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稻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稻米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稻米

中国水稻研究所

李西明

双月刊

1006-8082

zgdm@163.com

0571-63370271,63370368

310006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中国稻米/Journal China Ri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稻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1994年开始创办的旨在为我国水稻与米业生产、科技发展和消费服务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现为双月刊。为更好地适应报道的需要,从2007年起将更注重前沿性的学科动态和创新性文章的刊登,编排上更多体现创新性学术期刊的规范。主要刊登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专论与综述、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成果、综合信息等。设有“专论与综述”,“育种与品种”,“稻作技术”, “各地稻米”,“综合信息”等栏目,兼具学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特点。2005年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的影响因子,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为0.210,据清华大学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0.559。本刊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刊载。本刊适合水稻产区的各级技术人员(包括县、乡、村等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米厂的技术人员)及农业与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稻农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潘林弥春霞徐青山魏倩倩...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土壤中总磷含量丰富,但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却很低。传统上主要通过施用磷肥提高缺磷地区的作物产量。然而,施入土壤中的磷不仅易被固定,还会转化成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磷,从而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解磷细菌具有将土壤中难溶态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的功能,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解磷细菌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综述了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解磷细菌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以为提高稻田土壤难溶态磷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解磷细菌解磷机制

    高温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与稻米品质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吴梦寅蔡炜钟笑涵杨建昌...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胁迫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并从同化物的积累与转运、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内源激素以及分子机理等方面综述了其生物学机制;讨论了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关键技术措施和水稻响应高温胁迫机制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水稻抗高温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水稻高温胁迫籽粒灌浆稻米品质生理机制

    新型高效绿色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邵迪丁紫娟胡仁肖大康...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7种施氮处理,即不施氮肥(CK)、农民常规施肥(FFP)、脲酶抑制剂型氮肥并减氮21。40%(与FFP比,余同)(OPT)、一次性机械侧深施树脂包膜尿素并减氮35。70%(CRUM1)、一次性机械侧深施肥包肥并减氮35。70%(CRUM2)、一次性穴施树脂包膜尿素并减氮51。80%(CRUR1)、一次性穴施肥包肥并减氮51。80%(CRUR2),测定不同施氮处理下水稻株高、分蘖、干物质量、产量、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氨挥发损失等,以探究新型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CRUM1和CRUM2处理株高和分蘖数与FFP处理相当;与传统撒施(CK、FFP和OPT,下同)相比,CRUM1和CRUM2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1。90%~12。30%;根据水稻氮素营养指数(NNI),机械侧深施氮能满足水稻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水稻侧深施和穴施在减氮35。70%~51。80%的情况下也可高产稳产(9。76 t/hm2和9。60t/hm2)。与传统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和穴施的田面水NH4+-N较低,氨挥发损失降低39。15%~93。15%,氮素利用效率提高77。45%~95。70%。可见,优化氮肥管理可以实现水稻在减氮情况下稳产,同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减少氨挥发,其中机械侧深施和穴施配合新型氮肥可减少氮肥投入35。70%~51。80%。

    水稻氮肥机械侧深施氮氮素利用效率氨挥发

    土壤水分含量对旱稻根系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赵晨云王家琪赵志平高桐梅...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池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处理(65%WHC、75%WHC、85%WHC、95%WHC和100%WHC,WHC代表田间最大持水量)对旱稻277 土壤呼吸速率及根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对旱稻土壤呼吸速率和根条数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土壤呼吸速率显著下降;随着旱稻生育期的推进,除100%WHC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减小外,其余水分含量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都呈升高趋势;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旱稻根条数逐渐降低,在分蘖前期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且根条数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在65%WHC、75%WHC和85%WHC处理下表现为逐渐增加后保持稳定,在95%WHC处理下表现为达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在100%WHC处理下表现为达最大值后略有下降,并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土壤温度日变化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均呈现先升高再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以75%WHC水分处理下的温度最高,95%WHC和100%WHC水分处理下土壤温度较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水分含量处理条件下(100%WHC处理除外),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根条数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旱稻土壤水分含量根条数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

