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

王宇

月刊

1001-0580

zgggws@vip.sina.com

024-23388443,23388479

110005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中国公共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苏州市高新区12 211名新生儿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凡雨星高红琴潘虹徐勇...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新生儿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特征,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苏州市高新区4家综合医院出生的12211名新生儿微量血液样本,采用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对4个耳聋基因GJB2(35delG、176_191del16、235delC和299_300delAT)、GJB3(538C>T 和 547G>A)、SLC26A4(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IVS15+5G>A、1975G>C、2027T>A、2162C>T 和 2168A>G)、线粒体 12SrRNA(1095T>C、1494C>T和1555A>G)共20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基因突变检出率的性别和年份差异.结果 12211名新生儿中,携带4种常见耳聋基因的共680例,占比5.57%.其中GJB2占2.80%,SLC26A4占1.77%,线粒体12SrRNA占0.67%,GJB3占0.43%;20个位点中,GJB2基因的235delC杂合突变占2.05%,检出率最高,其次是SLC26A4基因的IVS7-2A>G杂合突变占1.16%;不同年份新生儿之间的基因突变总阳性检出率、基因突变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线粒体12SrRNA基因各年份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新生儿之间的基因突变总阳性检出率、基因突变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JB2基因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苏州市高新区新生儿中,GJB2基因携带者居多,GJB2 235delC突变最高,SLC26A4IVS7-2A>G突变次之;基因总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年份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但不同基因型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年份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可以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检出率苏州

    三级数字鸿沟对中国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

    杜雨珊王亚凡任子扬杨丰瑞...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三级数字鸿沟对中国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健康自评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全民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2014年有效随访调查的12 967名18~54岁中青年人2014、2016和2018年的3年随访数据,将2014年18~34岁的80后、90后成年个体和35~54岁的60后、70后成年个体分别作为"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以"是否上网"、"一周内业余上网时间"和"信息素养"分别作为"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应用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logit模型分析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三级数字鸿沟对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中国12 967名中青年人中,数字原生代4 448人(34.3%),数字移民8 519人(65.7%);数字原生代的互联网接入率为71.6%,一周内业余平均上网时间为10.0(4.0,20.0)h,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4.0(3.0,5.0)分;数字移民的互联网接入率为20.7%,一周内业余平均上网时间为7.0(3.0,14.0)h,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4.0(3.0,5.0)分;在控制了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自评收入水平、自评社会地位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混杂因素后,数字原生代的生活满意度与互联网的接入沟呈负相关(OR=0.821,95%CI=0.694~0.972),自评健康水平(OR=1.179,95%CI=1.054~1.319)和生活满意度(OR=1.135,95%CI=1.051~1.225)均与互联网的知识沟呈正相关;数字移民的生活满意度与互联网的知识沟呈正相关(OR=1.121,95%CI=1.032~1.217).结论 三级数字鸿沟对中国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的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均有影响,其中信息素养的提高对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身心健康的改善更具显著作用.

    三级数字鸿沟自评健康生活满意度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影响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及变化趋势分析

    张帆刘晓丽赵晶晶李玫...
    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及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居民脑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死因监测系统中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30个死因监测点居民的脑卒中死亡数据,计算脑卒中的早死寿命损失年(YLL)、YLL率和平均每人的早死寿命年损失年(AYLL),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估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的变化趋势.结果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20年因脑卒中早死所致YLL为475 002人年,YLL率为4.90‰,AYLL为10.44年;除YLL外,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YLL率和AYLL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APC=-2.64%和-0.80%,均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的YLL分别为333 103人年和141 899人年,YLL率分别为6.71‰和3.00‰,AYLL分别为10.98年和9.37年,男性居民YLL、YLL率和AYLL分别为女性居民的2.35、2.24和1.17倍;<20岁居民的AYLL最高(54.55年),40~59岁居民的YLL最高(329240人年),≥60岁居民的YLL率最高(13.24‰);城市和农村居民YLL分别为52 248人年和422 754人年,YLL率分别为2.01‰和5.96‰,AYLL分别为11.19年和10.36年,农村居民YLL和YLL率分别为城市居民的8.09倍和2.97倍,城市居民AYLL为农村居民的1.07倍;YLL、YLL率和AYLL均以出血性脑卒中居民为最高,分别为347 387人年、3.58‰和11.80年.结论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虽有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其中男性、≥40岁、农村和出血性脑卒中居民的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较为严重.

