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胡兆光

月刊

1004-9649

epte@sgeri.sgcc.com.cn

010-63415148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8号都城大厦1836室

中国电力/Journal Electric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上风机塔筒的非均匀传输线模型

    宋远见徐政余敬秋张哲任...
    92-9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机塔筒的建模是海上风电机组防雷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的建立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塔筒多波阻抗模型在海上风机防雷研究中的不适用性;其次建立塔筒的非均匀传输线模型;然后,利用多波阻抗模型研究塔筒空间结构变化对自身电磁暂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塔筒分段越多,其电磁暂态响应越准确.通过对采用非均匀传输线模型和采用多波阻抗模型的塔筒雷电暂态响应进行对比,证明了非均匀传输线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给出了塔筒的推荐分段数.

    海上风机多波阻抗模型非均匀传输线模型防雷保护电磁暂态响应

    海上风电机组浮式基础结构综述

    周绪红王宇航邓然
    100-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对可再生清洁能源需求的逐步增加,近海风电能源的开发将逐渐趋于饱和,海上风电走向远海、深海区域是必然趋势.浮式基础结构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是推进海上风电向远海、深海区域发展的关键技术措施.对海上风电机组浮式基础结构的适用水深范围、基本形式、系泊系统、制作与安装进行全面综述,旨在为中国发展远海、深海风电提供技术参考.

    海上风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单立柱式半潜式张力腿式

    风电机组电磁暂态建模及验证

    张兴孙艳霞李丽娜高彩云...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机组暂态响应特性对新能源基地及近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很大,建立准确的风电机组模型对新能源并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风电机组模型大多采用典型模型,与风电机组实际响应特性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电力系统仿真需求.提出"现场试验—控制硬件在环(control hardware in the loop,CHIL)—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建模"的风电机组电磁暂态建模方案.构建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CHIL仿真平台,并以风电机组暂态特性现场试验为基准,验证CHIL建模的准确性.提出以DLL为核心的"去控制器"数字建模方法,将风电机组的源控制代码封装后接入数字模型,实现风电机组电磁暂态建模,并以CHIL为基准进行校验.通过上述两级时域一致性验证,证明了所提建模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控制硬件在环动态链接库

    最小化用户停电损失的主动配电网黑启动分区优化策略

    赵晋泉张强方嵩彭嵩...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事故后,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可以通过分区实现快速并行恢复.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黑启动分区优化策略.以最小化用户停电损失为目标,建立了主动配电网黑启动分区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分布式电源、线路、母线和负荷的恢复约束将各个分区内部的恢复操作顺序集成到分区模型中.利用线性规划求解器ILOG CPLEX对所提出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配电网黑启动分区恢复方案.以改进的IEEE 69节点配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策略的有效性.

    黑启动分区并行恢复主动配电网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用户停电损失

    黑启动路径生成及系统恢复辅助决策系统

    项胤兴唐晓健林济铿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生成黑启动方案并恢复系统一直是电网应急处理时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开发了一套基于3D可视化技术的黑启动路径生成及系统恢复辅助决策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模块功能及实现方法,包括:数据库,图形平台以及算法库(如初始路径的生成、路径的校核、路径的评估、系统恢复等);应用于某电力公司的实际网络,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系统具有完善的图形界面、数据库系统、算法库所形成的图模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系结果合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等优点.

    黑启动方案系统恢复电网应急图模一体化调度运行

    超大规模电网快速状态估计的实现方法

    罗玉春王毅闪鑫戴则梅...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体化互联大电网全局分析决策中心的建设,对实时状态估计计算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多线程并行计算技术实现了快速分解状态估计信息矩阵的快速计算,在稀疏矩阵节点优化编号及其因子分解过程中采用标准模板库关联容器存储稀疏矩阵.基于新一代调控系统验证环境和实际电网拼接模型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超大规模电网状态估计中,采用多线程并行计算信息矩阵及其因子分解具有较高的加速比,结合基于关联容器的稀疏矩阵存储格式,能够有效提升编程效率和程序品质以及状态估计的计算效率.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稀疏矩阵乘法节点优化编号因子分解关联容器

    基于PMU量测信息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参数辨识

    黄潇潇杨韬郑骁麟郭凌旭...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越来越多,如何获得其准确的参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MU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参数估计新方法.基于导体之间的耦合首先推导了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阻抗模型;利用PMU在线实测数据提出了相应的短线路相角矫正方法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参数估计算法.该模型完整,算法直观简单,能够准确、快速地算得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之间的所有自感及互感参数.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电力系统同杆并架双回线参数辨识PMU最小二乘法

    不确定量测下发电机动态状态估计性能分析

    赵静波卫志农王晗雯解兵...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量测量单元(PMU)中随机误差不可避免,在实际电网系统中PMU量测数据可能出现延时、重新排序甚至丢失等不确定情况.为准确估计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过程中的状态信息,首先建立量测丢失下的发电机动态状态估计模型;然后在某实际电网系统算例中分别采用无迹混合滤波(UMF)、粒子滤波(PF)和所提出的改进粒子滤波(IPF)3种算法对发电机动态状态估计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不确定量测系统下,改进的IPF算法的滤波性能和抗差性能优于UMF与PF算法,更适用于不确定量测下发电机动态状态估计.

    改进粒子滤波无迹混合滤波发电机机电暂态动态状态估计不确定量测

    电力系统并行恢复分区新模型及算法

    项胤兴黎琦林济铿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合理的电网并行恢复分区方案可以有效缩短系统恢复时间,而如何构建更为有效的分区模型及算法是该问题的关键.提出了电网并行恢复的分区新模型及快速求解算法.首先根据系统恢复的实际过程,构建了完善的系统并行恢复最优分区新模型;进而,为了克服大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困难,提出了分步求解策略:先基于电气距离对待启动机组进行划分和调整;再基于电气距离和潮流追踪算法的负荷分区和调整.所构建的模型相对比较完整,所提算法计算性能好且易于实现,而有望用于工程实际.不同规模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系统恢复分区电力系统分步求解电气距离潮流追踪

    状态估计研究模式设计及应用

    彭龙宁剑王毅陆娟娟...
    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实际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复杂,状态估计无法避免出现不收敛的情况,反演时难以再现断面结果,在对量测方式和参数进行调整时会造成合格率指标波动,同时也会影响实时网络分析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分析现有状态估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状态估计研究模式分析平台.首先,通过断面管理和读取功能保存状态估计计算所需的全部信息;然后,通过研究模式反演,实现断面读取、分析调试计算;最后,通过分析对比功能,为参数和量测调整提供指标参考.上述工作使得状态估计计算结果完整再现,并且分析过程独立于实时状态估计因而不影响实时合格率,自动化专业人员可以依据分析对比功能提供的指标对量测和参数问题有目标地进行分析.通过华北分中心的实际使用,证明平台功能可满足专业人员对状态估计的分析调试需求.

    调度控制系统状态估计量测错误发散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