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杨玉凤

月刊

1008-6579

cjchcl@163.com

029-87679391

710004

西安市西五路中段157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广大儿保工作者、儿科医生、科研人员,计划生育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春期骨密度变化研究进展

    程轲兰莉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密度是反映骨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儿童骨密度随年龄逐渐增加,青春期骨密度累积大幅度提速,是影响峰值骨量最敏感的时期.性激素促进骨形成与骨密度获得,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峰值提升骨密度累积.性早熟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青春期时长多有缩短,带来骨量累积的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性早熟的同时影响骨代谢.儿童25-(OH)D3水平随年龄变化呈"U形曲线",且青春期最低.青春期骨量等体成分改变对骨健康、乃至成年体质产生长远影响.

    青春期骨密度性早熟

    母亲抑郁与儿童肥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周洪菊官计罗静鞠雪梅...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亲抑郁会引起其身心受损,导致子代早期(新生儿)体格发育不良.但母亲抑郁对子代远期体格发育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暴露于母亲抑郁的子代,其肥胖的风险增加.鉴于目前我国母亲抑郁和儿童肥胖均处于高发态势,本文就母亲抑郁与子代肥胖关系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启示,为母亲抑郁与儿童肥胖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母亲儿童抑郁超重肥胖

    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关系研究进展

    刘小琪王琨蒂王君李泽铖...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分泌增强,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的儿童内分泌疾病.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CPP的发病有关,维生素D可能会受到日照时间的影响、作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的神经元及神经递质、促进肥胖形成、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水平这4个因素参与CPP的发生发展,维生素D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CPP的总体效果显著.本文就维生素D缺乏与CPP的相关性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维生素D中枢性性早熟儿童

    青春发动时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杨菲马薇
    64-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春期是性成熟和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发动期各事件初现的时间称为青春发动时相.近年来研究表明,青春发动时相发生异常变化主要是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种族、生命早期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综述主要阐述目前青春发动时相影响因素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青春发动时相遗传环境海拔生命早期因素

    儿童食物恐新症的研究进展

    付霄唐孟言刘孝美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物恐新症是儿童特有的喂养障碍,不仅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与神经发育,也对儿童成年后的饮食行为与习惯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食物恐新症的概念来源及定义,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食物恐新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为食物恐新症儿童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与指导.

    儿童食物恐新症喂养困难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健康素养的概念分析

    唐平孙静敏陆群峰唐文娟...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理清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健康素养的概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INAHL、PscyINFO数据库,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6篇文献.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健康素养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概念属性.其影响因素包括儿童青少年人口学因素、家庭和学校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结果 可有利于减少儿童青少年伤害事件的发生,节约家庭经济支出和社会医疗资源;现有的测评量表均包含于普通健康素养量表,尚缺乏专门的测评工具.结论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健康素养概念内涵丰富,并不断深入发展,未来还需从儿童青少年主体视角出发,加大对不同年龄、地区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健康素养特征的研究,不断完善概念内涵,并编制专门的测量工具,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意外伤害健康素养概念分析儿童青少年

    6~8岁骨龄段女童体质量指数测量及体脂率状况评估分析

    杨文聪翟爽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8岁骨龄段女童体质量指数(BMI)测量及体脂率状况,为针对性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7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肥胖筛查的968例6~8岁骨龄段女童体检资料,分析6~8岁骨龄段女童BMI、体脂率、营养学指标与肥胖率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6~8岁骨龄段女童的肥胖危险因素.结果 6~8岁女童BMI、全身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96、68.327、66.584,P<0.001),其中6~8岁女童BMI平均值与7~8岁女童全身脂肪率平均值高于正常范围.6~8岁女童25-(OH)D平均值低于正常范围,6~8岁女童超重率分别为19.50%、18.21%、15.95%,肥胖率分别为9.75%、12.35%、15.9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4.0kg(OR=1.962,95%CI:1.292~2.979)、高脂高热量进食频率>3次/周(OR=1.432,95%CI:1.172~1.749)、进食甜食频率>3次/周(OR=2.670,95%CI:1.170~6.093)、进食速度<15min/餐(OR=1.366,95%CI:1.108~1.685)、户外活动频率<30min/d(OR=2.083,95%CI:1.162~3.736)、父母不了解或略了解营养学(OR=1.721,95%CI:1.129~2.623)是6~8岁女童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6~8岁骨龄段女童肥胖率均较高,需要通过科学搭配饮食、合理运动及引导父母提升营养学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改善.

