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南大学

吴安华

双月刊

1671-9638

zggrkz2002@yahoo.com.cn

0731-84327658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感染性疾病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与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重要检索机构收录。办刊宗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流有关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防病、治病工作经验,反映和推广感染控制研究成果,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和感染控制事业的发展,为提高科研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BDT模型的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预测

    杨光飞邬水钱翔宇杨宇红...
    787-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实时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预测。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3日-6月5日某院四个位置为监测采样点,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多种空气环境数据,匹配各点位采集的空气微生物浓度数据,使用梯度提升树算法(GBDT)对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实时预测,并选取其他五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比较,对比模型包括随机森林(RF)、决策树(DT)、最近邻(KNN)、线性回归(L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最后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三个指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GBDT模型在门诊电梯间(A点)、支气管镜诊间(B点)、CT候诊区(C点)和供应室护士站(D点)的MAPE值分别为22。49%、36。28%、29。34%、26。43%,GBDT模型在三个采样点的平均性能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仅在一个采样点略低于ANN模型。GBDT模型在四个点位的平均MAPE值为28。64%,即预测值偏离实际值28。64%,说明GBDT模型预测结果较好,预测值在可用范围内。结论 基于实时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数据的GBDT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提高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预测精度。

    微生物浓度室内环境GBDT模型空气微生物浓度

    环境卫生与医院感染的时间序列研究: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

    林凯陈坤王建炳范芳华...
    798-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定量分析环境卫生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环境检出菌落形成单位(CFU)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结果 单污染模型显示,医院感染与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β1=0。009,P=0。012),工作人员手月度平均菌落形成单位(MCFU/Dish)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IQR),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13。28%(95%CI:2。82%~24。81%);亚组分析与滞后效应分析显示,工作人员手月度MCFU/Dish(卫生手消毒后)升高1个IQR,当月(lag0)医院感染超额风险(ER)为16。26%(95%CI:15。45%~17。09%)。多污染模型中,物体表面污染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医院感染时间序列分析广义相加模型环境卫生手卫生

    2011-2021年浙江省肺结核发病率预测:基于三体模型和三体预测法

    楼润平潘依菲王棣楠张允馨...
    806-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三体模型和三体预测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浙江省2011-2021年肺结核月度发病率数据,基于三体模型和三体预测法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基于三体模型和三体预测法获得的预测模型1和预测模型2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7。94%、8。43%,而使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获得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8。87%,以上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均处于区间(7。9%~8。9%),显示预测模型表现优秀。结论 三体模型是表现优秀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三体预测法是表现优秀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肺结核发病率三体模型三体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误差

    2017-2022年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率时空特征分布及影响因素

    熊洁张辉国胡锡健王森路...
    812-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方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7-2022年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率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建立空间滞后模型探究结核病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筛选出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22年中国大陆31省市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0。53/10万、59。27/10万、55。55/10万、47。76/10万、45。37/10万、39。7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局Moran's Ⅰ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发病具有时空聚集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空间分布图及LISA聚集图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发病率呈现出由西到东递减趋势。空间滞后模型将6个影响不明显因素的系数收缩为0,筛选出人均GDP(系数为 0。259)、城镇失业率(系数为 0。198)、全年日照时长(系数为-0。332)、年平均相对湿度(系数为 0。433)、年平均NO2浓度(系数为 0。263)、年平均PM10浓度(系数为-0。336)6个重要因素。结论 2017-2022年中国大陆结核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并呈现出西高东低中部平稳的空间差异性及空间聚集性;社会经济、气候及空气污染对结核病发病有明显的影响。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西部地区结核病的防治,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结核病空间自相关发病率重要因素筛选空间滞后发病率时空特征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广义线性模型的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研究

    李媛媛徐慧程松武树超...
    819-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负担。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相关信息、住院费用等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院感染组及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和广义线性模型法研究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增量及医院经济负担。结果 共纳入68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66%。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医院感染组199例患者成功匹配,医院感染组较对照组住院日数中位数增加 16 d,增加 1 倍(Z=11。779,P<0。001),住院费用中位数增加 34 597。42 元,增加 85%(Z=6。299,P<0。001);广义线性模型法中归因于医院感染因素的住院日数增加1。24倍,住院费用增加76%(均P<0。001);单项医疗费用支出中,医院感染组除手术费用外,其他各项医疗支出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因医院感染导致的医院经济负担为54。19万元。结论 医院感染明显加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医院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临床工作人员应加强感染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节约医疗资源。

