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构稳定性对Zr基非晶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阎竹张晨阳王立新袁国...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双辊法制备了高能态、高自由体积含量的Zr55Cu30A110Ni5非晶合金,研究了结构稳定性对非晶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退火试样较铸态试样自由体积减小,动电位极化实验中均出现点蚀.在653 K(低于Tg)真空退火30min的试样电化学腐蚀后表面点蚀坑尺寸和数量减少.在693和723K(介于Tg和Tx之间)退火的试样腐蚀后点蚀坑尺寸变小,数量增加,非晶中形成的纳米晶使点蚀敏感性增加,基体中自由体积减小阻碍点蚀坑进一步传播.研究表明,双辊法制各的高能态的、自由体积含量多的非晶合金铸带易被腐蚀,在结晶温度以下退火,可以减少其自由体积含量,有利于其腐蚀性能的提高.

    Zr基非晶退火结构弛豫纳米晶电化学性能

    氮掺杂对碳纳米颗粒缓蚀性能的影响

    王晶王斯琰张崇王文涛...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热分解方法,以柠檬酸为碳源制备出无氮碳纳米颗粒(CNPs);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出氮掺杂碳纳米颗粒(N-CNPs).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表征碳纳米颗粒的结构,利用失重实验、电化学测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等研究碳纳米颗粒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缓蚀性能.结果 表明:两种碳纳米颗粒均属于混合型缓蚀剂,50 mg/L CNPs的缓蚀效率为37.6%;而N-CNPs的缓蚀效率明显提高,达到90.96%.

    碳纳米颗粒缓蚀剂电化学Q235钢

    铜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耐蚀性研究

    尹续保李育桥高荣杰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十二硫醇作为疏水剂,采用化学刻蚀和高温氧化在铜基体上构造超疏水表面,以提高铜基体的耐蚀性.结果 表明,当化学刻蚀8min、高温氧化6h、十二硫醇修饰15min,基体表面形成了具有足够粗糙度并可以捕获大量空气的网状层叠结构,此时基体表面疏水性最好,水的接触角为165.50°.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超疏水表面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腐蚀电流密度由7.43×10-5下降至4.31×10-6 A·cm-2.电化学阻抗谱表明,超疏水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明显高于铜基体,说明其具耐蚀性相较于铜基体也得到了提高.与当前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廉价、简单、环保的特点.

    化学刻蚀高温氧化十二硫醇超疏水表面耐蚀性

    表面划痕对304不锈钢液滴腐蚀行为的影响

    程琪栋王燕华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液滴下粗糙度和划痕深度对304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糙度和划痕深度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加点蚀发生的概率,并缩短点蚀的诱发时间.点蚀孔呈浅盘状,点蚀孔的尺寸随粗糙度和划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二项分布检验,在低粗糙度或无划痕的情况下,点蚀孔倾向于随机分布,而在高粗糙度、划痕较深的情况下,点蚀孔倾向于出现在液滴边缘附近的划痕处.对点蚀区域的元素分布测试可见,点蚀的发生与液滴挥发、Cl-浓度升高、导致Fe和Ni的氧化物等钝化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有关.

    不锈钢点蚀液滴粗糙度划痕

    应变速率对预充氢DP780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

    王贞刘静张施琦黄峰...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化学预充氢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10-4、10-5和10-6 s-1)条件下DP780钢的氢脆敏感性.结果 表明,随应变速率降低,材料的氢脆敏感性增强,但其变化幅度与初始预充氢状态有关.当预充氢电流密度较小时,充氢量少且钢中无初始氢致裂纹,随应变速率降低,更多氢原子可扩散至试样心部应力集中处,导致断口心部脆性区域宽度增加,氢脆敏感性增强.但当预充氢电流密度较大(≥30 mA/cm2)且充氢量大于8.5 mg/L时,钢中产生的初始氢致裂纹会影响氢原子向心部扩散与聚集,同时其本身可捕获H原子产生氢脆,使材料氢脆敏感性随应变速率增加幅度减小.

