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筑牢思政课建设文化力量根基的核心要义与方式方法

    夏文斌夏雯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思政课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才能更好地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要遵循学科规律,促进全面融合,坚持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大思政"课夯实文化力量根基,让学生在文化滋养中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思政课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军工文化融入军工特色高校"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刘存福周谋灵李岳恒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工文化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军工文化既是军工特色高校上好"大思政课"的"活教材",也是"营养剂";同时,后者也充当着军工文化育人的"试验田"和"大舞台"的角色,二者在育人理念上高度契合,在育人实践中互为支撑、互相成就.当前,军工文化在融入军工特色高校"大思政课"过程中还面临着融入力量薄弱化、融入资源碎片化、融入方式浅表化三大现实问题,亟须加快落实融入保障、筑牢融入根基、稳抓融入关键、拓宽融入赛道,以建强军工文化育人"大格局"、丰富军工文化育人"大课堂"、打造军工文化育人"大师资"、构建军工文化育人"新样态",实现军工文化资源在军工特色高校思政教育的活化利用,助推走好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军工文化军工特色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路径选择:基于大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研究

    王鑫李克周李淑娜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大学生心理接受方面存在短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实效.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的各领域和各环节,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路径,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情绪价值,精准把握学生需求,监测情绪变化,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中国画

    常云
    中插5页

    油画

    张剑金鑫吴琼韩擎...
    中插2页

    《新疆之美·大地的诗篇》摄影

    李峰
    中插6页

    油画

    刘先凤罗伟苏莉魏颖梅...
    中插3页

    《湘忆》空间设计

    张澎
    中插1页

    《老街》系列油画

    丁峰
    中插4页

    摄影

    江成姚宗巾吴茜鑫邓芮...
    中插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