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典籍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典籍与文化
中国典籍与文化

安平秋

季刊

1004-3241

ccc@pku.edu.cn

010-62751189

100871

北京大学校内哲学楼328号

中国典籍与文化/Journal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基本划分为六个版块,其中文化论坛版块,运用专论、散论、杂文等形式,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关注现实文化热点,进行理论阐述。文史新探版块,刊载有深度,有创见,且文笔流畅的考据性短文。文献天地版块,着眼珍稀文献的探幽抉微,传统文献的新意发掘,文献典藏流传的逸闻佳话。文化广角版块,透过具体细微的古代文化事象,多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学界纪事版块,刊载相关学人的师友交往,学术活动,治学心得;重要研究课题的进展状况,学术前沿信息;国内研究成果的客观评述。域外汉学版块,借鉴海外汉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开阔研究视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碑中的"楚辞体"文学

    吴洋魏丽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目前所能见到的汉代碑文作品中,约有二十六篇保留有"楚辞体"铭文.其中最主要的"楚辞体"句式为"四三兮"和"三兮三",分别来自《九章·橘颂》和《九歌》中《山鬼》《国殇》的传统,后来这两种句式又分别为王褒、刘向和王逸借用以创作楚辞类作品,并被王逸的《楚辞章句》收录.这些现象对我们了解《楚辞》的经典化过程以及七言诗与《楚辞》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汉碑楚辞句式七言诗

    祖咏"移家归汝坟别业"考

    罗曼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祖咏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其生平行迹因文献难征而至今语焉不详.《唐才子传》载其晚年"流落不偶,极可伤也.后移家归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但其具体归隐时间尚无确考.然通过祖咏《兰峰赠张九皋》《送丘为下第》等诗侧窥,可推论祖咏归隐当在开元二十五年(737)至天宝初.另确考其生平至少有三次返归汝坟,分别于开元十年科举落第返还,开元十四、十五年仕途遇阻暂憩及开元末、天宝初仕进无门归隐.此外,进一步探赜,祖咏才名出众却仕途落拓,与其疏狂轻薄的个性难脱干系;其决计归隐,与开元二十五年以张九龄为代表的"文士派"的政治失意不无关联.

    祖咏汝坟别业归隐朝局政争

    《柳从俗墓志》与柳宗元家族相关问题考辨

    蒋润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从俗墓志》是考察柳宗元家族事迹的重要史料,通过对它进行考释,不仅能更正传世文献所记载的柳宗元曾祖"柳从裕"名讳之误,还可补充文献所缺失的柳宗元先祖信息.柳从俗葬于河阳而非长安,与柳氏家族之迁徙关系匪浅,在此类迁徙的背后,呈现出的是这个家族不断适应政治变化,同时又努力维系自己家族凝聚与认同的特质.同时,柳从俗葬地在河阳的事实,亦可借以考证柳宗元祖、父早年居住地的情况,增进学界对柳宗元家世的认识.

    柳从俗墓志柳宗元唐代

    家世、仕宦与叛乱——赵谂与北宋中后期政局之变

    霍无忌
    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谂系北宋中后期普通下层文官之一,其职最高不过太学博士.然而,赵谂虽官职不显,其家族亦非名门望族,但其父祖由"夷獠"变为顺臣的过程,其本人由布衣而入官场、由朝廷命官变为叛臣的经历,与北宋中后期神、哲、徽三朝史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故对赵谂之家世、仕宦及其图谋之叛乱等事进行综合分析,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北宋中后期"国是"之变迁、宰执之进罢及边事之措置等问题,对于深入研究北宋中后期政治,或有裨益.

    赵谂政局宋徽宗

    元末明初复古思想与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比较研究——以宋濂和前七子复古思想为代表

    蒋好霜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认为,元末明初复古思想对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有开源溯流之功,但二者虽然都以"复古"为口号,却在纠弊对象、师法对象、学古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以宋濂为代表的元末明初复古思想本质上是被"边缘化"的文人重构文化认同、汉民族文化理想的文化战略,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却是一场以"复古"为口号,以求新求变为本质的、文学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根本性质上是不同的.

    元末明初复古思想明代文学复古运动

    《中州集》四库提要的文本系统与学术重建

    张傲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州集》四库提要在最初的翁方纲分纂稿、《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各阁书前提要与最终成型的《四库全书总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阶段的差异体现了四库提要定型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四库馆臣出于对《中州集》隐没的担忧,通过有意识地舍弃、增补和替换,微妙地构建了《中州集》"集中之史"的地位.

    中州集四库全书总目集中之史

    吐鲁番博物馆藏三件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残叶研究

    李刚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近吐鲁番文物局技术保护工作人员在整理文物库房进行文物分类时发现了三件回鹘文残叶.据有关人员告知,这些文书来自吐鲁番,文书的编号和来源相关信息不详.为便于研究,我们临时做了编号,经仔细甄别,最终确定这三件回鹘文残叶均出自汉译本的《慈悲道场忏法》.本文将对这三件回鹘文残叶进行原文换写、转写、汉译和注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吐鲁番博物馆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释读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诗缉》版本价值考

    孔德凌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清抄本《诗缉》,曾经惠栋、蒋重光、李盛铎等学者收藏.1939年,李盛铎之子李滂将此本在内的李氏遗书中的大部分售给北平伪政府,同年北平伪政府交付北京大学文学院,后转入图书馆保存至今.通过与元勤有堂本、明味经堂本、清听彝堂本、仁寿馆本、《四库全书》本、《摘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畬经书屋本、民国复性书院本等诸多版本进行对校,可知此本与以上版本的文字颇多不同,且常有胜出诸本者,属于独立的版本系统,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北京大学图书馆严粲诗缉清抄本版本价值

    《塔尔巴哈台事宜》补续考

    徐维焱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尔巴哈台事宜》是新疆塔城的第一部地方性志书.该书由乾隆末年的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永保创纂,此后的数十年中,历经了后任多位参赞大臣的补辑和修订,形成了数个不同的版本.本文旨在厘清诸本之间的关系,钩沉当前研究中所忽视的相关人物,考证其中身份不明的补续者.同时结合新疆地区的其他事宜和方志,简要阐述新疆地区志乘的发展趋势,以期对西北地区的地方志研究有所补苴.

    塔尔巴哈台事宜方志塔城新疆

    袁思亮藏《夷坚志》百卷旧钞非黄丕烈校本

    袁成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间张元济《新校辑补夷坚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其中两种最重要的底本皆是从湘潭袁思亮处假得:一种是严元照影宋钞本八十卷,一种是黄丕烈校旧钞本一百卷.袁思亮所藏百卷旧钞在当时备受瞩目,缪荃孙、陈乃乾、张元济等学者借阅之后,纷纷揭示《夷坚志》百卷本系统的真相.袁思亮旧藏两种《夷坚志》今皆藏于台北"国家图书馆",但通过钤印归属、题跋歧异等方面的比对,可以断定袁思亮所藏百卷旧钞实为顾锡麒校本,而非黄丕烈校本.

    袁思亮夷坚志黄丕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