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工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金碚

月刊

1006-480X

zggyjjbjb@cass.org.cn;gjbjb@sina.com

010-68032678

100836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中国工业经济/Journal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工业经济和工商管理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及企业管理干部、经济理论作者为主要对象。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国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优秀研究成果,得到政府决策部门、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经济理论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数字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

    洪银兴任保平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体现了制度与技术的协同,能够推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数字经济同处于一个经济体中,两者的运行和作用融为一体形成合力.数字经济是以其技术手段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数字化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提供技术平台和手段,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其制度要素融入数字经济,形成市场化数字经济.本文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内容,分别考察数字经济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的双向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完善产权保护,涉及数据产权保护,实现数据要素在流通、使用中的价值增值;数字经济完善市场准入,数字经济的各类要素和数字经济主体自主进入市场,推动全国统一大数据市场建设;数字经济完善公平竞争,数字经济在提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同时,自身也有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特定要求;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和平台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同时,自身也需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数字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市场秩序

    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与主动债务置换——基于持股上市公司的视角

    佟岩赵泽与李鑫
    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是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开始通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进行市场化转型.本文以2007-2021年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对其主动债务置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后显著提高了主动债务置换的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降低城投债融资成本和改善自身经营治理促进了主动债务置换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行政级别较低、到期债务规模较大、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较高和高管市场经验较为丰富的融资平台以及基础设施投资较多的地区,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对主动债务置换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可以有效避免主动债务置换行为加剧违约风险的问题.本文从持股上市公司的角度,为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债务置换持股上市公司

    海外直接投资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传导——基于创新行为的视角

    余静文李媛媛
    4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周期的主要驱动力,其国际传导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波动、金融动荡的重要来源.美国货币政策一阶冲击的国际传导已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鲜有研究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二阶冲击,即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国际传导.本文尝试从企业创新行为的视角,研究这种不确定性冲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企业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基于企业层面OFDI数据,利用美联储议息会议引致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意外变动进行因果关系识别.研究表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能够影响OFDI企业,其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随着不确定性的提高而提高.机制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果取决于资本管制程度,OFDI目的地的资本管制程度越低,OFDI企业受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溢出影响越大.并且,在实物期权渠道和增长期权渠道中,增长期权渠道占据了主导地位.进一步分析发现,支撑OFDI企业创新行为的是企业金融化程度的下降,OFDI企业减少了金融资产的配置.本文提供了美国货币政策二阶冲击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新证据,对于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下的风险外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不确定性OFDI企业创新

    反倾销、贸易联系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严兵吴琦琦王乃合
    6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倾销提高了被调查国出 口企业的贸易成本,通过贸易联系方式作用于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本文运用横向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跨越贸易壁垒效应,特别是依托第三国的贸易创造效应,然后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从产品、企业和国家等多个维度深入探究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倾销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概率.机制分析表明,遭受反倾销的产品贸易份额下降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动因,而产品集中度的上升可以缓解贸易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则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倾向于采用跨国并购的投资模式,而外部市场重要性和嵌入度越高、融资约束越低以及发起反倾销调查国的市场规模越大、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越远,企业就越有动机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跨越贸易壁垒.本文还发现,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跨越贸易壁垒效应以及投资第三国的贸易创造效应.本文丰富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抵御贸易和投资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反倾销贸易联系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受阻贸易创造

    地方数据治理与数字内容出口

    周念利于美月孟克
    7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内容贸易兼具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多重属性,是推动中国数字贸易增长的新动能.作为"数据密集型"贸易形态,数字内容贸易发展与数据治理水平休戚相关.近年来,地方政府围绕数据治理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包括:在捍卫安全底线基础上敦促数据跨境便利的"跨境流动治理",激发数据要素活力的"交易流通治理"和促进公共数据应用开发的"开放共享治理".本文整理了 2014-2021年67个地级市发布的数据治理相关政策文件,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地方数据治理水平进行量化.本文基于data.ai数据库,计算出中国企业层面数字内容App的出口数据,并深入探讨地方数据治理对辖区内企业数字内容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数据治理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内容出口,且影响程度因企业规模、数字内容种类和质量、数据治理举措类型以及中国与目标国规制融合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地方数据治理对数字内容出口的提升作用是通过"降低数据跨境合规和信息获取成本""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推动数据密集型产业集聚"实现的.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从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出发推动中国数字内容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地方数据治理数字内容出口政策文本分析

    工业机器人应用、超级明星企业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利好"与"隐忧"并存

    陈东姚笛郑玉璐
    9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技术普及的过程也是企业市场份额分化的过程,有可能导致市场势力增强和要素收入分配变化.本文从超级明星企业出发,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整体上有利于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对改善劳动要素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呈现"利好"趋势,并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不可忽视的"隐忧"在于,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市场势力促进了超级明星企业的兴起,而超级明星企业通过"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共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其中,"竞争效应"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因,"示范效应"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新因.反垄断政策有助于改善劳动收入份额,但不适用于由工业机器人应用引致的市场势力扩张问题,超级明星企业抑制劳动收入份额的"隐忧"依然存在.在"机器换人"愈演愈烈的趋势下,本文为应对超级明星企业给要素收入分配带来的"隐忧"提供了经验启示.

