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杨玉凤

月刊

1008-6579

cjchcl@163.com

029-87679391

710004

西安市西五路中段157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广大儿保工作者、儿科医生、科研人员,计划生育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0~3岁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现状及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李楠张静张宽崔洁...
    1206-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0~3岁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现状及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唇腭裂序列治疗符合纳入条件的270例患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270例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为75例,母乳喂养率为27。78%。不同文化程度、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态度对应的母乳喂养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12。19、6。29、19。7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的态度及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是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R2=0。222,F=4。342,P<0。05)。结论 0~3岁唇腭裂患儿母乳喂养率仍有待提升,临床应有针对性进行喂养指导及干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知识,促进科学喂养。

    唇腭裂母乳喂养喂养行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自然人群队列基线特征分析

    刘军廷李少丽陈芳芳宗心南...
    1212-1218,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报告研究方法与人群基线的主要特征,为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及相关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2023年,在北京市某区选取10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建立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基线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两部分。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及家族疾病史、膳食、运动、睡眠等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测量、内外科检查、体成分测量、骨密度测量、骨龄评估、腹部超声检查、视光学评估,并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测。结果 共纳入5 579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0。6岁,其中6~11岁组和12~14岁组占比较高;自我报告尝试吸烟率为0。8%,尝试饮酒率为4。9%,每天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8%。该人群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7。6%;消瘦率为6。5%、超重率为16。0%,肥胖率为25。2%,其中腹型肥胖检出率为35。9%。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3。7%,血压升高检出率为16。8%,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4。0%,脂肪肝检出率为11。3%。结论 北京儿童青少年健康队列基线数据表明,近视、肥胖及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需积极推动综合干预策略的研究与干预效果的评估。

    儿童青少年肥胖视力不良代谢性疾病队列研究

    儿童青少年食物偏好的研究进展

    张芬贾丽娜
    1219-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物偏好形成发展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它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选择和营养摄入,对其未来的健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儿童青少年的食物偏好有助于施行有效的干预计划,以促进其健康的饮食行为。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儿童青少年食物偏好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为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与意见。

    儿童青少年食物偏好

    乳母饮食回避对母乳营养成分及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芮安张萱
    1226-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乳是婴儿生后早期最佳的食物和液体来源。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虽然母乳具有一定稳定性,但母亲回避食物时仍可能对母乳营养素含量产生影响,脂类和蛋白质受到摄入食物的影响更大,碳水化合物受饮食影响较小,有关维生素、矿物质与母亲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而乳母饮食回避是否影响纯母乳喂养婴儿的体格生长仍有待阐明。临床工作及研究均发现不少疑诊或确诊食物过敏的母乳喂养儿童,母亲选择不同程度的饮食回避。对于该类婴儿的母亲,如何科学饮食回避,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回避的食物种类、时间,以及对婴儿生长发育和过敏转归的影响。

    母乳成分饮食回避婴儿生长发育食物过敏

    抽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营养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唐雅君刘秀梅
    1232-1235,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及营养问题,导致其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并影响其肠道菌群组成。各类营养素及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代谢途径或微生物-肠-脑轴参与抽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补充剂可能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本文就抽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营养、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并讨论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监测抽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营养问题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抽动障碍饮食营养肠道菌群

    组胺在抽动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林端刘秀梅
    1236-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胺作为一种神经调节剂,与抽动障碍(TD)的关系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从在TD家系中发现组胺合成关键酶组氨酸脱羧酶(HDC)特定基因的突变,组胺参与TD发生的假说在人群及动物模型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组胺及其受体参与调节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STC)环路、神经递质及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影响TD的发生。组胺受体3(H3R)是TD很有前景的药物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组胺及其受体在T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组胺抽动障碍小胶质细胞

    睡眠碎片化对儿童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蕾蕾赵鹏军
    1241-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眠碎片化是指夜间睡眠中有多次简短的唤醒状态,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睡眠模式,其症状表现为夜间醒来再次入睡困难,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包括执行功能、注意缺陷、学习及记忆功能等,本文综合分析了睡眠碎片化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并阐述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睡眠碎片化认知功能执行功能注意缺陷记忆功能

    补钙对儿童身高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

    武华红书文余程东张亚钦...
    1246-1251,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的影响,为儿童科学补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补钙对儿童身高增长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评估。将研究对象分别根据年龄(<6岁、6~12岁及>12岁)和干预前后的钙摄入量是否达到钙推荐摄入量("前后均未达标"、"未达标至达标"和"达标至过量")分为3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整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钙组的身高增长值与对照组相差0。21cm(95%CI:-0。09~0。52),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从不同年龄组看,补钙组和对照组身高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钙摄入量组看,仅在"未达标至达标"组儿童中,补钙组的身高增长值较对照组高0。48cm(95%CI:0。09~0。87),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其他两组儿童中补钙组与对照组的身高增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钙摄入不足的儿童适量补钙(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可促进其身高的生长;对钙摄入不足的儿童补钙不充分(未达到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或钙摄入充足的儿童过度补钙对身高增长无促进作用。

    补钙身高儿童Meta分析

    儿童青少年屏幕暴露对超重肥胖影响的路径分析

    吴淑贤吴青青王磊赵湘...
    1252-1255,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屏幕暴露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间的影响路径,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9-11月,抽取浙江省小学、初中、高中同班级的8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指标、体质量指数(BMI)水平、体力活动、边吃边看频率及屏幕暴露等信息。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比较BMI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间差异,中介效应分析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结果 842名分析对象中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205例(24。4%)。平均周>1h体力活动次数为(3。0±2。3)d,平均周屏幕暴露时长为(22。0±9。0)h。69。7%的儿童青少年有边吃边看的习惯。屏幕暴露对儿童青少年的BMI无直接效应(β=-0。002,P=0。179),但可以通过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β=-0。030,P=0。001;β=-0。016,P=0。003)。结论 屏幕暴露通过降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增加其超重的发生风险。

    屏幕暴露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晓强郭之荣马争迎王利霞...
    1256-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喂养与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健康检查的100例矫正6~24月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病例组,同期正常健康检查的108例婴幼儿为对照组,对喂养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总评分为10。56±4。77。6~8月龄组、9~11月龄组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6~8月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喂养指数的主要促进因素为母乳喂养(OR=2。864,95%CI:1。023~8。015,P=0。045)、配方奶时间(OR=2。185,95%CI:1。138~4。195,P=0。019)、月龄(OR=2。426,95%CI:1。276~4。612,P=0。007)。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较低,需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数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