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张君良

月刊

2096-8132

3799092@fjdx.gov.cn

0591-83799092;22853069

350001

福建省福州柳河路61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理论学习月刊)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78年创刊,1998年更名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本刊于1992、1996、2000、2004、2005年连续五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统计,本刊2002年全文转载量在全国政治类1470种报刊中名列第26名,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期刊排名中名列第5位;2004年本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稳中有升,全年总计达32篇;2005年人大资料中心转载率政治类1380种刊物中排名第7位。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发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以及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做到思想性与学术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以其鲜明的办刊特色、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赢得了我国学术界的赞誉和关注。本刊力争以多维的视角、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的重点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与公共行政、经济与社会、当代世界、执政党建设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居住方式对其社会参与的影响探究——基于中介效应机制的分析

    陆杰华张宇昕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其中,社会参与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20年CLASS数据,采取了Logistic回归和多重中介效应的方法,量化分析了居住方式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并探究其背后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居住方式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产生了显著影响,且存在家庭支持网络、老化态度和社会适应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认为,不但应建构立足社区的老年社会参与平台,还应在全社会贯彻积极老龄化的基本理念,共同推动老年友好社会的形成.

    积极老龄化居住方式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网络

    从数字劳动到"娱乐劳动":概念、机理和表征

    王建红朱明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户的娱乐行为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作为劳动产品为数字平台提供价值,这已经是当前数字时代的普遍现象,是异化的数字劳动.但关于这一现象,继续沿用"玩劳动"等旧概念,不仅存在语义边界不清和生成机理不符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析与以雇佣为内核的一般数字劳动之间的差异.通过沿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路径,将这一时代化现象再定义为"娱乐劳动",发现其不仅是平台资本主义下劳动和娱乐的"双重异化",与一般数字劳动相比,还分别在共识和主权上展现出雇佣-使用-"隐雇佣"和被动-主动-"伪主动"的结构性错位.肇因于这一错位,"娱乐劳动"盘剥背后的资本周转也区别于一般数字劳动,显露出不稳定性.

    数字平台数字劳动"娱乐劳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平台资本主义

    从"定向市场"到"自发市场":消费帮扶的实践逻辑演变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消费帮扶实践为例

    袁宇阳张新怡王思茗
    128-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探索与有效路径.基于对广州市荔湾区消费帮扶的田野调查,借鉴波兰尼的相关理论思想,发现有效的消费帮扶是从"再分配+伦理型互惠"为主的起步阶段演变为以"市场性"为主的发展阶段的递进式过程.消费帮扶实践源于"自上而下"制度主导下的再分配以及帮扶方与受扶方之间的伦理型互惠,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具备显著市场特征的"定向市场".在发展阶段,制度开始产生一定程度的转向,通过优化生产与消费端实现"市场撬动",帮扶产品逐步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逻辑的内生发展动力,"定向市场"演变为具有市场适应性与竞争力的"自发市场".研究认为,消费帮扶应该是一种"过渡"而非"结果","始于帮扶、终于被撬动的自发市场",从而实现受扶地区的可持续自主发展.

    消费帮扶"定向市场""自发市场"再分配互惠

    区域创新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地区数据

    张瑞琛林云舟章福东
    13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以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东部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研究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之间的协同发展对于东部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部地区2016-2021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创新效率耦合机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并建议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充分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板块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的协同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创新效率耦合协调数据包络模型

    "群众路线"在党的文艺改造工作中的双重维度——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

    廖志超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揭示了知识分子改造和文艺创作的工农兵新方向.这一方向的实质是,作为认识论(思想方法)和方法论(工作方法)的"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文艺革命化的关键.毛泽东以此为原则引导文艺发展方向,是希望实现作家艺术家与工农兵群众的双向锻造,最终达成"文艺为政治服务"和"人民当权"的政治目标.知识分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接受群众路线的"主体法宝"思想,并将其主动具化为革命文艺创作方法.群众路线的双重性是保障文艺方向人民性的根本所在,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被文艺界作为主流思想来指导创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群众路线文艺改造双向锻造

    论王韬与闽人闽政之关系——兼论王韬的文化自信及其思想对陈季同、严复的影响

    林怡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著名启蒙思想先驱王韬,协助英人理雅各,将中国经典《四书》《五经》等翻译成英文.王韬旅居英伦三年,是第一个在牛津大学发表演讲的中国士人,他向西人积极宣扬中国孔孟之道,试图"讲好中国故事".王韬与闽人关系密切,其好友中,有福州人林昌彝.王韬与洋务派的杰出代表丁日昌关系密切,称丁日昌是自己的"第一知己".丁日昌经闽人沈葆桢举荐,接替沈葆桢出任福州船政大臣,后又任福建巡抚,其间王韬两次致函丁日昌,对丁日昌董理福州船政、治理闽台等施政举措皆有影响.王韬的启蒙理念对马尾船政走出闽人陈季同、严复等影响至深.从王韬到陈季同、严复,可以看到过往一百多年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和曲折.在大变局中,如何认知并处理好中西文化之关系,依然是中国深化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题.回望王韬、丁日昌、陈季同、严复等人的努力,对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依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韬闽人林昌彝闽政丁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