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肺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周清华

月刊

1009-3419

cnlungca@gmail.com;cnlungca@yahoo.com.cn

022-27219219、27219052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28号

中国肺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肺癌杂志》(CN 12-1395/R, pISSN 1009-34197)——我国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肺癌专病杂志,创刊于1998年,为中文月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担任本刊名誉主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我国著名肺癌专家周清华教授任主编。另有来自美国、丹麦、意大利和日本的多位国际著名肺癌专家以及国内的100多位从事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工作的知名专家担任副主编和编委。   本刊以提高我国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水平,提供学习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园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肺癌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办刊宗旨。本刊被Medline/Pubmed/Index Medicus、DOAJ、CAB Abstracts、CSA、EBSCO-CINAHL、Global Health、Index Copernicus、Elsevier EMBASE/SCOPUS、CA、HINARI等数据库收录,已被收录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国家肿瘤学核心期刊。   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报道肺癌防治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与临床以及边缘学科等领域的论著、综述、述评、讲座、临床经验、病理(例)报道、新技术、新理论、短篇报道、继续教育和各类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癌多学科综合诊治现状及未来方向

    车国卫周清华
    325-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肺癌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为何没有达到MDT诊疗模式所预期的目标呢?主要原因是肺癌MDT诊治模式相对滞后于各种治疗手段的进步.分析国内外肺癌MDT诊治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肺癌MDT诊治经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肺癌MDT的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总结:(1)肺癌MDT诊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需要转变并适应新的诊治手段;(2)肺癌MDT诊治临床决策应当从"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MDC)"向"MDT"转变;(3)肺癌MDT诊治过程要从"消防队模式"转向"防火墙模式",并最终实行"个体化全程管理模式";(4)肺癌MDT诊治路径要从"临时召集模式"向"肺癌单病种中心制模式"转变.

    多学科诊疗临床决策诊治模式肺肿瘤

    抑制肺鳞癌靶点HMGCS1促进细胞铁死亡

    倪银芸杨瑛张立
    33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靶向治疗在肺鳞癌中的效果不理想,而免疫治疗较低的应答率阻碍了其在肺鳞癌中的应用,因此,探索肺鳞癌治疗的新策略十分迫切.铁死亡在抑制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1(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synthase 1,HMGCS1)对肺鳞癌细胞铁死亡的调控和作用机制,为肺鳞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CPTAC)在线蛋白数据库分析HMGCS1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数据库分析HMGCS1与肺癌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验证HMGCS1在肺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在肺鳞癌细胞系SKMES细胞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HMGCS1表达后,通过CCK8和Transwell检测细胞活性和细胞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HMGCS1后或用HMGCS1抑制剂hymeglusin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通过流式和高内涵共聚焦荧光成像系统分别检测抑制HMGCS1后SKMES细胞中Fe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抑制HMGCS1后铁死亡通路标志蛋白ACSL4、GPX4和SLC7A11表达.结果 HMGCS1 mRNA和蛋白水平在肺鳞癌均显著高表达;siRNA干扰HMGCS1表达抑制了肺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但对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干扰HMGCS1后或用HMGCS1抑制剂hymeglusin处理后显著促进了SKMES细胞内Fe2+、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促进肺鳞癌细胞铁死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抑制HMGCS1显著促进了ACSL4的表达.结论 抑制肺鳞癌靶点HMGCS1可促进肺癌细胞铁死亡,为肺鳞癌筛选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研究基础.

    肺肿瘤HMGCS1铁死亡Hymeglusin

    TRIM21通过与ZSWIM1相互作用调节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陈露璇连琼华章贵吴嘉耀...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是一种致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癌症,尽管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在不断进步,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高,因此我们想通过探究LUA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而鉴定新的治疗靶标.我们前期的研究报道了ZSWIM1(zinc finger SWIM-type containing 1)是一个促进LUAD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新蛋白.本研究将着重探究E3泛素连接酶TRIM21(tripartite-motif protein 21)对ZSWIM 1在LUAD细胞中促增殖、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蛋白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和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IF)验证TRIM21和ZSWIM 1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定位;利用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RIM21及TRIM21、ZSWIM1协同对LUAD增殖、迁移的影响;利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TRIM21和ZSWIM1对LUAD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利用Co-IP联合WB检测TRIM21对ZSWIM1泛素化的影响.结果 TRIM21与ZSWIM1存在相互作用和共定位.TRIM21的上调可以抑制LUA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表达TRIM21能够降低ZSWIM1对LUAD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并逆转ZSWIM1对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敲低TRIM21则可以增强ZSWIM1对LUAD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机制方面,我们发现过表达TRIM21可明显增强ZSWIM1的泛素化水平,下调ZSWIM1的蛋白表达量.结论 TRIM21通过结合并促进ZSWIM1的泛素化,进而降低ZSWIM1的蛋白表达,这抑制了ZSWIM1对LUAD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表型的促进作用.

