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田勇泉 肖健云

双月刊

1007-1520

xyent@126.com

0731-84327469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skull Base Surgery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7月创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国内唯一综合报道耳鼻咽喉、颅颌外科的专业性杂志,注重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本刊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病案报道和综述等栏目,其内容反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进展,更侧重报道与耳鼻咽喉相关的颅颌外科的新进展,目的在于为广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专业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进展

    陈曦陆兆屹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门型喉癌占喉癌发病的70%,淋巴结转移少见.早期声门型喉癌常常引起声音嘶哑,就诊过程中,易于早期发现,在所有喉癌中预后最好.近10年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关于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诊治经历20余次的更新,已逐步形成经口内镜下CO2激光手术或单纯放疗为主的治疗模式.喉功能保留和嗓音质量是衡量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开放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少,而首选CO2激光手术还是单纯放射治疗方案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本文将分别介绍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进展及个性化治疗选择的关键要点,并总结影响肿瘤复发的预后因素及预测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以期为指导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提供临床参考.

    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复发个性化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梁冀望高小卓杨骁孙铭...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NEAT1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miR-429/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EB1)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敲减lncRNA NEAT1的LSCC细胞,通过RT-qPCR检测细胞lncRNA NEAT1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Slug和Snail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429与lncRNA NEAT1和ZEB1 mRNA间的潜在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29与lncRNA NEAT1以及miR-429与ZEB1 mRNA结合.将miR-429抑制剂转染敲减lncRNA NEAT1的LSCC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ZEB1表达.进一步检查敲减ZEB1对抑制miR-429的敲减lncRNA NEAT1的LSCC细胞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结果 敲减lncRNA NEAT1降低LSCC细胞lncRNA NEAT1表达,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并下调细胞N-cadherin、Vimentin、Slug和Snail表达.miR-429 与 lncRNA NEAT1 和 ZEB1 mRNA 间存在潜在结合位点,且 miR-429 与 lncRNA NEAT1 以及 miR-429 与ZEB1 mRNA结合.抑制miR-429逆转了敲减lncRNA NEAT1对LSCC细胞ZEB1表达的抑制作用.此外,敲减ZEB1逆转了抑制miR-429对敲减lncRNA NEAT1的L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及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Slug和Snail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 lncRNA NEAT1促进LSCC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海绵化miR-429上调ZEB1表达促进LSCC细胞EMT有关.

    喉鳞状细胞癌LncRNANEAT1miR-429/ZEB1轴细胞迁移和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整体预后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龚霄阳敖天李旺汪李琴...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的整体预后情况,并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从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69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2~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并统计分析获得患者各项肿瘤学结果,包括DFS、总生存期(OS)、局部控制率(LC)、保喉率(LP).结果 术后共计70例患者出现复发,40例死亡.所有患者总的1、2、5年DFS 分别为 89%(95%CI:86%~92%)、85%(95%CI:82%~89%)、80%(95%CI:76%~84%),中位 DFS 未到达.1、2、5 年 OS 分别为 97%(95%CI:96%~99%)、92%(95%CI:89%~95%)、89%(95%CI:85%~92%),中位 OS未到达.且累及前连合显著影响患者DFS,但对OS没有影响.而ACI患者1、2、5年DFS分别为87%(95%CI:82%~92%)、82%(95%CI:77%~88%)、76%(95%CI:70%~82%).而未侵犯患者 1、2、5 年 DFS 分别为 92%(95%CI:87%~96%),89%(95%CI:84%~93%),85%(95%CI:79%~91%).结论 等离子手术与 CO2 激光手术或是单纯放疗的疗效较为接近.累及前连合与术后肿瘤切缘也是影响患者术后DFS的重要因素,并且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等离子手术并非禁忌.术前做好相应评估,在确认前连合区域外侧甲状软骨没有明显侵犯并且术前判断可以获得阴性切缘的情况下再考虑行等离子手术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早期喉癌低温等离子手术肿瘤学结果无病生存期

