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环境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王文兴

月刊

1000-6923

zghj@chinajournal.net.cn;zghjkx1981@126.com

010-62215145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

中国环境科学/Journal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的宗旨是紧密围绕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与讨论,包括环境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战略思想、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中国环境科学》近年来对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诸多学科如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各种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及其防治;对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与规划;以及对全球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综合报道,反映了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方向、研究水平、最新成就与突破性进展。《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并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目前《中国环境科学》在国内外环境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银对铜绿微囊藻生物毒性的电荷效应

    雍玲丽陈猷鹏郭劲松方芳...
    510-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两种纳米银(AgNPs)即由支链聚乙烯亚胺修饰的带正电荷的纳米银(BPEI-AgNPs)和由柠檬酸盐修饰的带负电荷的纳米银(Citrate-AgNPs)对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的生物毒性,以揭示AgNPs对铜绿微囊藻生物毒性的电荷依赖性。结果表明:与带正电荷的纳米银BPEI-AgNPs相比,带负电荷的Citrate-AgNPs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光合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0。5mg/L Citrate-AgNP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峰值(100。8nmol/mgprot))高于同浓度BPEI-AgNP组(82。5nmol/mgprot)。与BPEI-AgNPs相比,相同浓度的Citrate-AgNPs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的sod2基因和GPX基因的表达分别显著上调和下调,导致藻细胞中过氧化水平显著地升高。同时,与Citrate-AgNPs相比,BPEI-AgNPs显著促进藻细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0。5mg/L BPEI-AgNP组达到32。21mg/gSS(16d),EPS的包覆作用有效地抵抗了 BPEI-AgNPs的毒性。0。5mg/L Citrate-AgNP组最终胞内Ag+离子释放量是0。5mg/L BPEI-AgNP组的2。13倍,藻细胞严重破裂。因此,Ag+离子的激增导致Citrate-AgNPs对细胞的剧烈损伤。此外,Citrate-AgNPs显著抑制了光合作用(rbcS和rbcL)和能量代谢(par)基因的表达。

    纳米银表面电荷铜绿微囊藻生物毒性转录组学

    工艺非球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庄加玮陈庚阳杨如梦郭张辉...
    520-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铸造车间内非球形颗粒在工人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借助电镜扫描获得粉尘颗粒的微观形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5种形状颗粒在G3~G6及G9~G12呼吸道内运动规律,并讨论颗粒形状、呼吸量、颗粒粒径对其沉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形状因子φ越大、粒径越大、呼气量越大,非球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率ηt越高;φ越小,非球形颗粒在G3~G6呼吸道内沉积分布越分散,在G9~G12呼吸道内则相反;非球形颗粒在G3~G6呼吸道内主要因惯性碰撞发生沉积,φ越小的颗粒受到的曳力作用越强,不同形状颗粒间沉积率差异明显胜于其在G9~G12呼吸道,局部沉积率差异更是超过了 30%。因此,形状因子小的非球形颗粒更易被输运至呼吸道较深的位置,对工人的健康威胁可能性更大。

    职业卫生呼吸道铸造车间颗粒形状沉积率数值模拟

    四溴联苯醚通过溶酶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通路诱导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细胞凋亡

    王钊宁曹赛刘倩崔馨逸...
    528-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组中出现582个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凋亡等信号通路;其中抑制凋亡的核糖体、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下调,与凋亡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凋亡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上调,表明BDE-47诱导轮虫凋亡。(2)褶皱臂尾轮虫溶酶体膜通透性升高,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表达量上升(P<0。05),表明溶酶体受损。促/抗凋亡因子比值Bax/Bcl-2升高(P<0。05)、Caspase家族被激活;在加入Cathepsin L抑制剂后,Bax/Bcl-2以及Caspase家族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此外,轮虫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基因表达出现显著升高。

    四溴联苯醚(BDE-47)褶皱臂尾轮虫转录组学凋亡溶酶体损伤新污染物

    不同外源Cd(Ⅱ)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 EPS的胁迫效应——产量、组分、吸附特性变化及其机制

    陈丽瑶连泽阳宋卫锋戴文灿...
    537-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dCl2、CdSO4和Cd(NO3)2为胁迫因子,比较了不同阴离子在胁迫/诱导过程中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胞外聚合物(EPS)的产量和特性的影响以及对Cd(Ⅱ)吸附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当Cd(NO3)2胁迫/诱导浓度为50mg/L时,EPS产量达到214。91mg/g VSS,其中蛋白质含量达到136。75mg/g VSS,较胁迫/诱导前增加了 409。31%。此时EPS的吸附性能最好,对Cd(Ⅱ)的平衡吸附量最大,较胁迫/诱导前增加了近一半。HPLC分析表明,EPS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变化与EPS的吸附特性密切相关。3D-EEM、XPS和FTIR结果表明,EPS中C=O、C-N和N-H含量增加,有利于重金属的结合。竞争吸附实验发现,EPS对Cd(Ⅱ)的亲和力高于Zn(Ⅱ)。

