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

蔡晨

双月刊

1003-207X

zgglkx@casipm.ac.cn

010-62542629

100190

北京海淀中关村东路55号

中国管理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1984年创刊的全国管理科学类重要学术期刊。主要内容有规划与优化,生产与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与投资分析,预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在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鼓励跟踪国际上学科前沿与热点的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管理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标志,努力扶持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转诊率的健康服务质量及定价决策研究

    贾俊秀侯毅姝杜黎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健康背景下我国健康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等健康服务供应链的关键运营问题,建立考虑消费者效用的健康服务供应链决策模型。基于我国健康服务系统运营实践,构建由健康复杂度与健康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的转诊率函数,分析健康服务机构定价、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决策,讨论转诊服务费对主体决策的影响。就转诊服务费引起的不协调性,给出惩罚契约与成本共担契约协调策略。研究发现:(1)集中决策下,供应链可对健康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定价进行同时最优决策;若先决策两类服务质量,则健康服务价格会随两类服务质量的提升而增加;若先决策医疗服务质量,则健康服务质量与医疗服务质量负相关。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均随健康复杂度的增加而提升,其与健康服务价格均随转诊系数的增加而降低。(2)分散决策下,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除了受健康服务质量降低影响,其最优决策还由转诊服务费决定,但与健康服务价格无关;在给定运营条件下,健康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及供应链总利润均随转诊服务费的增加而降低;健康服务机构利润随转诊服务费增加而减小,而医疗机构利润则先增加后减少。(3)在一定条件下,惩罚契约可以改善供应链效益但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成本共担契约可以实现健康服务供应链协调。

    健康服务供应链服务质量定价转诊率

    考虑风险态度和自信行为的应急响应等级决策方法

    张磊叶鑫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响应等级是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依据。针对复杂不确定情境下专家对响应等级判断存在冲突的应急响应等级决策问题,运用证据理论,通过分析专家面对不确定的风险态度对证据生成的影响及自信行为的量化方式,提出专家的响应等级判断与证据体的转化方法;然后,从证据可信度和专家本身两个层面,提出证据可靠度的测度方法,并基于可靠度进行冲突证据的修正和融合;进一步地,考虑融合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提出了应急响应等级的决策方法。最后,以某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结果表明,考虑专家风险态度能够提升响应等级判断的准确性,且同时考虑专家自信行为对提升决策质量是有益且必要的。

    应急决策风险态度自信行为应急响应分级证据理论

    需求不确定下的突发疫情应急医疗设施动态布局

    项寅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疫情下的城市应急医疗设施布局是一类典型的需求不确定下的多阶段、多类型设施选址,以及资源分配和患者转运的集成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针对该问题,首先,充分考虑了疫情演化的动态时变特征,采用滚动决策法(rolling-horizon approach)将整个疫情期划分为多个离散决策期,以确保应急决策可根据疫情演化进行实时的优化调整;其次,在每个决策期中又考虑了疫情下的真实需求值基于先前预测值随机扰动的情形,构建了一类涵盖方舱医院、定点医院选址并协同资源分配和患者转运的鲁棒优化模型,将其嵌入滚动决策框架并设计动态求解算法。最后,以2020年初新冠疫情为背景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疫情应急设施选址需求不确定滚动决策鲁棒优化

    基于BERT模型和动态集成选择的多分类文本情感识别研究

    张忠良费秦君陈愉予雒兴刚...
    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方法提取文本特征向量存在语义缺失,以及有些文本情感识别任务涉及多分类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动态集成选择的多分类文本情感识别策略。首先,采用BERT对文本进行向量化处理,针对多分类文本情感识别任务采用OVO分解策略拆分成多个二分类子任务;其次,针对每个子任务采用动态集成选择策略构建分类器集成模型;最后,基于聚合策略获得最终的预测结果。采用公开的影评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传统的TF-IDF与Word2Vec方法,基于BERT模型的词向量化处理有助于提高文本情感识别精度;(2)针对多分类情感识别任务中的每个子问题,采用动态集成选择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识别效果;(3)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比其他现有情感识别模型具有显著优势。

    文本情感识别BERT多分类动态选择集成分解策略

    基于在线学习的收益信息不确定下新产品开发项目组合动态选择策略

    房超胡雅静郑维博冯耕中...
    15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决策者通过对项目各阶段收益信息的观测与学习动态调整项目组合选择策略,从而获得更高利润。本文针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组合选择的动态性以及收益信息的不确定性,首先建立包含选择、继续与取消三种决策类型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在线学习的项目组合动态选择策略;最后,对案例与不考虑学习过程的静态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对项目组合的风险偏好与收益信息不确定性程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在线学习的项目组合动态选择策略能够提升不同效益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效率,合理的风险偏好能够提升项目组合累积净利润,并且与静态模型相比,动态模型对净利润的提升率随着项目收益信息不确定程度的上升而增加。本文研究可以为企业的项目组合动态选择与投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项目组合动态选择在线学习信息不确定新产品开发

