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做深做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张建忠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是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检察机关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融合"四大检察"协同发力,依法严惩犯罪,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取得明显成效.当然,各地不同程度存在融会贯通"四大检察"不够有力、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不够精准、办案周期过长等问题.下一步,需要通过提高认识、聚焦高质效办案、适度加强宣传等,进一步推深做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检察护企法治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系统观念引领"检察护企"综合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

    丁海涛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载体.检察机关须坚持综合履职,将系统观念贯穿于专项行动全过程,综合施策"护"出预期信心.通过提升各成员部门协同护企融入感、强化涉企案件办理履职融合度、融汇其他专项行动和职能部门共建长效护企机制等举措,实现同频共振,凝聚"检察护企"合力,以更优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检察护企综合履职系统观念高质量发展

    "检察护企"中涉企犯罪宽与严的内在逻辑

    孙国祥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实中,企业面临的刑事风险依然严峻.对涉企刑事案件的处理,既存在滥用刑法的越位,也存在刑法保护的缺位."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作为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举措,妥当处理涉企犯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针对办理涉企刑事案件的痛点和难点,应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企业自身犯罪和企业利益受侵害的犯罪区别对待.对企业自身的犯罪,强化规范意识是企业刑事风险防范之根本,多措并举,宽中有严;而对侵害企业利益的犯罪,则需要严格执法,贯彻从严惩治的精神,实现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同责同罪同罚.

    检察护企涉企犯罪宽严相济刑事风险

    大数据证据质证的实践困境及化解

    李郁军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证据质证形式化是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大数据证据运用方式,可将其分为报告分析型、识别比对型与预测推论型三种类型.大数据证据多由控方持有,且质证对象是由原始数据衍生而来的派生材料,法院对大数据证据的认可度较高.由于质证规则缺失、质证质效不高等原因,大数据证据出现"实质不能"的质证困境.需针对大数据证据构建询问、对质、异议等一般质证规则;根据报告分析型、识别比对型、预测推论型等不同类型大数据证据确立质证要点;从坚持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加强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注重大数据证据运用能力提升三方面优化大数据证据质证环境.

    大数据证据质证规则交叉询问

    轻罪犯罪记录附条件封存制度设计

    王勇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犯罪记录封存是解决"轻罪不轻""轻重罪附随后果同一"等犯罪标签化问题,推进犯罪治理的有效路径.从维护公共利益,更好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微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区分角度出发,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附一定条件.借鉴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司法实践经验,建议从犯罪性质、初犯偶犯、认罪认罚、退赃退赔四个方面设置前置条件,从依申请启动、检察机关统一受理、设置考察期限三个方面设置形式条件,从参加公益服务、建立积分制度、建立司法裁定制度三个方面设置实质条件,构建轻罪犯罪记录附条件封存制度.

    犯罪治理犯罪记录封存公益服务司法确认

    以犯罪构成要件为基点的证明评价机制之构建

    李勇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证据法的理论和实践对证明对象和证明标准的讨论,脱离犯罪构成要件,割裂实体法与程序法,存在诸多弊端.应当以刑事一体化理念为指导,以构成要件为基点构建证明评价机制.在证明对象上,以构成要件为基点,立足于实现准确认定事实、合理分配不利后果的功能,分为积极构成要件事实、消极构成要件事实、构成要件以外的程序及量刑事实;在证明标准上,以构成要件为基点进行类型化,积极构成要件事实采取"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消极构成要件事实采取优势证明标准,构成要件以外的程序事实采取优势证明标准,构成要件以外的量刑事实,按照不利于被告人和有利于被告人分别采取"确实、充分"证明标准和优势证明标准.

    构成要件证明对象证明标准证明评价机制

    强化涉案财物公诉职责之探析

    王猛杨振东乔玉萍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履行涉案财物公诉职责体现在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出庭公诉及裁判审查四个基本环节中.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价值位阶分歧、规范性机制缺失、程序流转操作不强等问题,导致检察机关对涉案财物的公诉职责相对削弱.为强化涉案财物公诉职责,应提升检察人员系统观念,完善涉案财物相关规范机制,运用数字平台及模型,确保涉案财物在保管、移送、处置、监督等环节的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与有序性,以保障公私财产安全.

    涉案财物公诉职责规范性机制数字平台

    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行为的刑事规制

    史朝霞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行为入刑是风险刑法理论在金融犯罪领域的体现,该类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追诉标准不统一、量刑标准把握不一致等问题.要实现对该类犯罪行为的有效合理惩治,需在准确把握抽象危险犯特征的前提下,借鉴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治理经验,从实体和程序两个维度进行审慎处理,科学设置出罪情节,以实现治理和治罪协调统一.

    违法发放贷款罪数额巨大抽象危险犯

    民事支持起诉多元共治问题检视

    贾俊梅祝之舟杨雨洁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检察机关开展支持起诉工作保护弱势群体,是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的重要措施.当前,检察机关在贯彻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过程中大力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存在与其他部门单位协作配合机制不健全、支持起诉参与方式单一、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等理论与实践瓶颈.对此,可通过强化内部综合履职及外部协同配合、构建"支持起诉+"工作格局促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以检察监督办案促社会治理等方式推进民事支持起诉多元共治,促进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检护民生民事支持起诉多元共治社会治理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完善

    李京慧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是我国检察实践发展中的创新产物,是立足我国本土司法实践的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制度建立以来,在强化精准监督、推动社会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法律适用困境现实难题.需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健全专门审查机制,细化跟进监督措施,充分发挥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监督效能.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司法价值实践困境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