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耿世刚

双月刊

1008-813X

yurenxz52@sina.com

0335-5315724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73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 EMCC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环境与资源研究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环境法学、生态学、环境工程与产业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简报、文献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路径转换研究

    岳卫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路径主要是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工具可以快速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也养成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依赖政策红利,而不是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发展的习惯.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激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持续地进行公平与有效率的技术创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外部激励路径转换的重点是在国家和企业层面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稳定和可预期激励机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牵引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完善研究

    胡洁
    7-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7年我国就开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但时至今日,该保险的运行在我国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了更好地促进该保险顺应我国社会现状,我国应加强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工作,在行政法规层面上确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在分析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现状之后,结合其实施的可行性,设想了相关制度的构建,明确了其性质、保险法律关系的相关主体和索赔期限.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现状可行性立法建议

    农村居民对"河长制"认知情况研究——以川东北B市为例

    唐学军陈晓霞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川东北B市两区三县推行河长制地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河长制是目前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 构建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居民对河长制的认知情况较差,应当构建治水信息化平台,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力度,将河长作为整个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纽带,将政府治水与农村居民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地区社会、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农村居民认知情况水生态环境保障机制

    "绿色民法典"视角下采矿权的用益物权性质研究

    刘琦豪
    14-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我国的物权法已将采矿权定义为一种用益物权,但由于采矿权与传统的用益物权理论仍存在一些差异,如何分析和处理这些差异仍是当下及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立足于我国的采矿权实际情况和"绿色民法典"的思路,通过比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来着重分析采矿权作为用益物权,与传统用益物权相比其有特殊性,并由此得出拓宽用益物权的客体;扩大用益物权权能;渗入"绿色民法典"思想三点启示.

    采矿权用益物权权利客体处分权能绿色民法典

    相邻环境污染侵权之法律识别

    周静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增多,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空前高涨.实践中,相邻环境污染侵权与环境污染侵权难以清晰区分.分析二者诉讼模式与空间差异,引入法律经济学原理,结合汉德法则与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启示,能够对相邻环境侵权纠纷和环境污染纠纷进行科学有效的区分.

    相邻关系环境权相邻环境侵权环境污染纠纷

    东莞市环保执法专项行动绩效评估及对策分析

    王富强邓颖芝温志良叶健明...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企业环保守法情况、 信访投诉改善、 公众评议3个维度,对东莞市环保执法"利剑三号"专项行动进行了绩效评估,结果表明,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了重点监察区域的企业环保守法情况,降低了信访投诉案件的数量,但公众评议对于东莞市环境管理工作仍然不满意.建议充分利用地方环保立法权,增强环境监察力量,持续大力开展环保执法行动,加强普法等方面,解决突出环保问题,取信于民.

    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绩效评估第三方监察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关系研究

    丁立程钰王建事
    25-2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等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生态化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平均得分低于产业生态化水平平均得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差异较大;(2)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耦合度呈上升态势,中低强度耦合类型数量减少,高强度耦合类型数量增加;(3)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度呈增加趋势,濒临失调类型数量下降,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数量上升.结合研究结果,从城市规划、 资源配置、 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建议.

    新型城镇化产业生态化耦合度协调度山东省

    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张晓晴万宝春付素静成雪峰...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践探索,发现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作为非税财政收入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多地已有实践."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为5.68亿元,占农村环境污水治理预算资金的82.2%,可以作为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筹集的有效途径.辅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财政拨款,基本可以满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投资的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通过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使用办法、 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绩效考核办法、 整包打捆资金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运用财政担保支持市场机制的介入等途径实现.

    排污权有偿使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财政资金

    公众参与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创新

    王康周淑芬唐敏刘芳...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对健康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公众的参与,因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有限,且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探讨了能够充分、 有效地吸引公众参与石家庄农村环境管理的创新途径——环境共同体发展小组(简称ECCG).ECCG的设计能在公众参与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是一种以现有的中国政治、 社会和文化结构为基础的,小组为导向的方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ECCG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跨域治理理论在长江流域立法中的应用

    彭玉宝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域治理强调凭依多元治理主体,运用整体性治理思维,形成互济合作的治理网络,借此治理跨域公共议题.而流域环境问题有跨域性,因此,可将跨域治理理论应用于流域立法.长江流域具有跨域性,且含诸多治理主体及适用综合立法模式是长江流域立法的特点,这也决定了跨域治理有应用于长江流域立法的可能.通过研究进一步提出,长江流域立法应设立多元参与、 互济合作的多元共治制度体系,构建综合规划与决策的法律制度体系.

    跨域治理生态治理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