焚烧过程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对抗生成

    郭海涛汤健夏恒乔俊飞...
    4376-4386,中插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烧线是表征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MSWI)过程燃烧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之一.完备的火焰图像模板库是实现燃烧线量化以从检测视角代替依靠运行专家"人工看火",进而通过实时反馈提升MSWI过程控制的智能化水平的基础.针对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缺失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机理知识和对抗网络的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生成方法.首先,基于焚烧炉内三维空间位置到图像像素点的机理映射关系分析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通过对正常火焰图像像素点的平移、拼接和组合等方式获取伪标记的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然后,采用循环生成 对 抗 网 络(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CycleGAN)获得符合真实火焰图像分布的候选图像;最后,提出组合基于弗雷歇距离(Fréchet inception distance,FID)评估最优模型参数和根据伪标记筛选最终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的 2 级评估与筛选策略.针对北京某MSWI厂的实验结果表明:依据燃烧线可划分图像为51%~73.6%正常、47%~51%和 73.6%~100%异常、0%~47%极端异常;当第 2级评估阈值设定为0.4时,所提方法生成合格极端异常火焰图像的比例为85.7%,优于传统评估方法.

    城市固废焚烧燃烧线量化燃烧线极端异常火焰图像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图像评估与选择

    750℃高温CO2掺杂SO2环境中Super304H及Inconel625的腐蚀行为

    周永莉赵钦新鲁金涛袁勇...
    4387-4394,中插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掺杂气体对合金的腐蚀行为及作用机理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2)发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开展 Super304H 及 Inconel625 合金的高温CO2 腐蚀试验,并结合腐蚀增重法、扫描电镜观察及 XRD分析,研究两种耐热合金在 750℃CO2 及掺杂SO2 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在 750℃CO2、750℃CO2+SO2 环境中的腐蚀动力学均遵循抛物线规律,Inconel625抗腐蚀能力优于Super304H,具有较少的腐蚀增重;Super304H在 750℃CO2腐蚀初期增重高于CO2+SO2环境,而120 h后在CO2+SO2 环境中腐蚀增重较高.两种环境中腐蚀 500 h后,Super304H表面氧化膜为单层Cr2O3及外层疏松瘤状富铁氧化物与内氧化物 FeCr2O4 组成的局部双层氧化膜;Inconel625为单层均匀致密Cr2O3氧化膜,平均厚度不到1 μm.高温CO2 腐蚀环境中,Cr含量对提高合金抗腐蚀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温 CO2 掺杂 SO2 对于Cr2O3形成合金具有抑制渗碳的作用,对于氧化铁形成合金具有加速腐蚀及渗碳作用.

    耐热合金高温CO2掺杂气体SO2腐蚀渗碳

    工业燃机轴流压气机级间引气结构的压损特性

    丁骏戴斌唐燕佳谢健...
    4395-4405,中插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级间引气结构的压损特性,为工业燃机中的相关结构设计提供参考,采用仿真手段对真实的工业燃气轮机多级轴流压气机的级间引气结构进行数值研究,计算域涵盖压气机的多个主流通道和旁路的引气槽道、腔室、管路.结果表明:小引气率下,引气口的气流滞止和折转所导致的压力损失占总损失的五成以上;大引气率下,引气腔室内的流动掺混和引气支管口的流动分离所导致的压力损失占总损失的七成以上.不同区域的流动损失受引气率、引气管路的雷诺数、引气腔室的水力直径影响.下一步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的方法训练得到零维的级间引气模型,用于进一步的性能评估.

    工业燃机轴流压气机引气数值仿真缩放仿真

    磁性液体摩擦-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的力电耦合机制研究

    杨晓锐郑昊龙辉安国庆...
    4406-4416,中插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摩擦发电和电磁感应发电原理,利用磁性液体同时作为摩擦层和磁体,文中提出一种将低频振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的磁性液体摩擦-电磁复合发电机.理论分析磁场作用下复合振动能量收集系统不同工作模块的动力学特性和力电耦合机制,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复合能量收集系统磁场、电场、流体场和输出电动势的多场耦合仿真模型,设计低频正弦激励下复合能量收集系统输出电能实验测试平台,探究外部激振频率和外磁场强度等因素对电能输出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磁性液体摩擦-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可以在低频环境中将振动能量有效转换为电能.

    磁性液体复合能量收集器摩擦纳米发电机电磁感应能量转换

    极端风况下兆瓦级风力机动力学特性研究

    李治国高志鹰张立茹汪建文...
    4417-4425,中插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强湍流和风向突变等极端风况导致风电机组事故频发的现状,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各种复杂风况的大型兆瓦级风力机动力学响应计算方法.将叶素动量理论、混合梁理论、有限单元法、修正的Newmark-β 法及Lanczos解耦技术相结合,考虑柔性风轮的非定常入流效应、剪切变形和离心刚化效应、气动-结构阻尼影响、柔性部件结构耦合及非线性大变形等特性,探究极端连续阵风和极端湍流风况下风力机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风向角会引起冲击载荷效应致使叶片和塔筒位移在趋于稳定前出现较大突变现象;叶片挥舞变形受极端湍流脉动特性影响较大,纵向湍流分量导致塔筒前后方向振动剧烈.结果可为极端风况下风力机气弹稳定性能判定、风电机组整机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技术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兆瓦级风力机极端风况动态响应动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