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

王宇

月刊

1001-0580

zgggws@vip.sina.com

024-23388443,23388479

110005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中国公共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5年由卫生部创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报道与经验交流并重,着重反映我国预防医学领域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本领域各级业务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2-2023年甘肃省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王婷宋伟孙钟铭王引弟...
    77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23年甘肃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2024-2025年的丙肝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居民丙肝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甘肃省201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报告的丙肝发病数据,对甘肃省丙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和曲线回归模型对丙肝年发病数进行拟合,选择最优模型预测2024-2025年甘肃省居民的丙肝发病趋势.结果 2012-2023年甘肃省共报告丙肝发病 83 306 例,年均发病率为 26.53/10 万;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和 2023 年丙肝发病率依次为 34.93/10 万、29.10/10 万、25.87/10 万、30.21/10 万、24.28/10 万、29.71/10 万、29.47/10 万、28.04/10 万、23.40/10 万、22.49/10 万、19.62/10 万和 21.29/10 万,2012-2023 年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458.167,P=0.006),年均下降率为1.13%.甘肃省2012-2023年不同地区丙肝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086,P=0.007),居于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武威市、张掖市和兰州市,丙肝年均发病率依次为96.78/10万、63.62/10万和34.13/10万.甘肃省2012-2023年男性人群丙肝年均发病率(31.27/10万)高于女性人群(19.3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512,P=0.008);不同年龄人群丙肝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04,P=0.007),其中以45~54岁人群丙肝年均发病率最高(46.13/10万);居于丙肝发病首位的职业为农民,2012-2023年共报告丙肝发病53 716例,占总发病数的64.48%.对2种模型进行比较发现,GM(1,1)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APE)分别为525.3和0.06%,均低于二次曲线回归模型MAE和MAPE的551.0和0.07%,GM(1,1)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该模型预测的甘肃省2024和2025年丙肝发病数分别为5 051和4789例,丙肝发病呈下降趋势.结论 2012-2023年甘肃省丙肝发病呈下降趋势,以男性、45~54岁和农民为该地区丙肝发病的高危人群,GM(1,1)模型对丙肝发病趋势的预测效果较好,应结合预测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对丙肝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病趋势预测

    2018-2022年西藏自治区居民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田甜胡永红晋美次仁德吉...
    78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西藏自治区居民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乙肝监测系统中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西藏自治区报告的乙肝发病数据,对该地区居民2018-2022年的乙肝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西藏自治区居民2018、2019、2020、2021 和 2022 年的乙肝报告发病率依次为 80.14/10 万、111.07/10 万、121.69/10 万、129.10/10 万和100.20/10万,2018-2022年西藏自治区居民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x2趋势=48.225,P趋势<0.001).男性和女性居民2018-202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趋势<0.001),分别从2018年的72.84/10万和87.60/10万上升至2022年的86.38/10万和103.43/10万.40~<50、50~<60和≥60岁居民2018-202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趋势<0.001),分别从2018年的80.88/10万、83.40/10万和81.30/10万上升至2022年的117.74/10万、116.74/10万和188.44/10万;0~<10和30~<40岁居民2018-202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趋势<0.05),分别从 2018 年的 30.72/10 万和 105.60/10 万下降至 2022 年的 13.92/10 万和 104.54/10 万.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居民2018-202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趋势<0.05),分别从 2018 年的 145.37/10 万、8.90/10 万、87.18/10 万、47.29/10 万和 155.03/10 万上升至 2022 年的 150.36/10 万、12.59/10万、143.64/10万、93.41/10万和348.36/10万;林芝市居民2018-202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9.890,P趋势=0.002),从2018年的181.65/10万下降至2022年的118.53/10万.西藏自治区居民2018-2022年慢性乙肝和未分型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趋势<0.001),分别从2018年的58.26/10万和13.49/10万上升至2022年的65.32/10万和21.55/10万.结论 2018-2022年西藏自治区居民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应重点关注慢性乙肝和未分型乙肝的防控工作,≥40岁居民为该地区乙肝防控的重点人群.