    新辅助抗PD-1/PD-L1在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汪李琴陈海兵龚霄阳张立庆...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1月前发表的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JBI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4进行单臂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4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客观缓解率为39%(95%CI:29%~54%),病理学缓解率为55%(95%CI:48%~63%),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4%(95%CI:75%~95%),1年总体生存率为86%(95%CI:78%~95%),患者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95%CI:13%~31%).12项研究报道了与治疗相关的手术延迟情况,仅有1项研究中出现1例患者因免疫治疗而延误原定手术时间.亚组分析比较了单用抗PD-1/PD-L1、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PD-L1+放射治疗、抗PD-1/PD-L1+化学疗法及抗PD-1/PD-L1+基因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这5种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病理学缓解率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PD-1/PD-L1+基因靶向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13%,95%CI:5%-37%)最低,抗PD-1/PD-L1+化学疗法的客观缓解率(90%,95%CI:75%~107%)最高,另3组治疗方案间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本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中,新辅助抗PD-1/PD-L1免疫治疗对可切除的HNSCC耐受性良好,可能具有组织病理学反应所暗示的治疗优势.在抗PD-1/PD-L1联合或不联合其他辅助治疗的方案中,抗PD-1/PD-L1联合化学疗法的客观缓解率较其他组合治疗组更高,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探索长期疗效和最佳治疗组合.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抗PD-1/PD-L1Meta分析手术

    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任婉丽李化静李宏慧邵渊...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cN0-PTMC患者共1271例,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结果统计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侧别、BRAFV600E基因突变、伴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情况、腺外侵犯、被膜侵犯、颈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LNM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年龄45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男性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是否伴HT、是否多灶性均与cN0-PTMC发生CLNM相关(P<0.05).伴NG、BRAFV600E基因突变、肿瘤位置、腺外侵犯、肿瘤侧、被膜侵犯均与cN0-PTMC发生CLNM无相关性(P>0.05).继续进行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OR=1.929,95%CI:1.465~2.541),年龄≤45岁(OR=2.581,95%CI:2.004~3.324),多灶性(OR=1.675,95%CI:1.276~2.197)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5 mm(OR=0.603,95%CI:0.463~0.785)和伴 HT(OR=0.642,95%CI:0.452~0.913)是 cN0-PTMC 患者发生CLNM的保护因素.伴HT是cN0-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野生型的危险因素(OR=3.454,95%CI:1.865~6.397).结论 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5 mm、不伴HT、多灶性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伴HT是此类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保护因素,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淋巴结阴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趋化因子受体4及其配体12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任雪燕刘琳孙凯丽杨雪...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在下咽鳞状细胞癌(H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7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HSC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HSCC患者手术切除的HSCC组织、癌旁组织为实验材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XCR4、CXCL12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XCR4 mRNA、CXCL12 mRNA水平;收集并记录H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CXCR4、CXCL1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CXCR4与CXCL12水平相关性.结果 CXCR4在HS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0.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7.78%(P<0.05);CXCL12在HS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7.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4.44%(P<0.05).HSCC组织中CXCR4、CXCL12水平均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较,HSCC组织CXCR4、CXCL1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earson分析显示,HSCC患者中CXCR4水平与CX-CL12水平呈正相关(r=0.538,P<0.05).结论 CXCR4、CXCL12在H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与HSCC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

    下咽鳞状细胞癌趋化因子受体4趋化因子配体12临床意义

    咽部脊索瘤1例

    王爽朱伟谕贺湘波唐小珺...
    46-49页

    远程投稿、查稿系统启事

    49页

    误诊为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喉神经内分泌瘤1例

    谭雅丹艾金刚李维谭国林...
    50-51页

    转移相关蛋白2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张屹杨枝芳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移相关蛋白2(MTA2)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与肿瘤侵袭进展、转移相关的转录调控家族成员,在肿瘤的增殖、侵袭以及远处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多种头颈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甲状腺癌中呈高表达,并且MTA2的高表达与这些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MTA2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侵袭、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研究成为了头颈肿瘤研究中的新热点.本文对MTA2的结构与功能、其在不同头颈肿瘤中的表达以及意义、其可能的调节机制以及其研究展望作一个小结,希望对MTA2的后续研究以及头颈肿瘤的综合诊治提供帮助.

    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相关蛋白2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