    工业机器人应用劳动收入份额超级明星企业竞争效应示范效应

    人才引进政策、劳动力优化配置与制造业智能化

    余明桂贺蒙蒙张萌萌
    11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本文以2016-2019年多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人才引进政策是否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人才引进政策的推出促使企业增加了工业机器人投资,促进了制造业智能化.机制检验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度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并且未抬高企业劳动雇佣成本,企业因而招聘了更多高技能劳动力,特别是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员工,为工业机器人应用提供了人才支撑.进一步地,政策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人才引进政策措施更多元化、更具针对性时,这种促进效应更强.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投资机会越多、研发密度越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这种促进效应更强.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干预较少以及房价较高的城市,这种促进效应更大.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人才引进政策带来的智能化扩大了企业市场占有率,改善了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人才引进政策劳动力优化配置机器人制造业智能化

    供应链信任衰退:网络安全风险与企业贸易信贷

    耿勇向晓建万攀兵
    13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创新性地刻画中国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程度,从供应链信任角度实证检验了网络安全风险对上下游企业贸易信贷决策和长期商业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安全风险显著降低了企业净贸易信贷.相较于供应商,客户对企业的网络安全风险更为敏感,企业净贸易信贷的减少主要由客户的避险动机驱动.而且,网络安全风险造成的声誉损失在数字化程度更高、商业秘密更多、非国有企业等事前网络安全风险敞口更大,以及市场势力更小、融资约束更大、管理层能力更低等事后损失可控能力更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安全风险还导致客户与企业间业务关系的动态调整,使客户将业务更多地配置到其他企业,引发供应链信任的长期衰退.加强数字治理、风险管理与企业交流,能够有效缓解网络安全风险造成的信任衰退.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企业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稳定供应链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网络安全风险企业贸易信贷供应链文本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的动因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证据

    陈运森周金泳彭嘉续
    155-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分红不仅是股东投资回报的直接体现,更是"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的重要手段,但"股利之谜"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性难题.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评估了不同类别公司特征对分红行为的预测效果,旨在更准确地解读中国企业的分红动因.结果发现:①以渐进梯度回归树和随机森林为代表的集成学习方法在预测公司分红行为方面表现突出,显著优于多元线性回归等传统统计模型.②生命周期特征和公司税率特征对中国资本市场分红实践的预测效果较好,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相关特征次之,而融资需求特征和投资者情绪特征在企业分红行为的预测效果上相对较弱.③在各类分红动因变量中,留存收益资产比、公司税率特征、其他应收款资产比和上一期股利支付水平对分红水平的预测贡献较大.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响企业分红的主要因素在半强制分红政策、股息税改革和《现金分红指引》等股利政策颁布前后存在差异,在不同产权性质以及自由现金流状况的企业之间也有所不同,是否采取股利迎合策略和投资者现金股利情绪也会影响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本文为"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的监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深入理解中国现代资本市场的分红实践和活跃资本市场提供了启示.

    股利政策企业分红机器学习股利之谜

    人工智能在供应链韧性塑造中的作用——基于迈创全球售后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案例研究

    宋华韩梦玮沈凌云
    17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VUCA情境下供应链韧性建设是促进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人机交互和具象人工智能(AI)认知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出发,以迈创为案例分析对象,探究了AI驱动下供应链韧性的形成与动态演进过程,以及AI对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制.本文提出基于具象AI认知的人机交互理论,即入机交互的目标协调、行为协调和决策协调过程伴随着人对AI的认知由透明性到负责性,再到公平性的动态演化.这一过程驱动了由适应型供应链韧性塑造到持续型供应链韧性塑造,再到变革型供应链韧性塑造的三阶段跃迁.此外,揭示了 AI在驱动供应链韧性塑造过程中所发挥的差别性作用及其梯次发展特征,即AI的作用不仅是算力表现的决策支持,还是一种协调和规范机制.这表现为,随着基于具象AI认知的人机交互的深化,AI的作用性质由工具性演变为战略性,作用范围由单点扩展至全链,作用角色由被动支持转化为主动参与.本文拓展了人机交互理论,阐明了 AI驱动供应链韧性形成与演进的底层机理,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供应链韧性领域的理论探索.

    供应链韧性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全球售后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