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张君良

月刊

2096-8132

3799092@fjdx.gov.cn

0591-83799092;22853069

350001

福建省福州柳河路61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理论学习月刊)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78年创刊,1998年更名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本刊于1992、1996、2000、2004、2005年连续五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统计,本刊2002年全文转载量在全国政治类1470种报刊中名列第26名,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期刊排名中名列第5位;2004年本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稳中有升,全年总计达32篇;2005年人大资料中心转载率政治类1380种刊物中排名第7位。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发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以及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做到思想性与学术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以其鲜明的办刊特色、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赢得了我国学术界的赞誉和关注。本刊力争以多维的视角、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的重点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与公共行政、经济与社会、当代世界、执政党建设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智时代的韧性城市治理及其优化路径

    李南枢易星同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韧性城市即在风险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恢复的城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正处于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要时期——数智时代,其在改善风险应对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安全带来新挑战.数智时代的城市是由多元主体与数智技术交互形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其与演化韧性理论相互契合.而受制于系统的复杂性,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治理面临诸多困境,主体层面表现为内部分化加剧与组织变革不足,空间层面表现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制约.由此,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治理需要摒弃传统韧性治理的线性模式,通过增强系统内部的协同性以调整系统结构的内在关系,并保持对环境的观察以保障系统运行的相对稳定.

    数智时代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复杂系统理论韧性治理

    闽宁合作与区域共富研究专题研究

    王春光
    109页

    新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闽宁合作与区域共同富裕研究

    王春光
    11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要实现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东西协作发展一直在进行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闽宁合作就是其中的典范.本研究将闽宁合作放在改革开放开启的社会转型到新社会转型的时间转换中探讨先富帮后富、现代带传统、城市反哺乡村的跨区域机制演化,从中揭示闽宁合作何以推动区域共富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的原因和机理:从开始的帮扶到后来的协作、从政府为主导到市场、社会参与,实现了从单方受益到多方受益特别是福建各方从中受益的转变,构筑起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机制,体现了社会转型从二元分割转向多元融合的现代化新发展方向和轨迹.

    闽宁合作社会转型共同富裕

    财政金融助推闽宁协作的作用与机制

    张樹沁胡晓昀
    12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和金融在闽宁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系统综述财政与金融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讨论财政与金融在闽宁协作不同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助移民稳定生活、本地致富和地区扎根等方面.相关作用通过财政金融撬动本地产业发展、协同缓解资金压力、引导移民观念变迁和创新稳定组织连接这四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提升财政和金融的作用,在当前闽宁协作的经验中仍有一些挑战亟待克服.

    闽宁协作财政金融

    东西协作背景下产业扶贫效应研究——基于"闽宁模式"的思考

    徐霞张倩华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西协作产业扶贫的"闽宁模式"深度激发了宁夏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助推宁夏产业转型与升级,实现福建宁夏双方共建共享发展.通过发挥乘数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可持续发展效应三类产业扶贫效应,"闽宁模式"从三个维度促使宁夏产业体系由"被动输血"转向"自主造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增长,全方位激活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产业过剩、企业难扎根、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不断探索完善"闽宁模式"的做法与经验,为西部地区通过东西协作的方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经验.

    闽宁模式东西协作产业扶贫效应

    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发挥及其提升

    李虹曼王永友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能否有效发挥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能否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能否提升的重要因素.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必须要满足全面引领的一般性要求、持续引领的隐含性要求以及强大引领的规定性要求,方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目标的实现.但在这些要求的实现过程中,信息共享、价值冲突和需求更新分别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技术阻力""他者阻力"和"自我阻力",严重影响了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引领、持续引领和强大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聚焦当前引领力发挥的阻力因素,破解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现实困境,致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对策精进与优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更好发挥.

    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新时代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实效性路径

    万希平张殿军
    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伴随着话语主体的多元化、话语语境的变迁、新媒体空间的渗透、新兴载体的更迭,这些文化传播新变化对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立足于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现实,针对影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效果的不利因素以及由此引发我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处于被动局面,以系统观念分析方法,从五个方面提出新时代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实效性路径,即在交流主体上形成官方主导、统筹协调"多元主体"齐发力;在传播内容上优化有效内容供给,突出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与共享性;在载体平台上加快新旧媒体融合步伐,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矩阵;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全力打造高素质复合型对外文化交流人才;在效果评估上建构科学合理的对外文化交流效果反馈评估体系.

    新时代新媒体中华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实效性

    空间生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功能发挥的逻辑分析——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为考察对象

    余玮平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政策宣讲的讲台、文化生活的舞台以及移风易俗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宣传、教育、关心和服务群众中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从空间生产理论看,这一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响应民众需求的空间实践、强化文明共同体的空间表征以及激活群众参与的表征性空间.为进一步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方面的积极作用,亟须注重新时代文明实践"空间实践"的"可及性"、"空间表征"的"主体性"和"表征空间"的"自治性".

    空间生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