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正元

双月刊

1671-0169

xbsk@cug.edu.cn

027-67885186

430074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本刊坚持“广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办刊理念,着力探讨前沿和热点问题。本刊实行匿名双审录用制度,构建了公平公正的高水平的学术平台。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或题名收录率达106%,其中全文收录率达25%左右。欢迎专家学者来稿,具体要求请查:或查本刊在“万方数据”网站的“约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何种组态有助于提升省域企业孵化网络资源配置效率——基于fsQCA的结构与环境因素匹配分析

    张玲
    13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各省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在实践进程中暴露出一系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省域企业孵化网络资源配置的二阶段效率评价模型并完成效率测算;基于组态理论探索网络结构与区域环境的高资源配置效率匹配路径.研究发现:(1)省域企业孵化网络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不高且呈波动下降趋势.(2)7种组态有助于孵化网络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现阶段扩大网络规模是效率提升的普适性手段.(3)在创新力强的经济发达省份,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呈替代关系;在不具备经济和地理区位优势的省份,网络密度的提升能帮助节点组织拓展资源共享渠道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中观和宏观视角,为我国省域企业孵化网络资源配置工作的优化提供了政策建议.

    组态企业孵化网络资源配置效率fsQCA

    制造"想象之场":网红旅行地的媒介凝视、地方想象和意义生产

    何啊龙朱丽丽
    14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旅行已深度嵌入整体生活体验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是大势所趋.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例,引入"想象之场"的概念,揭示"电视剧—新媒体—观众/游客"等多元主体如何呈现、想象和形塑大理这一网红旅行地的"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属性.研究发现,依托大理制造的"想象之场",既是传统与现代相遇的"物理之场",也是视觉与故事融合的"叙事之场".它是理想乡村的想象性重建,呈现的是世相百态,折射的是平凡自我;它尝试消解社会的加速结构,疗愈焦虑的心灵,也吸引公众去往远方,在地打卡.在合力制造"想象之场"的循环过程中,公众媒介凝视的是其"实在性",叙事运输后集体想象的是其"象征性",两者最终为实现"功能性"服务."想象之场"通过故事和想象强化大理的"精神乌托邦"意象,其中涌动着抵抗加速社会的力量,重塑青年群体的希望和韧性,更描绘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蓝图.

    想象之场媒介凝视叙述运输功能性意义生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