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超声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邬匡杰丁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的超声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鉴别二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超声征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105例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组163例,比较两组超声特征的差异,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间胆囊壁厚度、胆囊壁不规则、胆囊周边积液、胆囊壁及周边血流信号、胆囊周围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墨菲征、胆囊体积、胆总管宽度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壁不规则、胆囊周边积液、胆囊壁及周边血流信号Ⅱ~Ⅲ级、胆囊周围粘连均是鉴别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的独立影响因素(OR=9.69、6.18、6.49、4.27,P=0.00、0.01、0.00、0.01);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stic(P)=-3.64+2.05×胆囊壁不规则+2.27×胆囊周边积液+1.49×胆囊壁及周边血流信号Ⅱ~Ⅲ级+1.86×胆囊周围粘连.Logistic回归模型以预测概率P=0.50作为阈值,鉴别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5.23%、72.58%和74.16%,ROC曲线下面积为0.72.结论 以胆囊超声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超声

    ERCC2和MTHFR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女性乳腺癌易感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丛佳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2(Resect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2,ERCC2)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女性乳腺癌易感性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我院乳腺科收治的1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我院乳腺体检的健康女性16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患者医疗档案,收集每例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采集两组的静脉血2 ml,提取DNA,对ERCC2基因上rs1799793、rs13181和MTHFR基因上rs1801133、rs1801131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采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的方法进行分型.采用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分析两组ERCC2和MTHFR基因的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分布;分析ERCC2位点单倍型和MTHFR位点单倍型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分析ERCC2和MTHFR单倍型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年龄的关系及家族形成的风险.结果 观察组ERCC2 rs1799793-rs1318单倍型A-C显著高于对照组,它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OR=1.75,95%CI 1.39~2.54,P=0.016),而两组之间在其他基因型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rs1801133-rs1801131组成的单倍型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rs1801133-rs1801131组成的单倍型T-C与≤40岁乳腺癌患者的发病风险相关联(OR=3.52,95%CI 1.25~10.39,P=0.047),其余各单倍型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年龄无关;MTHFR rs1801133-rs1801131组成的单倍型T-A和T-C与家族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正相关联(OR=1.56和4.96,95%CI 0.95~3.72和0.47~7.62,P=0.009和0.033),MTHFR rs1801133-rs1801131组成的单倍型C-C与家族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负相关联(OR=0.36,95%CI:0.14~0.95,P=0.001),而其余各单倍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与家族形成无关.结论 ERCC2和MTHFR基因的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同时MTHFR rs1801133-rs1801131组成的单倍型T-A和T-C与家族型乳腺癌相关,单倍型C-C与散发型乳腺癌有关,单倍型T-C在≤40岁的乳腺癌患者中更为常见.

    乳腺癌遗传多态性单倍型易感风险ERCC2MTHFR

    高血压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与脑灌注压变化的相关性

    张煜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脑灌注压(CPP)变化情况,分析rCBF与CPP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当天,入院24h、48h监测rCBF、CPP水平;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时间点rCBF、CPP水平;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后rCBF与CPP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组大脑同侧、对侧脑半球rCBF、CP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入院24h、48h,同侧、对侧脑半球rCBF、CPP水平均高于入院当天,且入院48h的同侧、对侧脑半球rCBF、CPP均高于入院24h(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同侧、对侧脑半球rCBF差值与CPP差值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3、0.999,P<0.05);A组(CPP>106.6mmHg)、B组(CPP≤106.6mmHg)患者入院当天同侧、对侧脑半球rCB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h、48h后,A、B组rCBF均较入院当天提高,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入院后rCBF差值高于B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侧、对侧脑半球rCBF水平变化会影响CPP的变化(OR>1,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rCBF与CPP变化有一定内在联系,早期持续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rCBF、CPP变化对早期指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积极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局部脑血流量脑灌注压相关性

    脑电图在脊柱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作用

    韦善文杨方玉梅昕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皮脑电图在脊柱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自由肌电图(fEMG)和头皮脑电图(EEG)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180例患者中,152例术中EEG未见明显异常;28例术中因麻醉作用EEG出现爆发-抑制或电静息等,并伴不同程度SEP及MEP波形异常或消失;EEG异常情况均及时告知麻醉医师和主刀医师,多数患者得到及时纠正后EEG及MEP恢复正常.28例EEG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及脑缺血1例.结论 脊柱手术术中常规监测EEG能实时检测麻醉深度从而减少术后可能的麻醉并发症,并通过结合其他电生理监测方式增加神经监测的准确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同时也利于术后对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脑电图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脊柱手术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个性化治疗与体会

    刘昆艾丽思李大鲁王守一...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1例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的病例特点及治疗过程,总结其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确诊的11例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比其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析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结果 结合11例患儿的身体及精神发育状况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时机.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适当增加术前及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加强营养护理;有癫痫病史的患儿术前术后使用抗癫痫及镇静药,术后延长监护时间;贫血患儿术前术后加强营养,必要时进行术前输血.患儿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安全且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 Kabuki综合征伴腭裂患儿在临床上除具有相似面容外个体差异较大,术前全面分析每例患儿具体状况,制定相应措施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患儿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Kabuki综合征腭裂个性化治疗

    不典型与典型肺结核痰抗酸杆菌、糖类抗原125、D-二聚体、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对比

    高见纪青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不典型与典型肺结核痰抗酸杆菌、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D-二聚体、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5月我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典型症状组(78例)和不典型症状组(40例),检测两组痰抗酸杆菌阳性情况及血清CA125、D-二聚体、AD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典型症状组痰抗酸杆菌阳性率为98.7%,高于不典型症状组的85.0%(P<0.05).典型症状组血清CA125、D-二聚体、ADA水平均高于不典型症状组(P<0.05).Spearman分析显示,CA125、D-二聚体、ADA、痰抗酸杆菌阳性均与典型肺结核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CA125、D-二聚体、ADA、痰抗酸杆菌阳性诊断典型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2、0.593、0.713和0.922.结论 相对于不典型肺结核,典型肺结核多表现为痰抗酸杆菌阳性及血清CA125、D-二聚体、ADA水平升高,其与典型肺结核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也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指标.

    肺结核典型症状抗酸杆菌糖类抗原125D-二聚体腺苷脱氨酶

    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

    李阳明叶青陈金湖刘声源...
    30-32页

    骶神经根功能性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胡裕君陈启波蓝鸿方贤素芬...
    33-35页

    胸膜粘连松解术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邹叶强裴文军董素素梅牧...
    36-39页

    70岁以上老年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张天凤王成华
    40-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