    革兰氏阴性菌胞外聚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竞争吸附重金属

    17α-乙炔雌二醇胁迫下零价铁对硝化污泥中抗性基因的影响

    王丽丽李安婕张传国
    548-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硝化污泥序批式反应器去除17α-乙炔雌二醇(EE2),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考察了零价铁(ZVI)对硝化污泥去除17α-乙炔雌二醇(EE2)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影响,结合菌群结构分析了其潜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硝化污泥处理EE2过程中ARGs丰度提高了 724。42TPM(每百万转录本中来自于某基因的转录本数目),但ZVI削减了此过程中的ARGs丰度增长趋势,EE2及ZVI改变了 ARGs亚型的分布,但对ARGs类型及亚型种类无明显影响。EE2使得硝化污泥中属于高风险等级(Q1及Q2)的ARGs丰度增加了 555。75TPM及151。08TPM,ZVI降低了硝化污泥中的抗性风险。多重耐药是硝化污泥中丰度占比最大的高风险(Q1和Q2等级)ARGs类型,占比高达49。23%。微生物群落是硝化污泥中ARGs的重要驱动因子,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pyxis)等菌属与多种ARGs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多种ARGs的共同潜在宿主。

    硝化污泥17α-乙炔雌二醇(EE2)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零价铁(ZVI)

    中国城市PM2.5污染暴露不平等及其驱动因素——基于Theil指数和LMDI分解

    马本秦露夏天辰
    555-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大气污染物PM2。5,对2015~2021年污染物浓度进行人口规模赋权,构建中国城市PM2。5污染暴露水平指标,基于GINI系数和Theil指数测度污染暴露不平等,并按城市行政层级、省份进行差异分解;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别对污染暴露水平、不平等程度进行驱动因素分解,探究其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城市PM2。5污染暴露不平等总体温和,GINI系数保持在0。2以内且呈递减趋势。不同行政级别城市间未表现出污染暴露不平等,而省际差异对污染暴露不平等的贡献达68。4%;总体上能源的污染暴露乘数、政府绿色支出能耗强度是PM2。5污染暴露水平的主要抑制因素,对污染暴露水平的驱动贡献超过60%。政府支出结构、支出规模、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对PM2。5污染暴露起促增作用,但各因素在不同层级的城市间具有异质性;能源的污染暴露乘数、绿色支出能耗强度对不平等的动态抑制作用弱化,主要依靠能源绿色化的治污策略面临挑战。据此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降低中国PM2。5污染暴露水平,实现环境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的政策启示。

    大气质量污染暴露水平环境不平等泰尔指数动态因素分解PM2.5

    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政企随机演化博弈研究——基于动态碳价视角

    李艳梅杨冲任恒君牛丹丹...
    56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确定性演化博弈模型的不足,引入几何布朗运动模型模拟动态的碳价参数,构建了具有随机支付矩阵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全国碳市场背景下的发电企业为例,研究了政企双方的演化过程和策略选择,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演化均衡和政企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碳价是影响政企决策的重要因素,碳价较低时,政企的最优决策分别是选择作为策略即采取奖惩措施和不投资可再生能源,碳价较高时最优决策转变为不作为和投资。火力发电的成本、收益和碳排放系数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收益和建设成本是影响政府和发电企业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发电企业投资意愿与政府的奖惩力度正相关,政府作为意愿与奖惩力度负相关,短期内提高政府的奖惩力度可激励发电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会缩短政府作为时长。

    碳交易机制可再生能源投资几何布朗运动模型演化博弈随机支付

    清洁取暖政策试点的空气质量改善效应评估——基于三批试点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

    王玉刘文璋
    58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清洁取暖试点政策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基于2014~2019年321个地级行政单位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方法对清洁取暖试点政策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清洁取暖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空气污染水平,改善了空气质量,平均而言,试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比非试点城市显著低4。12;AQI,PM2。5,PM10和SO2分别下降了约5。49%,11。47%,12。65%和35。66%。这一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清洁取暖试点政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内在机制在于,试点政策改变了城市居民采暖能源结构,减少了硫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因此"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扩大清洁取暖政策范围,增加财政投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降低清洁能源成本,推广清洁能源全覆盖。

    清洁取暖空气质量政策评估能源结构PM2.5多期双重差分(D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