    6~8岁骨龄段女童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肥胖

    不同强化喂养方式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代谢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宁月罗丽艳段江谢云波...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强化喂养方式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营养代谢及生长速率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的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VLBWI 115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强化母乳喂养组(HFM组)、混合喂养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PF组),分析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VLBWI的营养代谢、生长速率等的影响.结果 1)HFM组住院时间短于PF组、混合喂养组(t=7.185、6.924,P<0.05);2)住院期间HFM组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比例低于PF组(P<0.05),住院期间HFM组并发晚发型败血症(LOS)、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比例低于PF组(x2=5.030、4.147,P<0.05);并发LOS的比例低于混合喂养组(x2=6.589,P<0.05);3)住院期间HFM组并发腹胀、便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例低于PF组(P<0.05),混合喂养组并发腹胀比例低于PF组(P<0.05);4)出院时HFM组体重、身长增长速率均高于混合喂养组(t=3.722、0.425,P<0.001)及PF组(t=6.015、0.496,P<0.001).结论 强化母乳喂养能更有效提高早产VLBWI的生长速率,改善营养代谢,减少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及喂养不良反应,更安全有效.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喂养营养代谢生长速率

    南宁市25225名6~15岁儿童身高发育特征研究

    甘娜梁宇波龙永美汤先兰...
    89-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城区6~15岁儿童身高增长状况,为促进儿童身高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市城区41所小学共25 225名6~15岁儿童体检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现行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南宁市男童身高均值在10岁7月龄以前均低于全国标准,10岁7月龄后与全国标准身高差距逐步缩小,11岁1月龄~13岁6月龄间南宁市男童平均身高超过全国标准,13岁7月龄后南宁市男童身高均值再次落后于全国标准;南宁市女童身高均值多个年龄段均低于全国标准身高,且在9岁7月龄之前更明显.南宁市6~15岁男童身高≤-2s、≤-s、≥+s、≥+2s 比例分别波动于 2.59%~6.04%、12.09%~23.43%、7.18%~18.79%、0.93%~3.14%;总比例分别为4.56%、17.46%、11.35%、1.74%;各身高段最低/最高比例值分别在11~岁/8~岁、14~岁/8~岁、8~岁/12~岁、6~岁/11~岁;南宁市6~15岁女童≤-2s、≤-s、≥+s、≥+2s比例分别波动于2.06%~5.19%、9.35%~25.15%、8.21%~15.80%、1.23%~3.49%;总比例分别为3.38%、16.91%、11.97%、2.29%;各身高段最低/最高比例值分别在13~岁/6~岁、12~岁/6~岁、7~岁/12~岁、6~岁/11~岁.结论 南宁儿童整体身高水平仍较全国水平低,青春期前基础身高偏矮,青春期身高加速开始的年龄提前,且男童青春期身高加速持续时间较短.加强青春期前身高管理,重视儿童青春期发育开始和持续的时间,尤其是青春期男童身高发育问题,可以为本地区儿童成年终身高的改善提供帮助.

    身高全国标准生长发育儿童

    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水平

    董文欣张华李在玲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监测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幼儿临床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及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为CMPA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22年8-11月门诊就诊的1月龄~3岁诊断CMPA的儿童,共59例为CMPA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CMPA的诊断价值.结果 CMPA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均值为(374.68±113.21)×109/L、血小板压积(PCT)均值为0.37±0.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均值为(271.07±40.32)× 109/L,PCT均值为0.2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6.43,P<0.001).CMPA 组治疗后 PLT 均值为(316.39±94.68)× 109/L,PCT 均值为 0.31±0.10,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4.7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T及PCT诊断CMP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0.82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04.5× 109/L、0.305.结论 CMPA婴幼儿PLT和PCT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LT、PCT在CMPA诊断中可能有临床参考价值.

    血小板牛奶蛋白过敏血小板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