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当好教育强国建设龙头

    本刊评论员
    1页

    瞄准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
    4-7页

    正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几个重大关系

    张东刚
    8-12页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

    谭铁牛
    13-16,25页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郑庆华
    17-20页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三个着力点

    李忠军
    21-25页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体制机制改革

    程光旭李威桑晓鑫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体制机制改革,应当立足高校、政府、市场三者的关系,推动高校遵循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充分发挥企业作为重要的需求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行业和企业主体参与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核心活动,立足高校办学特色、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条件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发展、优化布局.

    新质生产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体制机制改革企业作为重要需求主体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的基本逻辑

    包水梅陈秋萍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是关系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畅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关键接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及大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未来,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优化改革要彰显服务国家发展的贡献导向、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纵深发展、锚定学科特色谋求突破,以提升大学学科建设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助力高等教育切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国家战略需求学科设置调整学科建设学科优化布局

    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改革路向

    李正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遵循重大战略逻辑、高深知识逻辑、需求导向逻辑和学生成长逻辑;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为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旨归.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三大路径":面向未来产业"打造"交叉专业、推动学科互融"孵化"交叉专业、依托传统学科"生长"交叉专业.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专业建设,要坚持理念创新,营造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坚持组织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组织保障;坚持机制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制度保障;坚持课程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资源供给.

    学科交叉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考察

    刘建军梁天卓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明确要求.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以稳定规模、准确定位为前提,以夯实基础、挖掘潜能、良性运行、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以高质量发展为 目标,以讲好道理为依托,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时代内容的发展模式,能够激发思政课建设的内生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从科研支撑、育人理念、体系构建、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