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泰勒外固定器与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天津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9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泰勒外固定器行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外固定组(41例),采用髓内钉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髓内钉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膝关节及踝关节疼痛情况、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外固定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外固定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均小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外固定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中位数均低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踝关节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6个月,外固定组患者AOFAS评分低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周、1年,两组患者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AOFA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外固定组患者满意度低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3个月、1年,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泰勒外固定器和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相比之下,采用泰勒外固定器治疗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膝关节疼痛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