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环境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

李国刚

双月刊

1002-6002

010-84943034;84943035;84943036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乙)

中国环境监测/Jour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内唯一一份中央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一贯坚持学术性、专业性与实用性普及性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以宣传总局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广泛交流环境监测的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使《中国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内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认可和欢迎。本刊所载文章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从而体现了《中国环境监测》杂志的办刊特色。《中国环境监测》杂志具有稳定的读者群。主要包括全国环境监测行业4000多个环境监测站、近10万名监测技术人员以及各环保科研机构、各部委及企业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及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方法研究及建议

    李辈辈蔡杰丁页李翔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单一的污染治理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统筹管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了当前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具体方法和建议,旨在为构建高效、精准的水生态监测网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水生态监测监测点位监测网络设置方法设置建议

    我国水生态评价研究脉络与热点趋势探析——基于CiteSpace联合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研究

    张轶云婧孙文静李亮...
    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02-2022年水生态评价科学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对水生态评价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重点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情况、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表明:①国内关于水生态评价研究的文献的发表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年度变化趋势,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②国内相关研究整体趋于成熟,核心作者群已初步成形,但学者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交流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③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开展水生态评价研究的核心力量,但各研究机构间的融合性不足,合作有待加强.④构建适宜我国国情的水生态评价体系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方法的建立等方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⑤未来,浮游植物等生物类群在水生态评价中的指示作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完整性、熵权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研究会朝着更加细分的领域深化,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水生态评价CiteSpaceVOSviewer文献计量可视化

    环境介质中防晒剂的残留与毒性研究进展

    焦蒙杨娟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短期皮肤晒伤、长期皮肤红斑和色素沉着等健康问题,甚至导致皮肤癌等严重病变.为减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伤害,防晒剂被添加进各种产品中.综述了近10年来紫外防晒剂在水环境(<LOD~6 969 ng/L)、沉积物(<LOD~126.5 ng/g)、水生生物(LOD~11 875 ng/g)、普通人群(<LOD~525 ng/mL)、室内灰尘(66.6~60 600 ng/g)等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讨论了环境中防晒剂的毒性效应,包括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联合暴露毒性以及降解产物毒性,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防晒剂的安全使用和科学管控提供参考.

    防晒剂污染水平毒性效应

    《中国环境监测》第四届编委会名单

    29页

    环境空气监测用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质量评估

    王翀吕怡兵杨婧谭铃...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和掌握当前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监测所使用的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的质量状况,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监测的实验室中的99家进行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共涉及35家制造商.选择其中使用占比较高的10家,另外再随机选取6家,通过匿名采购等方式获取31瓶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经两家测试单位分别测试后,采用归一化偏差(En)法和相对偏差法两种方法评价所选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和监测适用性,同时依照相关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评估其证书完整性和规范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16家制造商中,14家的27瓶气体标准物质定值准确,2家的4瓶气体标准物质定值不准确;9家证书相对完整、规范,其余7家普遍存在缺少标准物质唯一标识等问题,部分制造商甚至存在涉嫌冒用证书、证书中的定值浓度超出认定范围等问题.鉴于氮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是保障非甲烷总烃监测结果准确性、可比性和可溯源性的重要基础,且制造商数量众多,建议使用者加强标准物质质量评估工作,并审查其所附证书的规范性.

    环境空气监测非甲烷总烃气体标准物质质量评估

    土壤废弃农膜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建设与实践——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卢响军高鹏文石庭山孙宇颖...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治理土壤废弃农膜,检验废弃农膜综合治理成效,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土壤废弃农膜治理考核体系,制定了各师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提出了土壤废弃农膜考核抽测全流程方法,形成了包括组织结构、财政补贴、回收利用、督促检查、受理举报、执法及宣传在内的考核评价指南,建立了包含基础支撑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4个方面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结果表明:兵团土壤废弃农膜残留量明显降低,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探索形成的该套覆盖废弃农膜综合治理考核全过程的技术体系和组织实施模式,可为其他地区废弃农膜综合治理成效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废弃农膜考核体系信息支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河南省2019-2021年城市大气降尘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识别

