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育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中国高教育》编辑部
    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和高校实践路径

    张家玮
    4-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为新时代青年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青年工作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更深层次地强化对青年工作的原则引领、内容引领、方式引领、过程引领,提升工作实效性,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青春力量.

    青年青年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本期聚焦:提升高校服务区域重大战略的贡献力

    8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高校角色与担当

    方守恩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高校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角色和功能,承担好人才资源引育中心、科技创新策源中心、文化传承创新的示范中心等功能;加强协同创新,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集成大学联盟力量,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中国式现代化上海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一流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代使命、关键问题与实践路径

    魏明海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湾区高水平大学,要把握好高等教育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尊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规律与探索湾区大学差异化错位发展、推进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突破三地体制机制差异、多元文化背景与塑造文化认同的辩证统一关系.湾区高校要以教育链为龙头、以科技链为引领、以人才链为基础、以文化链为纽带,充分发挥独特优势赋能湾区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使命关键问题实践路径

    地方高水平大学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的可行性探索

    蔡敬民蔺跟荣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根本.地方高校在培育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过程中要突破学科定势、对接产业需求,推进学科"群"式或"集群"式发展;以专业为龙头、学科为支撑,构建区域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以任务为导向,以项 目为抓手,赋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融合发展为途径,深化校地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力量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的内涵探讨与科学应用

    马筱琼马晓强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内涵变迁体现了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0.2%,但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要认识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补足高等教育发展短板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科学运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标,要理性认识其数值变化,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要,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教育强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学龄人口

    "强基计划"阶段性效果评价研究——基于首届"强基计划"学生的访谈

    蒋承邱世琛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届"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现已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段工作,当下开展阶段性的效果评价至关重要.通过对北京市和上海市7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该计划阶段性成效显著,初步实现让学生"有能力、有志向、有兴趣"的培养目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改进空间.推进"强基计划"更好地实施,需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学生评价

    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

    景安磊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优化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领衔的全方位支持政策,完善接续贯通的全链条培养制度,健全鼓励创新的全周期评价机制,涵养安身立业的全要素环境氛围.

    新质生产力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难点与突破策略

    王占仁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在"祛"病耻感,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疾病的社会容认度;"立"全面发展目标,明确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任务;"补"家庭教育短板,共同促进家校社协同发力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着力开拓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新途径.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