    再生稻头季施用促芽肥对不同节位腋芽生长发育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杨运城曾春丽姚飞飞孙彦波...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再生稻生产中促芽肥施用量对头季稻不同节位腋芽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杂交水稻品种泸优1831和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不同促芽肥施用量处理(N0,不施氮;N1,纯N 75。00 kg/hm2;N2,纯N 84。40 kg/hm2;N3,纯N 93。75 kg/hm2),测定了不同促芽肥施用量处理下再生稻头季不同节位腋芽存活率、芽长、茎节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腋芽存活率和芽长与促芽肥施用量成正比,施用促芽肥可以显著提高再生稻的腋芽存活率,N3处理较N0处理腋芽存活率提高27。34%(甬优1540)~36。51%(泸优1831)。不同节位腋芽对于促芽肥响应不同,N3处理下泸优1831第2、第3、第4节位的腋芽存活率较N0处理分别提高74。36%、29。35%和22。33%,甬优1540则分别提高24。25%、22。33%和40。49%;相同促芽肥施用量下高节位腋芽存活率均高于低节位腋芽;腋芽存活率与腋芽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第3、第4节位的腋芽存活率与腋芽中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不同节位腋芽存活率与腋芽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关,其中维持第4节位腋芽存活所需促芽肥最多,当选择低留桩机械化收割时可以适当减少促芽肥的施用量。

    再生稻促芽肥腋芽存活率可溶性糖

    第五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出金奖品种30个

    中稻宣
    39页

    GA3和KNO2引发处理对水稻芽期生长、淀粉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谭彪任慕瑶杨正鹏徐佳依...
    40-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引发作为一种播前处理技术,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已被广泛报道,赤霉素(GA3)和亚硝酸钾(KNO2)均参与调控种子发芽过程。但是,GA3引发和KNO2引发对水稻种子萌发出苗及相关生理代谢过程的影响及其复合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常规稻湘早籼45号和杂交稻株两优4024为供试品种,在生长箱条件下,以非引发处理为对照(CK),探究水引发(HP)、赤霉素引发(GA3)、亚硝酸钾引发(KNO2)和复合引发(GA3+KNO2)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淀粉降解代谢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引发处理均显著提升了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强了幼苗素质,且GA3引发和KNO2引发的促进作用要优于HP引发;同时,GA3引发和KNO2引发较CK和HP引发显著提升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一定程度增加了呼吸耗氧速率、腺苷三磷酸(ATP)含量和糖酵解限速酶活性,且两种引发处理间存在一定协同效应;但引发处理对无氧呼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GA3引发和KNO2引发处理显著促进了水稻芽期生长,其原因可能与淀粉降解能力和呼吸代谢活性提升有关,然而,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揭示GA3引发和KNO2引发影响淀粉降解和呼吸代谢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

    水稻种子引发赤霉素亚硝酸钾芽期生长

    肥密措施对水直播稻苗期杂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刘福强向军郑华斌王慰亲...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水分管理方式、施氮量和用种量对水直播稻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苗期稻田杂草发生的影响,于2021年以卓两优1126为试验材料,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大田试验。以水分管理方式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播种量为再副区。水分管理(播种至3叶1心期)设淹水(W1)和湿润(W2)2个处理;施氮量设0 kg/hm2(N0)、150 kg/hm2(N1)和 195 kg/hm2(N2)3 个处理;播种量设 15。0 kg/hm2(D1)、22。5 kg/hm2(D2)和 30。0 kg/hm2(D3)3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方式间苗期稻田杂草总数差异极显著,而不同施氮量和用种量处理间杂草总数差异不显著。W1处理水稻平均产量为8。5 t/hm2,显著高于W2处理;N1和N2处理间水稻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0处理;水稻产量随着用种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用种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水稻淹水直播条件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播种量为15。0 kg/hm2,并于3叶1心期除草1次,可在减少除草剂用量的同时实现水稻增产。

    直播稻水分管理施氮量播种量杂草产量

    发芽糙米易煮米生产方法的研究

    严松高扬管立军李家磊...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现有生产工艺获得的发芽糙米产品外观有裂纹,蒸煮时间长,有硬硬的颗粒感,口感不佳,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试验对精选的糙米进行发芽,选择物料初始化水分、灭菌温度、灭菌时间为参数,以感官综合评分作为发芽糙米易煮米品质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发芽糙米易煮米生产加工技术,优化出最佳的加工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当物料初始化水分为37%、灭菌温度为119 ℃、灭菌时间为14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为73分。发芽糙米易煮米加工技术缩短了发芽糙米的蒸煮时间,激发出糙米独特的香甜味道,且可以与白米同煮同熟,口感更佳。

    水稻发芽糙米易煮米灭菌时间感官评价质构特性

    东北稻区淹水胁迫下水稻反应机理及减灾措施

    李超赫兵王晓航郎红...
    59-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不断加剧,东北地区亦频繁发生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文章探讨了淹水胁迫对水稻形态结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洪涝灾害后的水稻减灾措施,包括及时排水清淤、分类治理受损植株、加强病虫害监测、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等。

    水稻淹水胁迫形态结构产量品质减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