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2014年上海出台了由《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构成"1+6"政策体系.2015年上海市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如,街镇体制机制、基层队伍力量建设、管理资源和执法资源的配置、基层工作经费保障等问题,努力实现"让基层更加有职、有权、有物、有人".主张全面贯彻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调研成果的落地,其中主要包括: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优化调整街道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将工作重心转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加强居(村)委会自治,推进居(村)减负增能,建立以议事协商为重点的民主决策机制;促进社会力量有效参与,拓展深化网格化管理,完善网格化运行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等重点内容.可见社区管理的重点已经向提供群众公共服务等方向发展.为此,对于社区的公共服务工作和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区管理方面,本课题提出以公众平台和线下调研的技术手段加强公众参与社区管理,以评估社会需求、预警风险阈值和防范风险策略作为研究核心内容.针对当前在创新管理中遇到公众对于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多元化,社区管理单一化的问题以及群体性事件与社会风险等等,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可作为未来深入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和规划管理的长效手段.在社区规划中,我们通过成熟的已建成社区进行公共服务及设施的需求调研,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互动平台,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供需实时信息,及时掌握基本公共服务及设施的实际需求(ICMP体系).并根据这些更为真实详细的需求信息预测社区公共服务及设施资源配置的需求及结构,有针对性的提出规划相关指标和规划设计要求,为使用者、提供者、决策者、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依据,减小供需落差,为社区规划设计以及社区的建设、管理、发展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服务(设施)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