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未成年人检察"一体化"集中办理的实践探索——以"支持性侵未成年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为关注点

    杨焘杨君臣陈艳雪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未成年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受理难、赔偿数额确定难、受害方诉讼费用缴纳难等问题,结合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解读"一般"之内涵,检察机关应探索支持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并邀请多方主体参与听证,量刑协商过程中积极听取被害人意见;综合考量被告人悔罪态度、性侵行为严重程度、被害人精神损害程度、被告人赔偿能力以及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赔偿金额;建议法院启动"诉讼费减缓免"机制化解受害方的抵触情绪.

    儿童利益最大化性侵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精神损害赔偿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否属于刑法上的"爆炸物"

    董史统卢纪东林毅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爆炸物"的认定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罪的核心要素.对二氧化碳致裂器等可能涉及"爆炸物"范围的新兴技术认定,应选取符合实际的鉴定方式,重点审查鉴定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与传统鉴定方法既有共性特点又作必要区分.对鉴定意见形成的依据深入研究、理性审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诉前主导、审查过滤职能,对鉴定意见进行证伪,做到不盲从、不偏信,作出符合法律规定和技术框架的判断,让鉴定意见回归原有之意,而不是作出定论.

    二氧化碳致裂器爆炸物认定标准实质评价谦抑原则

    涉黑"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思考

    张剑戴广栋王威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能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推进诉讼进程,促进受损公共利益及时得以修复.对一些涉及破坏生态环境等损害公益犯罪的黑恶组织,可以对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并追究涉黑组织成员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切实维护社会公益.在相关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应转变司法理念,筑牢证据体系,同时加大执行力度,以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扫黑除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非法采矿罪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未成年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探析

    王晓光崔倩如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正式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第70条明确了检察机关可以对个人信息保护提起公益诉讼.而在具体办理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领域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事实认定还存在难点,案件数量和线索来源少.对此,可引入惩罚性损害赔偿,探索"公益+技术"部门协作机制,并建立常态化标准化新路径.

    公益诉讼个人信息保护惩罚性赔偿

    检察公益诉讼参与高空坠物治理路径研究

    刘强刘洋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空坠物是当今社会治理的一大顽疾,因高空坠物引发纠纷的案件往往具有难以预防、后果严重、责任不清的特点.高空坠物属于公共安全领域,是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新领域探索的重点.检察机关参与该领域治理,具有法律优势、职权配置优势、中立性优势和预防功能优势.民法典重新划分"高空坠物"案件中涉及主体的权利义务,为检察机关明确行政公益诉讼的监督对象、重点以及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新领域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空坠物检察公益诉讼治理路径

    公益诉讼多元共治中的实践探索——以福建省清流县人民检察院"一库一策"为例

    王健斌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9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以"守护群众美好生活,贡献公益检察力量"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典型案例13件,其中福建省清流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尾矿库行政公益诉讼案位列第7件.清流县检察院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预防性公益诉讼,综合运用诉前磋商、圆桌会议等办案方式,助力县委县政府制定尾矿库"一库一策"方案,督促行政机关实施尾矿库销库工程,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源,预防重大损害结果发生,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通过预防性公益诉讼和社会治理的方式贡献检察在守护安全生产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力量,凸显出预防性公益诉讼具有的独特价值.

    多元共治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生态环境领域预防性公益诉讼

    涉业委会成员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刘群
    61-64页

    "全控"型串通投标犯罪既未遂辨析

    刘伟肖恩
    65-66页

    冒用他人身份实施金融平台取财行为的定性分析

    王海桥范晨
    67-69页

    保外就医活动中医师违法诊断行为入罪问题研究

    王旭昶戴晓欢
    70-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