    DP钢应变速率预充氢氢脆敏感性

    医用可降解Mg-2Y-1Zn-xZr合金微观组织和耐蚀性能研究

    王中琪许春香杨丽景田林海...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医用可降解Mg-2Y-1Zn合金耐腐蚀性能,添加了不同含量的Zr(0,0.2%,0.4%和0.6%,质量分数),并通过XRD、OM、SEM、EDS、析氢和电化学实验等方法研究了Zr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Mg-2Y-1Zn主要由α-Mg与Mg3Y2Zn3相组成,适量Zr(≤0.4%)的加入没有改变第二相的类型.Zr可以有效细化合金晶粒,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腐蚀电流密度,提升合金耐腐蚀性,并使之趋于均匀腐蚀.但当Zr含量达到0.6%时,多余的Zr会析出形成富Zr区,促进电偶腐蚀的发生,使合金耐蚀性有所下降.析氢结果表明,Mg-2Y-1Zn-0.4Zr合金耐腐蚀性最佳.

    Zr晶粒细化金相组织电化学腐蚀镁合金

    超声冲击改善P355NL1钢焊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研究

    王永祥何柏林李力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P355NL1钢焊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研究超声冲击对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超声冲击前后的表层显微结构以及腐蚀疲劳失效断口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超声冲击前后试样电化学腐蚀速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当试样处于6%(质量分数)NaCl腐蚀溶液中时,焊态试样疲劳强度下降12.5%;在6%NaCl腐蚀液和水介质中,冲击态试样相较于焊态试样疲劳强度分别提高了75%和53%,S-N曲线斜率分别改变75.4%和60.4%.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层,最大变形层深度约350 μm;冲击之后试样的疲劳寿命有很明显提高,疲劳断裂位置也由焊趾处转移到焊缝或者母材区,腐蚀坑数目明显减少.表明超声冲击可以细化晶粒,同时降低应力集中现象,消除有害残余拉应力,引入有益的残余压应力,降低电化学腐蚀速率,提高焊接接头的腐蚀疲劳性能.

    超声冲击焊接接头疲劳腐蚀

    高铁动态交流干扰下管道钢的腐蚀行为试验研究

    邓佳丽闫茂成高博文张辉...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化学测试、表面分析及失重分析技术,研究了模拟高铁动态交流干扰下管道钢的腐蚀行为和规律及阴极保护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动态交流干扰下,阴极保护电位向负方向偏移,交流干扰增大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密度;动态交流干扰下,随干扰水平增加,管道钢腐蚀程度增加,点蚀坑明显加深.阴极保护明显减缓交流干扰试样的腐蚀程度,腐蚀速率降为不施加阴极保护试样的一半;本实验条件下,-1.0V阴极保护电位可充分保护低于水平100A/m2的动态交流干扰腐蚀.

    管道钢杂散电流交流干扰交流腐蚀阴极保护

    TEOS/IBTS涂层对海洋潮汐区混凝土微生物污损防护效果研究

    刘珺耿永娟李绍纯徐爱玲...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IBTS)复合乳液,并在混凝土表面构建TEOS/IBTS复合涂层,然后放置于海洋潮汐区开展生物污损试验.结果 表明,TEOSHBTS复合乳液使得混凝土表面具有长期的疏水效果,海洋微生物不易在其表面粘附,可有效抑制微生物膜的形成.高通量测序表明,涂覆TEOS/IBTS复合涂层降低了混凝土表面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特别是易导致混凝土腐蚀的脱硫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水平明显减少,细菌群落结构得到改善.微观测试结果显示,TEOS/IBTS复合涂层改善了混凝土表面的微观结构,降低了混凝土的生物污损程度.

    复合涂层海洋暴露微生物腐蚀硅烷混凝土

    温度对316L不锈钢在油田污水中点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文丽张振龙吴兆亮韩思柯...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动电位极化以及SEM分析对316L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油田污水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点缺陷模型(PDM)解释了不锈钢的点蚀行为.结果 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点蚀敏感性增加,点蚀电位降低.通过PDM分析了点蚀电位与电势扫描速率平方根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PDM结合竞争性吸附理论和在钝化膜/溶液界面处阳离子空位生成机理成功地解释了本文的结果.

    316L不锈钢油田污水点蚀点缺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