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耿世刚

双月刊

1008-813X

yurenxz52@sina.com

0335-5315724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73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 EMCC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环境与资源研究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环境法学、生态学、环境工程与产业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简报、文献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分析

    楚晨
    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存在上下位阶法律冲突及法律规范适用混乱的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对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治理的法律规范中排放标准的具体适用范围、 禁止夜间施工的时间段和区域重新进行审视.对夜间作业禁止行为的豁免情形进行剖析,理清夜间施工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从法律的适用上提出可增加补充性条款,以方便各地方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完善,保证对夜间施工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法律依据法律冲突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公益诉讼实践探索

    郭杰
    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环境保护司法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但作为一种新生制度,它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存在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的特性,也有如环境公益诉讼线索较少、 原告主体单一、 司法机关内部机构不健全、 生态损害赔偿款的归属与管理不明晰等问题,对此,应该从提高线索收集能力、 引进环保公益机构、 完善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构建,以使这一制度切实发挥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之用.

    环境公益诉讼实践探索解决问题

    环境权探索及其保护进路

    管伟康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问题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便一直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随,且愈加严重,环境权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环境权是宪法权利还是具体权利,环境权的主体、 客体、 内容为何?环境权与其他权利的界限如何划定?可谓众说纷纭,尚不能明确回答.但环境之保护无暇坐看百家争鸣,可退而次之,通过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方式暂时弥补环境权定性不明带来的维权缺位问题,实现环境权益的保护救济并向环境权的直接保护过渡.

    环境权人权环境公益诉讼

    我国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制度的审视与完善

    赵腾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保护税中的税收优惠制度与税法原则、 环境保护原则存在一定的法理冲突,影响了税收公平,同时也背离了"损害担责"的环境保护基本理论.具体制度中的农业生产排污、 流动污染源排污、 污染处理场所达标排污等免征环境保护税之规定应当予以完善.通过限缩环境保护税中的税收优惠适用范围,加强税务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协作,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实现环境保护税之立法目的,有利于我国税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税收公平环境保护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价值的实现

    王晓朵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院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保护环境公益的有效途径,符合当下我国社会和法治的需要.但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即检察建议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检察建议的合理性、 检察建议履行行为的标准及评价制度的缺失等,导致该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价值偏差.通过对检察权与监察权概念及性质的界定,提出通过监察权与检察权二者权力互补这一途径,解决当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建议在实践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检察建议国家监察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的法理分析

    吕志祥陈如
    19-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应当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环境损害涉及到的是公法问题,却由政府作为代表生态环境的民事权利人通过私法途径请求损害赔偿,存在着理论困境.因此,需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进行界定,探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明确构成要件与免责事由,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法理支撑.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免责事由

    基于惩罚型变权模型的生态安全预警

    金兰何刚朱艳娜李恕洲...
    23-2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生态安全预警变权模型PSR理论框架合肥市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孙美迪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加速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双重课题.但仍有部分地方政府与企业重发展、 轻环保,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结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与试点的实践经验,从明确诉讼主体资格、 赔偿范围、 实施诉讼和磋商多种纠纷解决方式等方面,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西北地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追诉制度完善

    "万亿城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对比分析——以南京为视角

    秦洁琼孙瑞玲于忠华彭杉杉...
    31-3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资源禀赋、 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将南京与其他万亿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从资源集约利用、 环境质量改善、 自然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水平四个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评价各城市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对比分析,从产业结构升级、 能源结构优化、 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对南京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万亿城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议

    我国森林保险制度的完善

    华绮娴周伯煌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森林保险自身存在的法律关系特殊性、 标的的特殊性、 保险期限周期性、 保额费率难测定等特征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和实践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森林保险实施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 履行困难、 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缺乏等问题,提出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并提出森林保险保障措施等,以做到切实保障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森林保险特殊性现实困境配套制度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