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氨酯涂层的疏水改性研究进展

    王汀高坤钟赛男张昭...
    823-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合物涂层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备、使用方便、种类丰富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运输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金属材料表面的防腐防污.其中,聚氨酯(PU)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材料.然而传统PU涂层的耐水性不佳,严重影响其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PU涂层进行疏水改性以增强其耐水性成为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用于PU涂层疏水改性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聚氨酯疏水涂层防腐蚀

    奥氏体钢辐照促进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俊宣曹晗匡文军郑全...
    835-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氏体不锈钢是压水堆堆内构件的主要材料,服役过程中在中子辐照、拉应力和一回路高温高压水的联合作用下可发生辐照促进应力腐蚀开裂(IASCC),并导致部件断裂失效,从而影响堆芯构件结构完整性,已经成为影响核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调研总结,综述了辐照致IASCC裂纹萌生、扩展及敏感性变化的行为规律,分析了局部变形、晶界氧化、辐照硬化、辐照诱导偏析(RIS)、辐照肿胀及辐照蠕变、辐照诱导相变等主要IASCC机制,总结了辐照后退火(PIA)在IASCC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了 IASCC行为机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子辐照IASCC的行为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裂纹萌生与扩展IASCC敏感性局部变形晶界氧化辐照硬化辐照诱导偏析辐照肿胀与辐照蠕变辐照诱导相变辐照后退火

    超高速激光熔覆制备耐腐蚀涂层研究进展

    杨海云刘春泉熊芬陈敏纳...
    847-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总结了涂层材料元素组成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其次,从钝化膜、显微组织、位错、低角度晶界、热腐蚀动力学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其与耐腐蚀性的联系;第三,综述了 EHLA与场外辅助技术结合对所制备涂层耐腐蚀性的影响;最后,总结和展望了超高速激光熔覆所制备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强化方法.

    超高速激光熔覆腐蚀行为涂层

    油气田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研究进展

    刘久云董立谨张言王勤英...
    863-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油气田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概述了焊接接头的种类及微观组织结构,并讨论了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SSCC机理,重点综述了微观组织结构、温度、CO2、应力及焊后热处理等因素对异种金属焊接接头SSCC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油气田异种金属焊接接头SSCC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环境友好防腐材料-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李红玲郎五可
    874-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介绍了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如溶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模板聚合、电化学聚合和酶催化聚合.针对聚苯胺在防腐涂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有机酸掺杂、取代改性和原位聚合3个方面对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改性和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改性可以减少聚苯胺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其溶解度和抗腐蚀性能.然后,介绍了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碳纳米管/聚苯胺、无机物/聚苯胺、有机物/聚苯胺4种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在金属防腐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现阶段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受环境因素影响、防腐机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开发长期稳定、耐腐蚀性强的"智能"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掺杂改性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

    涂覆有机涂层的镀锡薄钢板耐蒸煮性能电化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刘喆邓成满魏军胜夏大海...
    883-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阴极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聚酯、环氧酚醛和环氧氨基涂层涂覆镀锡薄钢板在127℃水蒸气中的耐蒸煮性能,并探讨了耐蒸煮机制.结果表明,阴极极化电流可以有效区分食品包装用涂层镀锡薄钢板的防护性能,阴极极化电流越大,涂层防护性能越差.环氧酚醛涂层的耐蚀性最好,环氧氨基涂层次之,聚酯涂层的耐蚀性最差.经127℃高温蒸煮1 h后,涂层/镀锡薄钢板体系在3.5%NaCl溶液中的防护性能有所下降,低频阻抗模值有所减小,最小值为5.4%,最大值为69.7%.总体来看,3种涂层的耐蒸煮性能相当.涂层/金属间的结合力、涂层的润湿性是影响耐蒸煮性能的主要参数,结合力越好,涂层的润湿性越差,耐蒸煮性能越好.

    镀锡薄钢板电化学阻抗谱阴极极化快速评价

    耐候钢热轧氧化皮对快速稳定化锈层演变规律及耐蚀性影响

    张佳伟黄峰汪涵敏郎丰军...
    891-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大气暴晒试验,辅以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场发射电子探针扫描分析仪(FE-EPMA)、显微拉曼光谱(Raman)以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热轧氧化皮对经快速稳定化处理Q345qDNH耐候钢锈层演变规律及其耐工业大气腐蚀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氧化皮(Fe3O4+Fe2O3+少量FeO及FeCr2O4相)存在改善了锈层表面的致密性,但未改变Q345qDNH耐候钢腐蚀产物类型,有无氧化皮的Q345qDNH耐候钢试样腐蚀产物均主要由γ-FeOOH、α-FeOOH和Fe3O4组成,两种试样快速稳定化锈层均呈现出α-FeOOH由外向内生长的现象,带热轧氧化皮试样因氧化皮中Fe3O4存在可促进α-FeOOH生成而表现出更好的锈层稳定化效果和耐蚀性.

    Q345qDNH耐候钢氧化皮工业大气腐蚀稳定化处理

    Bi2S3/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于佳汇王彤彤高云高荣杰...
    901-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法(SILAR)在TiO2纳米管上负载Bi2S3,通过XRD、SEM、XPS等手段对Bi2S3/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和价态进行表征.同时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进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Bi2S3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带隙减小,光生载流子复合率大幅下降,当Bi2S3循环5次时,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最好.带隙减小到2.9 eV,光电流密度由改性前的200 μA·cm-2提升至550 μA·cm-2,是改性前的2.75倍;将其与304不锈钢耦合后,电位降至-1.0V,比改性前的耦合电位低80 mV,可以进一步提升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果.

    光生阴极保护改性Bi2S3/TiO2304不锈钢

    B10铜合金超双疏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吉昊徐亚程贾学远高荣杰...
    909-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FeCl3盐溶液刻蚀以及氟硅烷修饰的方法,在B10铜合金基体上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耐蚀性的超双疏表面,其对水与乙二醇的接触角分别为158°和15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其表面微观形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以及Tafel极化曲线探究了超双疏试样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裸样,超双疏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至-0.248 V,腐蚀电流密度(Icorr=2.05 × 10-6A·cm2)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展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5 d后,超双疏试样的电荷转移电阻仍明显高于裸样,保持着较好的耐蚀性.

    超双疏表面B10铜合金化学刻蚀耐蚀性

    两种新型Ni-Cr-Mo-V钢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对比研究

    王玉雪朱澳鸿王力伟崔中雨...
    918-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泡实验、电化学实验和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两种Ni-Cr-Mo-V钢(A钢和B钢)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与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钢腐蚀阳极和阴极电化学过程一致,但B钢表现出较正的腐蚀电位和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A钢中夹杂物类型为CaS-MgO-Al2O3,尺寸在3~5 μm之间,活性夹杂物引发局部腐蚀;B钢主要为Al2O3夹杂物,其尺寸在1~3 μm之间,且诱发局部腐蚀的程度较轻.长周期腐蚀42 d后,两种钢均发生均匀腐蚀.两种钢腐蚀产物层分为致密的内锈层和疏松的外锈层,A钢锈层厚度大于B钢,且A钢中内锈层中纵向分布的裂纹降低了锈层的保护性.

    Ni-Cr-Mo-V钢夹杂物锈层腐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