    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经济负担倾向性评分匹配广义线性模型

    应用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胡登敏胥润李建艾余...
    826-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绵阳市某医院进行胃肠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SSI(+)组(n=41)和SSI(-)组(n=322)。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SSI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关决策树预测模型。结果 363例胃肠道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发生SSI41例,发病率为11。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清蛋白水平、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术前腹痛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 较高(OR=2。059,95%CI:1。103~3。842)、清蛋白水平<35 g/L(OR=2。761,95%CI:1。312~5。811)、术前腹痛时间≥24 h(OR=3。589,95%CI:1。659~7。763)和手术时间≥2 h(OR=3。314,95%CI:1。477~7。435)是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是其保护因素(CR=0。338,95%CI:0。166~0。690,P<0。05)。基于上述因素建立预测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风险的决策树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CI:0。794~0。825)。结论 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的危险因素包括BMI较高、清蛋白水平<35 g/L、术前腹痛时间≥24 h和手术时间≥2 h,保护因素为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胃肠道穿孔修补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决策树

    香芹酚抑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魏春萍向天新刘洋程娜...
    83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香芹酚抑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测香芹酚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和形态学的影响、胞外多糖及荚膜多糖含量的改变,以及生物被膜相关基因rm p A2、ma g A、mrk A、mrkB、treC表达量的变化,分析其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香芹酚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12 μg/mL,且对该菌生物被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香芹酚干预状态下,生物被膜结构松散,细胞之间连接不致密;刚果红吸附试验与间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定表明,香芹酚可降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含量而不影响胞外多糖总含量;荧光定量PCR显示,在亚抑菌浓度香芹酚作用下,有关荚膜多糖合成、糖转运系统及菌毛黏附相关基因表达量降低均超过50%。结论 香芹酚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菌荚膜多糖合成、糖转运系统及菌毛黏附等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香芹酚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荧光定量

    肉汤微量稀释法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检测的评价

    钟业腾王洁莹陈灼霖许玉妮...
    840-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肉汤微量稀释(BMD)法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罗氏比例法和BMD法对海南省108株MDR-MTB 及 11株非MDR-MTB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结果 罗氏比例法和BMD法药敏结果平均判读时间分别为28。0、8。5 d。罗氏比例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的耐药率高于BMD法(均P<0。001);BMD法检测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高于罗氏比例法(均P<0。001)。以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BMD法检测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0%~100%、95。69%~100%,除EMB(87。39%)、INH(94。96%)外,BMD法检测其他药物的耐药性符合率均≥95%。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与WGS总符合率为76。19%(32/42),BMD法药敏结果与WGS总符合率为23。81%(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048,P<0。001)。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MTB共34株,罗氏比例法耐药+BMD法敏感的26株MTB中,22株(84。62%)相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罗氏比例法敏感+BMD法耐药的11株MTB中,5株(45。45%)相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结论 BMD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MDR-MTB敏感性检测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罗氏比例法肉汤微量稀释法最低抑菌浓度药物敏感试验

    2018-2022年重庆市复治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

    雷蓉蓉陈健石林余雅...
    847-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复治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该市耐药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2年重庆市区县登记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情况,采用x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该市区县复治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检出率14。45%(558/3 862),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22。739,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复治肺结核患者中流动人口、居住在主城都市区、工人及民工患者利福平耐药检出率最高(均P<0。05),随年龄增加利福平耐药检出率降低(P趋势<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利福平耐药风险逐渐降低,OR值从<25岁组的2。778下降至45~岁组的1。654(均P<0。001)。流动人口、居住在主城都市区、职业为工人及民工是复治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虽然重庆市复治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检出率逐年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需重点关注流动人口、低龄、居住在主城都市区和工人及民工相关人群。

    复治肺结核利福平耐药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的猴痘认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

    黄春梅王宁李雪莲陈兰...
    85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人员对猴痘的知识水平、意愿及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3年1-4月随机抽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700名,应用自行编制的猴痘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共回收问卷612份,有效问卷581份,回收率87。43%,有效率94。93%。问卷平均得分为(128。80±27。70)分,得分率为58。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年龄、职业、科室、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了解猴痘知识主动性和参加单位组织的猴痘相关的讲座情况医护人员的猴痘知识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人员对猴痘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医护人员对猴痘知识的培训,提高猴痘疫情暴发时的应急能力。

    医护人员猴痘知识态度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