    乙型肝炎(乙肝)发病趋势西藏自治区

    HIV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病毒载量关系

    亢丽娟刘俊仪朱燕涛张米...
    786-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抗体与病毒载量(HCV RNA)之间的相关性,为HCV抗体评估HCV RNA的预测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11月-2023年3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集确诊为HIV感染者血清和信息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V抗体,qRT-PCR法测定HCV RNA.采用t检验、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收集到HIV感染者979例,HC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7.9%(176例),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1%(110例)和19.6%(66例).HCV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有关(x2=107.662,P<0.001),41~60岁感染者最高为29.6%(158例),而<20岁感染者最低为0.在HCV抗体阳性感染者中进行HCV RNA检测阳性率为46.6%(82例),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50%(55例)和40.9%(27例),经统计分析,HCV RNA阳性率与年龄无关(P>0.05).Spearman等级分析显示,HCV RNA阳性与HCV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237,P<0.05).采用ROC曲线对预测值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HCV抗体值≥ 16.78(S/CO)时HCV RNA为阳性.结论 HIV感染者人群中HCV抗体阳性率较高,HCV抗体与HCV R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HCV抗体对HCV RNA阳性预测的最佳临界值确定为16.78(S/CO),为HIV合并感染HCV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HIV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载量

    2013-2022年云南省11类人群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张小斌张琬悦郭艳刘春桃...
    790-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云南省11类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性肝炎(丙型肝炎)的流行水平、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和评估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云南全省16个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填报的丙型肝炎综合防治信息年度报表数据,采用R软件Cochran-Armitage趋势性检验分析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抗-HCV阳性率变化趋势.结果 全省累计进行抗-HCV检测64 879 772人份,阳性392 971人份,阳性率为 0.61%.2013-2022 年抗-HCV 阳性率为 0.49%(45 069/9 286 175)~0.83%(20 819/2494 869),阳性率呈下降趋势(Z=-100.05,P<0.05).阳性率排前3位的人群分别为吸毒人群27.46%(52 508/191 184)、羁押人员3.31%(3 183/96 038)和暗娼人群0.92%(1 152/125 832),除婚检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抗-HC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Z=2.925 2,P<0.05;Z=7.080 7,P<0.05)外,其余8类人群(输血前检查、其他就诊者、孕产妇、献血人群、吸毒人群、暗娼、羁押人员、其他人员)均呈下降趋势(P<0.05);阳性率排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德宏州、保山市、红河州和昆明市,除迪庆州、怒江州和昭通市抗-HC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Z=3.518,P<0.05;Z=7.260 2,P<0.05;Z=4.537 3,P<0.05)外,其余12个州(市)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云南省2013-2022年抗-HCV阳性者分布多集中于吸毒、羁押和暗娼等重点人群,地区分布多集中在德宏州、保山市、红河州和昆明市等地区,且与全省既往吸毒人群分布呈现"相互重叠交织"的现象.

    丙型肝炎不同人群抗-HCV阳性率云南省

    2022年内蒙古吸毒人群哨点监测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分析

    张淮刘迎男杲柏呈高雅...
    794-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吸毒人群丙型肝炎(HCV)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2年4-6月在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期内,对新管制的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毒人群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1 659人,HCV感染率为13.62%,以男性、已婚或同居、户籍为本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汉族为主,基因分型以1b,3a和3b为主;各基因亚型的HCV RNA病毒载量以中、高病毒载量为主.注射毒品吸毒HCV感染风险是非注射吸毒的2.994倍(95%CI=2.243~3.995),注射毒品且共用针具吸毒的HCV感染风险是非共用针具吸毒的8.217倍(95%CI=4.128~16.355).结论 内蒙古地区吸毒人群HCV基因分型以1b和3a亚型为主,3a亚型病毒载量较高;应加强对毒品的管控及吸毒人员的定期检测和治疗,及时发现和干预HCV感染.

    吸毒人群HCV感染HCV基因分型病毒载量

    江西省临床医生丙型肝炎知晓情况分析

    刘培林刘家虹周文滔龚俊平...
    800-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临床医生丙型肝炎(简称丙肝)防治专业知识知晓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制定院内丙肝病例筛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5月,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对江西省5个县区10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丙肝的检测发现、诊断报告和治疗动员知识共16题,答对≥12题判定为知晓丙肝防治专业知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医生丙肝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752份,收回有效问卷751份.临床医生丙肝防治专业知识知晓率为17.0%,其中"丙肝病例的诊断分类""丙肝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依据"和"丙肝病例诊断后的正确做法"等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为7.0%、7.0%和33.9%.相对于外科医生,感染性疾病科医生(OR=8.308,95%CI=3.746~18.427)和内科医生(OR=1.855,95%CI=1.011~3.406)知晓率较高;相对于本科学历医生,硕士及以上学历临床医生知晓率较高(OR=1.750,95%CI=1.157~2.647).结论 江西省临床医生丙肝防治专业知识知晓水平较低,科室和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丙型肝炎临床医生知晓率江西省