    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变化趋势居民死因监测点

    再入院比例调整在医保数据计算潍坊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中应用

    王敬鑫崔逢莉孟显峰杨文怡...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再入院比例调整方法在医保数据计算山东省潍坊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中的应用,为医保数据库中慢性病首次发病率的估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潍坊市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信息系统数据,以4年为洗脱期计算2020年潍坊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计算分性别、年龄、医保类型的次年至隔3年再入院比例调整系数(Ri),采用再入院比例调整方法计算2016-2019年脑卒中发病率,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发病率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计算标化发病率和不同人群(性别、年龄、医保类型)的发病特征,采用Pearson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潍坊市居民次年、空隔1年、空隔2年、空隔3年的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Ri依次为15.78%和7.52%、6.09%和1.35%、3.89%和 0.89%、2.86%和 0.83%;经再入院比例调整后,2016-2020 年分别有 71.58%、71.49%、70.09%、70.77%、70.92%的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和89.39%、89.37%、88.92%、88.92%、90.30%的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为新发病例,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标化发病率分别为542.41/10万和69.36/10万、579.78/10万和69.78/10万、514.82/10万和66.36/10万、531.96/10万和65.16/10万、557.29/10万和65.55/10万.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0年缺血性卒中发病趋势无显著变化,出血性卒中发病呈下降趋势(APC=-1.78%,t=-3.41,P<0.05).2016-2020年潍坊市男性居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标化发病率分别为女性的1.12~1.20倍和1.26~1.41倍;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缺血性卒中在55~59岁出现拐点,上升速度加快,70~74岁之后变得平缓,出血性卒中无明显拐点;居民医保居民2016-2020年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依次为515.47/10万和69.01/10万、569.41/10 万和 69.78/10 万、562.87/10 万和 72.96/10 万、611.68/10 万和 73.60/10 万、690.49/10 万和 79.66/10 万,职工医保居民2016-2020年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依次为468.55/10万和51.25/10万、519.46/10万和58.93/10 万、483.71/10 万和 57.75/10 万、496.65/10 万和 58.85/10 万、492.22/10 万和 55.25/10 万,不同医保类型居民比较,居民医保居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各年份发病率均高于职工医保居民(均P<0.05).结论 再入院比例调整方法可以通过医保数据库估算脑卒中的首次发病率,通过此方法估算出潍坊市居民的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缺血性卒中,但随时间变化无上升趋势,男性、老年人和居民医保居民为该地区脑卒中的重点干预对象.

    脑卒中发病率再入院比例调整医保数据计算应用

    2010-2018年甘肃省手足口病季节性流行第二峰气象驱动因素分析

    韩春英苟发香张晓曙成瑶...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甘肃省手足口病(HFMD)季节性流行第二峰出现的气象驱动因素,为HFM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报告的83 462例≤18岁居民HFMD发病数据和同期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中报告的气象数据,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以出现季节性双峰特征的观察年份为病例组、出现季节性单峰特征的观察年份为对照组,以出现季节性流行第二峰及峰前1~8周的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风速作为暴露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气象因素与HFMD流行第二峰出现的关系.结果 甘肃省2010-2018年最终纳入分析的83 190例HFMD病例以男性[50 663例(60.9%)]和≤6岁者[77 346例(93.0%)]为主,主要集中在兰州市[22 553例(27.1%)]、天水市[9 756例(11.7%)]和定西市[7 917例(9.5%)].在13个市(州)9年合计的117个观察年份中,有111个(94.9%)观察年份存在季节性流行特征,其中92个(78.6%)观察年份的季节性流行为双峰,仅19个(16.2%)观察年份的季节性流行为单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窗口为1周时,相对湿度对HFMD季节性流行第二峰出现的影响最大,即相对湿度每增加1%,第二峰出现的风险增加4.2%(95%CI=1.5%~7.3%);暴露窗口为1~7周时,风速对HFMD季节性流行第二峰出现的影响最大,即风速每增加1m/s,第二峰出现的风险增加193.0%(95%CI=21.9%~730.1%).结论 相对湿度和风速是甘肃省HFMD季节性流行第二峰出现的关键气象驱动因素.

