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肺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周清华

月刊

1009-3419

cnlungca@gmail.com;cnlungca@yahoo.com.cn

022-27219219、27219052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28号

中国肺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肺癌杂志》(CN 12-1395/R, pISSN 1009-34197)——我国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肺癌专病杂志,创刊于1998年,为中文月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担任本刊名誉主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我国著名肺癌专家周清华教授任主编。另有来自美国、丹麦、意大利和日本的多位国际著名肺癌专家以及国内的100多位从事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工作的知名专家担任副主编和编委。   本刊以提高我国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水平,提供学习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园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肺癌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办刊宗旨。本刊被Medline/Pubmed/Index Medicus、DOAJ、CAB Abstracts、CSA、EBSCO-CINAHL、Global Health、Index Copernicus、Elsevier EMBASE/SCOPUS、CA、HINARI等数据库收录,已被收录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国家肿瘤学核心期刊。   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报道肺癌防治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与临床以及边缘学科等领域的论著、综述、述评、讲座、临床经验、病理(例)报道、新技术、新理论、短篇报道、继续教育和各类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癌手术日间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肺癌手术日间化管理专家共识组车国卫
    405-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利用有限的手术资源以缓解肺癌手术的医疗压力、促进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急需构建肺癌日间手术分级诊疗体系.肺癌日间手术各节点的关键质控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与医疗服务效率,促进我国日间手术保持安全有序的良性发展.肺癌手术日间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小组凝聚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肺癌日间手术全周期管理视角与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制定《肺癌手术日间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该共识主要从术前评估、麻醉管理、手术操作、术后随访、医院-社区一体化构建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旨在为我国肺癌日间手术的开展提供研究支撑和临床指导.

    肺肿瘤外科日间手术医院管理专家共识

    肺癌患者术后饮食种类与方案对其住院舒适度和康复的影响

    杨雪左玲玲赵梓邑涂梨...
    415-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肺癌术后合理、规范的饮食方案与流程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以中链甘油三醋(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为主的饮食方案与流程,探讨其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优势.方法 收集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行肺癌手术的患者共156例,其中MCT组76例和常规饮食(routine diet,RD)组8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膳食满意度与住院舒适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MCT组为24.00(9.75,36.97)h,显著短于RD组的28.50(24.00,48.00)h(P<0.001);MCT组头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42%和6.58%,显著低于RD组的51.25%和31.25%(P<0.001,P<0.001);MCT组住院舒适度评分为(16.74±1.70)分,显著高于RD组的(14.83±2.34)分(P=0.016);MCT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9,701.82±8105.47)¥,显著低于RD组的(44,511.79±9593.19)¥(P=0.007).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以MCT为主的饮食方案与流程优化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住院舒适度并加速术后康复.

    肺肿瘤中链甘油三酯饮食膳食满意度住院舒适度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与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短期疗效比较

    李海天刘晴李斌陈玉珍...
    42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80%-85%.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NSCLC中的疗效已成为共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nICT)在早中期NSCLC中显示出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nICT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联合含铂两药新辅助治疗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就诊的85例确诊可切除ⅢA、ⅢB期患者,分为nICT组(n=32)和单纯手术组(n=5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并评估nICT组的影像学缓解率、病理学缓解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T组选择开胸方式比单纯手术组发生率高(P=0.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R0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T组与单纯手术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5%和2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nICT组中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84.38%,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5例(15.63%),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2例(68.75%),病理性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15例(46.88%),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aponse,MPR)11例(34.38%).nICT治疗期间,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共12例(37.50%),无不良反应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而且,nICT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nICT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NSCLC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可控,是局部晚期可切除NSCLC安全、可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

    肺肿瘤新辅助免疫化疗PD-1抑制剂客观缓解率并发症

    《中国肺癌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430页

    抗体偶联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刘昀博韦森
    43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病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肺癌病理分型.目前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获得性耐药仍是不可避免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经由连接子将细胞毒性载荷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偶联制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与化疗药物相比,ADCs具有精准识别、局部释放、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近年在NSCLC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获益.本文针对ADCs的作用机制、在晚期NSCLC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概述.

    肺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中国肺癌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440页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肺癌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进展

    王衍鸿罗斌王卓阙祖俊...
    441-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组成及其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传统的群体测序技术难以解析单个细胞层面的异质性,限制了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的全面理解.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兴起,为揭示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以T细胞为中心的免疫治疗在临床中容易出现免疫原性耐药或者免疫相关性肺炎等影响预后的副作用,其关键因素是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而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可以从细胞间互作、拟时序分析等角度揭示肿瘤微环境中不同亚群间的起源与作用,进而发现新的细胞亚群或新生生物标志物,为揭示免疫治疗的耐药及疗效监测等提供新的途径.该综述系统回顾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揭示肺癌特别是免疫治疗后肺癌微环境异质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肺癌免疫治疗的精准化与个体化提供参考.

    单细胞RNA测序肺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异质性肿瘤微环境

    肺癌细胞中GTSE1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及潜在调控机制

    王传林徐佳丽刘明珠刘佳宇...
    45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周期的调控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尤其在肺癌等疾病的发展中.细胞周期由四个主要阶段组成(G1、S、G2和M期),这些阶段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分子事件来确保细胞正确增殖和分裂.在肺癌细胞中,细胞周期失调可导致癌细胞无序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G2和S期表达-1(G2 and S-phase expressed 1,GTSE1)是一种在细胞质中发现的调节蛋白,它在多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GTSE1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p21)的相互作用,维持p21的稳定性,进而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yclin-dependent kinase 1/2,CDK1/2)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此外,GTSE1还参与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信号通路的调控.在双微体同源基因2(mouse double minute 2 homolog,MDM2)的协助下,GTSE1能够将p53从细胞核转运至胞质,并促进其泛素化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死亡相关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GTSE1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肺癌的影响,以及其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潜在机制.

    肺肿瘤细胞周期GTSE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孙天生陈彰韦坤辰唐昊...
    459-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大多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NSCLC的治疗策略,并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现实中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够获得长期受益.因此,确定可靠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对选择治疗方式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肿瘤及其宿主免疫微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围绕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指导.

    肺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突变负荷生物标志物预测

    中线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杜家忻张新伟
    46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线癌(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 carcinoma),又称NUT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最常见于中线器官和肺.NUT癌的特征性遗传学改变是NUT癌家族成员1(NUT midline carcinoma family member 1,NUTM1)基因重排.本文将对其最常见的融合形式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NUTM1融合基因的致病机制以及靶向药物研发的进展进行综述.

    中线癌BRD4NUTM1发病机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