    浙江省嘉兴市孕妇戊型肝炎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飞飞富小飞王远航亓云鹏...
    804-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孕妇戊型肝炎("戊肝")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孕妇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嘉兴市8家市县两级妇幼保健院向在医院体检的孕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每家医院至少调查300人,共2 512名孕妇参与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495份,有效率为99.32%.孕妇戊肝知识知晓人数为809人,知晓率为32.42%.不同户籍地、孕期、职业、学历和年收入的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本地户籍孕妇相比,外地户籍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较低(OR=0.552,95%CI=0.445~0.684);与孕早期孕妇相比,孕晚期者戊肝知识知晓率较低(OR=0.598,95%CI=0.476~0.752);与职业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孕妇相比,医生戊肝知识知晓率较高(OR=4.460,95%CI=2.663~7.469),工人(OR=0.643,95%CI=0.422~0.980)、无业/自由职业(OR=0.578,95%CI=0.431~0.776)孕妇则较低;与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孕妇相比,本科及以上者戊肝知识知晓率较高(OR=2.052,95%CI=1.648~2.555).结论 嘉兴市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较低,外地户籍、孕晚期、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孕妇是知识干预的重点人群.应针对性加强工人、无业/自由职业群体的戊肝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戊肝孕妇知晓率嘉兴

    重点人群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评价

    李涛孙建文卢希徐海洋...
    809-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在3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同时接种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为制定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流感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3年2月在安徽省8个地市对3~<8岁儿童、8~<60岁患慢性基础疾病人群和≥60岁老年人群同时接种1针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1针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并观察接种后28d内的安全性.采用"方舟免疫"手机程序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动监测,收集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主动监测5 502名疫苗接种志愿者,3~<8岁2 072人(患基础疾病者占1.45%)、8~<60岁患慢性基础疾病1 598例,≥60岁1 832人(患基础疾病者占37.61%).不良反应均在接种后7d内发生、发生率为2.67%,1、2和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2%、0.93%和0.13%.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和1.00%,局部反应以疫苗接种部位疼痛为主,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同时接种时肺炎疫苗的局部不良反应高于流感疫苗.3~<8、8~<60和≥6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3%、3.25%和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41,P>0.05);各年龄组不良反应分级均以1级、2级为主.健康人群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患基础疾病人群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2组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30,P>0.05),其中3~<8岁儿童、≥60岁健康人群与患基础疾病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重点人群中同时接种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接种人群均具有良好安全性,2种疫苗可同时接种.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同时接种安全性

    脱贫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婴幼儿健康管理与早期发展相关性

    孙文俊邢星王帅兵李帅奇...
    817-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与婴幼儿早期发展间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3年5-6月在河南省部分脱贫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 559名6~24月龄婴幼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与婴幼儿早期发展相关性.结果 在2330名有效研究对象中,15.19%婴幼儿被检出存在早期发展迟缓高风险,其中,7~8月龄为19.82%,9~10月龄为17.56%,21~22月龄为22.4%,23~24月龄为27.17%;66.87%利用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利用亚组中检出早期发展迟缓高风险率为13.22%,低于未利用亚组中19.17%高风险检出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利用与婴幼儿出现早期发展异常高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OR=0.76,95%CI=0.58~0.99).结论 我国仍需更加关注脱贫农村地区婴幼儿早期发展落后情况,改进和完善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助于促进儿童服务供给和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水平.

    婴幼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儿童早期发展

    基于夏普利值分解法浙江省成年居民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分析

    戴品远周晓燕王浩龚巍巍...
    823-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成年居民的健康效用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健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抽取30个区/县共8 684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复合层次有序概率(CHOPIT)模型校正并测算其健康效用值,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法分析浙江省成年居民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结果 浙江省8 684名成年居民的平均健康效用值为(0.703±0.158);夏普利值分解法分析结果显示,基本特征、经济社会地位、健康服务可及性、行为习惯和健康水平的夏普利值分别为0.277、0.106、0.042、0.067和0.024,对健康效应值的贡献度分别为53.67%、20.62%、8.16%、12.95%和4.6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高血压和睡眠质量为浙江省成年居民健康效用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夏普利值分别为0.006、0.114、0.188、0.029、0.229、0.020 和 0.052,对健康效应值的贡献度分别为 0.98%、18.01%、29.09%、4.65%、35.84%、3.18%和8.25%,其中女性、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离退休人员、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高血压和睡眠质量较差会降低浙江省成年居民的健康效用值.结论 浙江省成年居民健康自评总体情况较好,应加强对女性、中老年、文化水平较低和低收入群体以及患高血压和睡眠质量较差者健康状况的关注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夏普利值分解法成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