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张君良

月刊

2096-8132

3799092@fjdx.gov.cn

0591-83799092;22853069

350001

福建省福州柳河路61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理论学习月刊)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78年创刊,1998年更名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本刊于1992、1996、2000、2004、2005年连续五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统计,本刊2002年全文转载量在全国政治类1470种报刊中名列第26名,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期刊排名中名列第5位;2004年本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稳中有升,全年总计达32篇;2005年人大资料中心转载率政治类1380种刊物中排名第7位。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发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以及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做到思想性与学术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以其鲜明的办刊特色、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赢得了我国学术界的赞誉和关注。本刊力争以多维的视角、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的重点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与公共行政、经济与社会、当代世界、执政党建设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和加强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领导

    郑冬梅
    24-27页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认知维度、实践定位及功能结构

    陈家刚刘思聪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地位、规模、性质和作用创造的政党自我治理模式,其动力机制是"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观念基础是"自我革命"和"伟大工程"、制度环境是"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源流、实践导向和前瞻要求奠定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必要性,科学理论指导、组织体系完整、制度成熟定型的优势则保证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可行性.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需要明确各子体系的实践定位,组织体系是基础载体、教育体系是制度内核、监管体系是重要保障、制度体系是基本规范、责任体系是战略要件.在自我革命四个核心环节的视域下,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能够发挥出矫正失序行为、规范组织治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和提升政党能力等功能.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健全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自我革命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战略优势与路径优化

    何忠乐戴焰军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百年成功经验的内在赓续,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当代表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实践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尚存在组织力量不够强,乡村振兴中人才支撑作用与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工作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要素整合还需精准深入等制约因素.为此,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亟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筑牢一线堡垒;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汇聚一线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一线需要.

    党的基层组织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党独有难题: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王高贺孔俊轩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党独有难题论断自党的二十大提出后,迅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重点.在论断提出的时代背景上,形成了使命引领说、治理挑战说、历史镜鉴说、自我检视说;在概念的发展演变上,对"大有大的样子"和"大有大的难处"进行了辨析;在内涵表征上,对"六个如何始终"的价值旨向、侧重方向和内在关联作出了深入探讨;在破解路径上,着重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在价值意蕴上,分析了论断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世界借鉴;在研究展望上,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大党独有难题与自我革命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自我革命

    小区业主自治的公共能量场塑造——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个案研究

    郭为桂林凯伶
    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住宅小区而不是建制化社区作为城市居民自治的主要场域,是新世纪以来城市基层群众自治政策调适后的现实选择.然而,小区自治在实践中仍是一个机缘性现象.案例研究表明,小区自治局面的形成,需着眼于解决小区难点问题并借势促发人、物、制度等多元行动者的融合互动以形成情景化的行动者网络;而小区自治局面的维持,需要宏观体制环境与微观公共空间的耦合及其积聚起来的公共能量场的塑造.

    业主自治物业管理公共空间公共能量场

    行动者视阈下基层政策执行失效的多重机制解构与对策

    金东日高秉龙
    7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执行成效是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依赖基层政府、市场和社会层面行动者的共同参与.当前基层治理负担过重,基层政策执行失效现象频发.这主要是由于多重机制不完善,机制不能发挥有效规范作用造成的.其中,政策文本转译偏差、任务分配信息流失及自由裁量失度导致基层政府执行机制割裂.利益分配失衡、信任网络不稳定及风险分担不均造成市场和社会层面参与机制的分裂.认知行动悖论与知识构建滞后则制约自我构建机制的完善.此外,自我构建机制的滞后使得执行机制和参与机制的构建逐渐僵化,失去了动态稳定的活力.因此,需要从破除阻碍行动者共演政策执行的三重机制及其因素入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基层治理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失效行动者中心网络

    交往行为何以化解"数字脱嵌"困境?——以福州市X街道数字平台赋能流动人口治理为例

    叶勇宋凌汕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基层治理领域,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然而,基层的复杂治理环境无法全然接纳数字技术的嵌入,数字治理体制与基层治理实践之间存在不适配问题,可称之为"数字脱嵌".福州市X街道数字平台在流动人口治理中总结"数字脱嵌"的实践样态,并依据交往行为理论,探讨交往行为如何化解"技术脱嵌"困境,提高治理效能.研究发现,X街道运用商谈伦理,使用记叙式语言、调节式语言、表现式语言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治理价值的复归;重构主体间性,由"主体-客体"式治理体系转化为"主体-主体"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为政府探索数字赋能背景下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提供经验借鉴.

    交往行为数字脱嵌数字平台赋能流动人口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指导意义

    李立男任力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论述包括以下内容:对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强调;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遵循包含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以及锚定"三个明显成效"的目标任务;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加强党组织自身的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以加强对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二是以产业结构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生成逻辑理论内涵指导意义

    集聚式空间重构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效应——基于C市社会治理中心的个案研究

    朱古月吴莹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基层以空间重构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学理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索.从空间集聚的研究视角,就集聚式空间重构后的区级治理中心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展开结构-功能分析.研究发现:(1)空间集聚对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起到结构分化并整合的聚变作用,空间集聚的多元要素分化了全面的管理格局后,又因近距关联而整合生成多元一体的共治结构;(2)空间集聚对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功能质变加量变的聚变作用,空间集聚形成的现代治理体系,其治理能力既提质创新也扩容降本;(3)结构与功能的聚变转型,使原管理空间重构为拉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空间,即"治理中心".据此,建议通过集聚式空间重构打造基层治理中心,以探索区别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主导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道.

    结构-功能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空间集聚聚变

    国际税收秩序变革下中国国际税收话语权的提升路径研究

    洪菡珑
    11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税收秩序的演变受到不同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尽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国家实力的上升无法自动弥补其在国际税收秩序演变过程中由于历史积累而导致的话语权不足的现象.不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国际税收秩序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国际税收话语权的提升正处于机遇期.中国应当抓住机遇,提升主体意识、确立价值内核,并通过讲好中国的国际税收故事、构建国际税收话语传播体系、培养国际税收法治人才、团结发展中国家等具体措施,整体设计提升路径,助力中国在国际税收领域内拥有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进而在维护本国税收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国际税收秩序的健康发展.

    国际税收秩序国际税收话语权国际税收合作税收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