    手足口病(HFMD)季节性流行第二峰气象驱动因素

    鞍山市2015-2018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药物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孟彤张镇江贾亦真谢晶...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辽宁省鞍山市2015-2018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药物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6-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鞍山市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2015、2016、2017和2018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各300份进行高血压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结果 鞍山市2015-2018年住院治疗的3 600例高血压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525例(14.58%),2级高血压患者1 032例(28.67%),3级高血压患者2 043例(56.75%);伴发疾病包括左心室肥厚762例(21.17%)、颈动脉硬化301例(8.36%)、冠心病514例(14.28%)、心力衰竭324例(9.00%)、缺血性脑卒中447例(12.42%)、出血性脑卒中269例(7.47%)、慢性肾脏病227例(6.31%);使用降压药物单药治疗者1 004例(27.89%),使用联合用药治疗者2 596例(72.11%);单药治疗方案中,采用钙离子拮抗剂(CCB)治疗方案的构成比最高(32.37%),其次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方案(20.92%);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中,采用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CCB+利尿剂治疗方案的构成比最高(22.65%),其次为采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治疗方案(22.61%).结论 鞍山市2015-2018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以3级高血压患者居多,多伴发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单药治疗以CCB类药物为主,联合用药治疗以ACEI/ARB+CCB+利尿剂方案为主.

    高血压住院患者药物流行病学特征鞍山市

    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体系及其应用现状

    王泽陈浩陈佳齐武睿婕...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是全球性的非营利性标准开发组织,其基于临床研究的共识创建了一套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核心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受控术语集和治疗领域标准四大方面,各类标准在研究中的角色不同,贯穿于研究流程的各个环节.伴随着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国际监管机构和大型药物研发企业已实现CDISC标准的应用,该标准体系在国内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专业技术服务亦正在逐步开展和普及.本文详细介绍了 CDISC标准体系下的各类标准及其关系和应用流程,总结国内外应用现状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标准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体系应用现状

    肝毒性评价体外替代模型研究进展

    万思雨赵晓晗肖筱璇宋佳...
    234-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3R原则"及"21世纪毒理学测试:远景与策略"的提出,毒理学评价的重点从体内测试转向了体外模型的应用,从而推动了体外替代模型的发展,毒性替代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肝脏是外源化学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一些经肝脏代谢的外源化学物会引起以炎症、氧化应激和坏死为特征的肝脏损害,因此,利用肝毒性替代模型来预测外源化学物的肝毒性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概述了 2D肝细胞、肝脏切片和3D肝脏肝毒性评价体外替代模型的现状和发展,同时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生物标志物、DILI诊断方法以及与DILI相关的新兴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肝毒性体外替代模型生物标志物

    肠道菌群介导生命早期影响因素致儿童肥胖研究进展

    王小川刘博蕊万宁钰郑璐...
    24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早期婴幼儿阶段是肠道菌群定植和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研究表明,生命早期婴幼儿阶段肠道菌群定植和形成与未来儿童期肥胖发病存在关联;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定植极易受到分娩方式、早产、抗生素的暴露、喂养方式等生命早期因素的影响.了解生命早期影响因素、婴幼儿肠道菌群变化和儿童肥胖发病之间的转归规律,有助于揭示生命早期影响因素与儿童肥胖关联的潜在机制,并可为寻找儿童肥胖的干预靶点和实现早期肥胖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文对肠道菌群介导生命早期影响因素致儿童肥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概述.

    肠道菌群儿童肥胖生命早期影响因素

    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杨汝思宋娟胡明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不断发展,涉网约配送员的交通事故频发,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但目前针对网约配送员群体的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的研究较少.网约配送员以电动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其驾驶行为与普通骑行者有较大区别,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本文在阐述国内外近年来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现状的同时,主要从个体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5个方面对国内外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减少网约配送员交通伤害、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网约配送员道路交通伤害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