    供应链竞争下制造商数字化转型的博弈均衡研究

    张华顾新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正在深刻变革制造业的基础理念与价值创造逻辑,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时机成为制造商面对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考虑两个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竞争性供应链,使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制造商数字化转型的博弈均衡与最优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任一制造商先于竞争对手实施数字化转型均可实现自身利润、下游零售商利润与供应链市场份额最大化;制造商数字化转型对采用传统技术的竞争对手造成的技术冲击大于技术溢出,削减竞争对手利润并攫取其供应链的市场份额;在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上,两个制造商无论是先后还是同时决策,全部实施数字化转型将产生双赢效应,提升制造商利润并形成供应链竞争的纳什均衡。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及市场竞争格局的作用机理。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竞争技术溢出动态博弈

    社会责任电商品牌商优惠券投放策略研究

    陈兴礼周建亨李颖潇
    17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商优惠的背景下,基于信号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社会责任电商品牌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策略互动模型。由于外部市场的限制,本文利用优惠券策略实现信号传递,并关注了电商品牌商成本差异、消费者敏感性和敏感消费者比例对电商品牌商市场优惠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下,消费者对优惠券的敏感性大于对价格的敏感性时,电商品牌商才有利可图,且电商品牌商收益随敏感消费者比例增加而递增。在不完全信息下,当敏感消费者的敏感性较低时,电商品牌商成本差异越小,低社会责任电商品牌商模仿动机越强,社会责任电商品牌商越偏好选择分离和混同策略。此外,不同于完全信息下的结论,由于信息号传递的成本,市场中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消费者越多,反而可能对品牌商不利。在混同策略下,低社会责任电商品牌商通过搭便车行为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社会责任优惠券信号传递敏感消费者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混合渠道回收模式选择与碳减排决策

    张川田雨鑫崔梦雨
    18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在碳配额交易政策下的回收模式选择与碳减排策略,提出了四种混合渠道回收模式:(1)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回收;(2)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3)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4)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不同模式下各成员最优定价决策、最优利润和制造商碳减排决策,并对均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最优碳减排水平随初始碳排放量增加而降低,随碳减排投资成本系数增加而降低,随单位碳交易价格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回收价格敏感系数高于特定阈值且回收竞争系数低于特定阈值时,制造商最优回收模式为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否则,制造商最优回收模式为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回收或者制造商与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

    碳限额与交易政策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碳减排混合渠道回收

    超边际分析框架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策略选择——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刘渝琳谢缙
    19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的问题,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同时存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两国贸易模型。根据关税、交易效率、生产技术等参数变化前后中美两国产业结构、生产—消费者效用的比较,揭示美国对中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影响以及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策略的应对选择。理论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美国长期的单方面加征关税会损害两国的利益,加大了贸易条件的扭曲程度;②改善贸易条件、提升进出口商品的生产技术将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可由此激发国内市场活力,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贸易条件技术壁垒超边际分析

    质量信息不对称下考虑参考价格效应的灰市供应链定价决策

    冯颖魏敏何文豪张炎治...
    20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分销商构成的灰市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分销商参与灰市投机且灰市消费者购买意愿受参考价格效应影响的情形,探究了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对制造商披露策略选择及灰市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首先,以产品质量信息对称为基准情形,构造了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发现存在一个消费者对低价产品估值上限的阈值,使得低于(不低于)该阈值时,灰市存在(不存在)且系统取得内点(边界)均衡。质量信息不对称情形下,无论灰市存在与否,均存在唯一的质量披露阈值,使得制造商披露和隐瞒质量时的利润相等,该阈值大小受低价产品估值上限和参考价格效应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灰市存在时,制造商无论选择披露还是隐瞒策略,低价产品估值上限和参考价格效应强度的增加将抑制分销商的灰市投机行为;信息不对称并非一定有利于制造商,当且仅当制造商隐瞒质量信息时,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使制造商受益;制造商披露质量时,分销商参与灰市投机会对制造商产生不利影响,而隐瞒质量时,分销商是否参与灰市投机对制造商无影响。

    灰色市场参考价格效应信息不对称质量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