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魏丽惠

双月刊

1672-1861

zgog@163.net

010-88324270;88324179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0年5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妇产科专业学术期刊。办刊的方针:以临床实用性为主,主要面向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力求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妇产科疾病诊治水平及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妇产科医师的专业理论及临床经验,提高我国妇女疾病的诊治、预防及保健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欣母沛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

    刘妍霍苗薛薇薇王海荣...
    26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廊坊市妇幼保健院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缝合组各41例。缝合组采取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联合组在缝合组基础上联用欣母沛。对比两组的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止血疗效、产后泌乳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均较缝合组低,住院及恶露消失时间较缝合组短(P<0。05);联合组止血总有效率95。12%高于缝合组78。05%(P<0。05);联合组泌乳启动时间、泌乳Ⅱ期启动时间短于缝合组,出院前24 h纯母乳喂养比例高于缝合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缝合组(P<0。05)。结论 应用欣母沛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可提高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改善产后泌乳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良好。

    欣母沛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

    孕早期血清Hcy、Hs-CRP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IR的关系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沈敦隽王听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采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GDM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有无发生IR分组,分析血清Hcy、Hs-CRP与GDM患者发生IR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IR发生组(52例)患者空腹胰岛素、HOMA-IR、Hcy、Hs-CRP较IR未发生组(68例)高(P<0。05)。孕早期血清Hcy、Hs-CRP高表达是GDM病发生IR的危险因素(P<0。05)。GDM患者孕早期血清Hcy、Hs-CRP表达与IR均正相关(均P<0。05)。与孕早期血清Hcy、Hs-CRP比,Hcy+Hs-CRP 预测GDM患者IR的效能较高。32例(26。67%)出现不良妊娠结局。Hcy+Hs-CRP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较高。结论 孕早期血清Hcy、Hs-CRP表达与GDM相关,降低IR有望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妊娠结局

    PAPP-A联合PLGF及体测相关参数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分析

    郁玲珏郭惠萍茅亚红
    269-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相关α血浆蛋白(PAPP-A)联合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体测相关参数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PE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取本院同时段46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APP-A、PLGF及体测相关参数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脑利钠肽(BNP)、尿酸(uric acid,UA)和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D3,25(OH)D3],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分析PAPP-A、PLGF、β-hCG和BNP对PE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PLGF、β-hCG、BNP和U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PAPP-A、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β-hCG、PLGF明显相关(P<0。05),出生1 min Apgar评分和BNP明显相关(P<0。05),分娩孕周与PLGF、PAPP-1明显相关(P<0。05);PAPP-A、PLGF及体测相关参数联合诊断PE阳性48例,PE阴性44例,PAPP-A、PLGF、β-hCG和BNP单独诊断为PE的例数分别为40、41、38和40例;PAPP-A、PLGF、β-hCG和BNP联合诊断的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阳性/阴性预测值(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和准确度(accuracy)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986,明显高于 β-hCG、PAPP-A、BNP 及 PLGF(AUC 分别为 0。836、0。719、0。796及0。759)。结论 PAPP-A联合PLGF及体测相关参数对P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帮助临床早期筛查PE。

    子痫前期妊娠相关α血浆蛋白胎盘生长因子预测价值

    曼月乐联合小剂量地屈孕酮片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何燕王相岩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曼月乐联合小剂量地屈孕酮片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治疗的100例患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小剂量地屈孕酮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月经量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BAC月经量以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联合小剂量地屈孕酮片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减轻痛经程度,减少经血量,定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曼月乐地屈孕酮片子宫腺肌症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

    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汤芸芸郭斌鲍奎斌程亮...
    27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行剖宫产产妇142例。根据术后静脉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右美托咪定治疗)和观察组72例(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应激反应、母乳喂养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48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可降低产妇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母乳喂养,安全性高。

    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剖宫产母乳喂养

    不同分娩方式二胎产妇2次分娩时间间隔对盆底肌力的影响

    权祥菊张生林安金芳马春花...
    276-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二胎产妇2次分娩时间间隔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6例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两次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阴道分娩组四组。在产后6周分析分娩时间间隔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结果 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剖宫产-阴道分娩组分娩时间间隔与盆底肌 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呈正相关(r=0。424、0。432;r=0。485、0。463;r=0。513、0。478;r=0。459、0。447,P<0。001);再次妊娠增重较重、二胎新生儿体重较重、二胎新生儿头围较大、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阴道分娩、2次分娩时间间隔1~3年是导致二胎产妇盆底肌力下降的危险因素,二胎盆底功能锻炼为保护因素。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二胎产妇分娩时间间隔与盆底肌肌力均呈正相关,且阴道分娩-阴道分娩、2次分娩时间间隔1~3年是产妇盆底肌力下降的危险因素。

    分娩方式分娩时间间隔盆底肌障碍

    circVAPA调控miR-345-5p/IL-6/STAT3通路影响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机制研究

    张仕田何翔杨帆赵红利...
    278-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ircVAPA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法做表达量检测;MTT、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靶向关系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IL-6和p-STAT3蛋白表达量。建立细胞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结果 人卵巢癌细胞系中 circVAPA高表达,而miR-345-5p低表达(P<0。05);si-circVAPA或 miR-345-5p mimics 可以导致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降低(P<0。05),IL-6及p-STAT3蛋白水平降低(P<0。05);circVAPA可靶向调节miR-345-5p的表达;共转染si-circVAPA与anti-miR-345-5p后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提高(P<0。05),IL-6及p-STAT3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 干扰circVAPA通过上调miR-345-5p抑制IL-6/STAT3通路从而减弱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circVAPAmiR-345-5pIL-6/STAT3通路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晚期妊娠合并输卵管扭转坏死一例

    黄宗燕刘心利程春霞陈佩琳...
    280-281页

    妊娠合并结节性硬化症剖宫产及绝育术一例及文献复习

    杨凤泊刘颖
    281-282页

    原发性宫颈癌乳腺转移一例

    张岚曹新平
    282-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