    郭悦嵩郑瑶吉宏坤王楠...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9-2021年河南省城市大气降尘监测数据,分析了城市大气降尘污染变化,并利用趋势分析和相关系数法,识别了影响河南省城市大气降尘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全省年均城市大气降尘量的增幅为21%,78%的地市的大气降尘量呈上升态势.城市大气降尘量高值主要集中出现在多沙尘、少雨且多大风的3-6月,2021年还出现在了多强降水的7-9月.城市大气降尘量的增加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一方面,强降水的冲刷作用导致2021年7-9月城市大气降尘量高于历史同期;另一方面,河南省城市扬尘污染问题依旧突出,2021年城市大气PM10和PM2.5浓度比值比2019年增加了 8%.因此,提升城市扬尘管理水平是减少城市大气降尘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河南省大气降尘污染特征影响因素

    石家庄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平玉荣李秋芳刘翠棉肖捷颖...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0-2021年石家庄市26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空间自相关法以及后向轨迹模型,分析研究区臭氧超标率、时空分布特征、内部聚集状态与来源.结果表明:与2020年相比,2021年石家庄各县(市、区)臭氧超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行唐县下降幅度最大.臭氧浓度月变化呈倒"V"形,夏季浓度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最低.研究区臭氧空间分布呈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2020年,研究区臭氧超标严重,中西部区域多数点位超过了 190 μg/m3,其余点位超过了 160 µg/m3;2021年,除个别监测点位臭氧浓度高于190 µg/m3外,研究区中西部地区臭氧浓度出现下降,东部地区多数点位臭氧浓度低于160 μg/m3.后向轨迹分析结果显示,臭氧污染气团主要源于位于研究区东北方向的保定、正南方向的邢台以及西北方向的忻州.臭氧在污染气团传输过程中不断积累,导致其浓度偏高.潜在污染源范围与浓度权重轨迹范围基本一致,潜在源区的污染贡献相对较小.通过对2020年与2021年石家庄市臭氧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臭氧污染正在逐渐减轻,臭氧污染管控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夏季,同时应注重对研究区正南方向和东北方向城市的污染传输加强管控.

    石家庄臭氧时空分布空间自相关后向轨迹

    中山市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污染来源和减排效果模拟分析

    蒋争明杨满芽高缨红张颖姬...
    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WRF-CMAQ模式和中山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中的NAQPMS模式,对中山市2022年9月一次臭氧(O3)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污染过程分析、来源解析和减排评估分析.WRF-CMAQ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该时段的气象条件、二氧化氮及O3浓度的变化过程.该次O3污染过程主要是由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叠加大陆高压等不利气象条件引起的.本地排放及区域输送对中山市O3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5%和79.5%,区域输送占主导.对中山市O3浓度贡献最大的两个来源分别是交通源和溶剂使用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9.6%和35.6%.工业源的贡献也不可忽略,平均贡献率为9.9%.单独针对中山市进行减排,无法消除本次重度污染天气,表明单个城市减排难以抵御区域性大范围污染过程,需加强区域联动.模拟结果显示,对中山、广州、东莞、佛山、江门和深圳等珠三角重点城市进行联合减排,减排力度越大则空气质量改善越明显.当减排力度达到100%时,可消除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但依然存在轻度污染天气,表明大幅度减排可以显著降低O3浓度峰值和减少O3污染天数,但仍难以完全抵御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

    中山市臭氧数值模拟来源解析减排

    山东省沿海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分析

    张光岳张扬马海斌张凤菊...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18年11月一 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 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度表现为东营(422 μg/m3)>滨州(366 μg/m3)>烟台(324 μg/m3)>青岛(261μg/m3)>威海(226μg/m3)>潍坊(192 μg/m3)>日照(146 μg/m3).其中,青岛、烟台、日照和东营以卤代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威海、潍坊和滨州以烷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滨州O3生成潜势和SOA生成潜势最大,分别为872 μg/m3和0.70 μg/m3;日照03生成潜势最小,为220 μg/m3;东营SOA生成潜势最小,为0.22 μg/m3.芳香烃是7个城市SOA的重要前体物.

    沿海城市VOCs臭氧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