    肺肿瘤TRIM21ZSWIM1增殖迁移

    广州女性低剂量CT肺癌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探索

    卢炫庄邱秋霞杨春玉黎才琛...
    34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癌高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既往肺癌筛查试验大多为针对吸烟者等高危人群的选择性筛查,然而亚洲肺癌病例非吸烟女性占相当比例.本研究旨在评估广州市社区女性的肺癌患病率并探究肺癌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对广州市40-74岁女性居民行肺癌筛查,并根据2018版《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对肺结节进行分类管理及计算阳性结节和肺癌检出率.筛查对象在行检查前均须完成"肺癌危险因素调研问卷",后对问卷危险因素进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惩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共纳入6256名女性,发现阳性结节1228例(19.63%),确诊肺癌117例(1.87%),其中原位癌6例,Ⅰ期103例(占肺癌比例88.03%).根据问卷变量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惩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1.07,95%CI:1.06-1.07)、个人恶性肿瘤史(OR=3.29,95%CI:3.22-3.37)、纺织职业(OR=1.10,95%CI:1.08-1.13)、小时候使用煤为燃料(OR=1.14,95%CI:1.13-1.16)以及食物过敏史(OR=1.10,95%CI:1.07-1.13)是该地区女性肺癌的高危因素.结论 胸部LDCT可以发现大量早期肺癌,可用于女性肺癌筛查.年龄≥50岁、个人恶性肿瘤史、纺织职业、小时候使用煤为燃料和食物过敏史是该地区女性人群肺癌的高危因素,需提高该群体对肺癌早筛的重视程度.

    肺肿瘤低剂量CT早期筛查高危因素

    《中国肺癌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358页

    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崔世军王高祥黄志宁吴明胜...
    359-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随着对肿瘤最大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肺段切除术能够达到与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远期预后.但是,针对肺楔形切除术对浸润深度在0.5-1.0 cm的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的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行楔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的208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肺叶组(n=115)、肺段组(n=48)和楔形组(n=45)三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楔形组与肺段组、肺叶组相比具有更好的围手术期疗效,在术中出血量(P=0.036)、术后引流量(P<0.001)、手术时间(P=0.018)、术后带管时间(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06)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生存率(肺叶组vs肺段组,P=0.303;肺叶组vs楔形组,P=0.742;肺段组vs楔形组,P=0.278)和无复发生存率(肺叶组vs肺段组,P=0.495;肺叶组vs楔形组,P=0.362;肺段组vs楔形组,P=0.775)方面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是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行楔形切除术可以取得与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相似的远期预后.当CTR≤0.5时,此类患者优先行楔形切除术.

    肺肿瘤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楔形切除术疗效预后

    老年晚期NSCLC患者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及展望

    卯云烨盛舒王安翟今朝...
    36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7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年龄均≥65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针对老年患者有限的研究发现对于65-75岁的患者,ICIs单药显示出良好的获益,与年轻患者无明显差异,这种获益在免疫联合化疗或放疗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对于≥75岁的患者来说生存获益不明显.ICIs单药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发生率相似,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导致irAEs的发生率高,≥75岁患者发生更高级别irAEs的可能性更大.除了老年患者免疫衰老会从多维度影响免疫微环境从而影响免疫治疗疗效外,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等也会影响预后.对于部分≥75岁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免疫联合低强度化疗成为有潜力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相关研究较少,所以应有意识增加老年患者入组试验的人数,同时综合评估,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综述拟对老年NSCLC患者应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老年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并结合其特点提出新的治疗展望.

    肺肿瘤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衰老免疫治疗免疫联合低强度化疗

    《中国肺癌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375页

    脑脊液循环肿瘤DNA在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李羽斌李晓燕
    376-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5%.LM诊断难、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且无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是NSCLC诊疗的难点.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由肿瘤细胞脱落,携带与癌症相关的信息,在肿瘤精准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存在于大脑蛛网膜下腔、脊髓和中央管,与脑膜组织直接接触,是最能反映LM遗传特征的液体介质.近年来,解析CSF ctDNA多组学特征对深入探索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转移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及耐药机制分析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CSF ctDNA检测技术及其在NSCLC-L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肺肿瘤柔脑膜转移脑脊液循环肿瘤DNA

    EGFR突变可切除的NSCLC围手术期辅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问题探讨

    宋朋崔永
    383-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在全球范围内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0%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近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在EGFR突变可切除的NSCLC围手术期辅助靶向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并被指南推荐应用于临床.本文在总结EGFR突变可切除NSCLC围手术期辅助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临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肺肿瘤围手术期治疗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