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刑交叉类虚假诉讼案件民事检察监督难点

    郑思科张丹庞占平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司法机关对虚假诉讼的专项打击力度加大,虚假诉讼案件数量有所回落.但虚假诉讼案件高发态势未有根本改变,且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实现套路贷诈骗、职务侵占、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的目的或者将违法犯罪所得洗白,新领域的虚假诉讼逐步被发现,这些案件隐蔽性更强、社会危害性更大,线索多依职权发现,监督工作需刑民同步开展.实践中,针对该类行为的检察监督,存在线索发现难、调查核实难、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开展调查核实、强化一体化监督、同步开展好惩罚和治理等,以有效打击治理该类虚假诉讼.

    民刑交叉虚假诉讼民事检察法律监督

    民事检察和解的适用

    陈科李静夏忠杰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机关作为引导者参与民事纠纷化解的重要职能,其内核为公权力参与私权的调整和处分.检察机关要履行好引导者与监督者职责,既要做到合理适度参与又不过多干预,既要能定分止争更要注重私权保护.在实践过程中,适用程序设置不完善、法律效力不明确、救济路径不畅通等问题阻碍民事检察和解制度的良性发展,可以从启动程序、案件适用范围、效力要素、救济途径及衔接机制等方面探索切实可行的适用规范予以纾困.

    民事检察和解引导者私权保护实践适用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定位与制度发展方向

    赵琼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将行政检察监督范围从诉讼领域拓展至行政执法领域,是新时代行政检察持续发力方向之一.从职能性质、履职范围和履职过程观察和审视,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应是直接监督、适法监督、事后监督.基于此职能定位,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制度良性发展应当重点关注职权配置和运行规律,以职权入法打破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合法性质疑,以功能发挥廓清与行政公益诉讼之间的边界,以精准监督体现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补强监督优势.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制度发展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中的反向行刑衔接问题探讨

    刘科张帅刘易霖赵梦园...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案企业合规反向行刑衔接有助于克服涉案企业单纯刑事合规的局限性、激发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工作的热情以及保障检察机关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中正当履职,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涉案企业合规反向行刑衔接中面临行政机关参与合规整改的相关规范不完善、涉案企业进合规整改程序的标准不一、合规评估标准主观性强以及后续监管缺位的挑战,需要在统一合规评估标准、优化合规成果评价与后续持续考察等方面予以改革完善.

    涉案企业合规行政合规刑事合规反向行刑衔接

    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诉请的精准化

    陈幸欢韩建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请精准化是提升环境公益诉讼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一.对 2021 年 963 份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判决书的分析表明,诉请存在界分不明,术语表述不规范;内容不够具体,鉴定评估费用高制约诉讼质效;共同被告之责任未精准划分,刑民责任未一体化考量等问题.对此,应根据诉请内容之性质进行界分,规范术语使用;诉请内容具体化,对于赔礼道歉及行为修复类诉请,以"主体、时间、方式、地点、内容、核验、后果"七要素为基础,推行格式化的精准诉请,以简易的模型或公式计算损失额度;精准划分共同被告之按份责任,一体化考量刑民责任.对于同一行为或同一损害,在刑事责任中处以了罚金,在民事责任中,原则上不再诉请惩罚性赔偿.

    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诉请精准化环境治理效能

    涉农检察公益诉讼的地方经验、困境与优化

    张海燕王明才陈沫冰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存在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脱节的现象.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检察院的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实践为制度研究提供了良好样本,其覆盖农村生态监督全程、突出农业生产监督重点与构建涉农类案监督机制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与此同时,涉农检察公益诉讼暴露出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单一、案件办理资源供给不足与案件范围扩展效果有限等现实困境,有必要运用系统化思维,通过多元主体参与、人才科技赋能与内外联动发力等途径实现制度优化.

    涉农检察公益诉讼"三农"问题寿光经验

    提升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调查核实工作质效的实践路径

    邢晓芸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实的调查核实工作是增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刚性的秘钥.目前,调查核实工作存在问题导向意识不足、调查核实措施单一、数字治理思维滞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树立问题意识、用足调查核实手段、提升数字治理思维等方面入手,转变调查核实理念,以高质效的调查核实工作成就高质量的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调查核实数字治理问题意识

    检察机关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

    熊伟刘阳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是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构建新型法治化社区治理格局进程中,检察机关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维护社区治理秩序、创新社区治理方式为目标与价值导向,检察机关立足"四大检察"职能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运用大数据搭建社区治理动态评价模型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区治理法治化数字检察检察监督

    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审视

    朱富强陈康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 2018 年-2022 年A省检察系统 30 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来看,检察权运行失范现象存在多发于基层检察系统关键岗位,日常监督查处力度不够强,违纪违法行为时间跨度长、涉及环节多,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为检察权滥用的主要诱因等基本特征.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作为规范检察权运行的"主力军",在实践运转中存在对案件质量评查监督滞后,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疲软,"三个规定"落实不全面,专职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应从突出加强检察业务管理,进一步优化案件评查,紧盯"关键少数",深化落实"三个规定",加强内部监督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入手完善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检察权良性运转.

    检察权内部监督制约司法责任"三个规定"

    苏区检察优良传统对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启示

    熊良明温朝晖宗亚男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区的革命斗争和检察工作实践中,孕育了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服从服务党的工作大局,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苏区人民利益,忠实履行职责、注重对法治规律的探索,以严格标准要求检察干部等为内涵的苏区检察优良传统.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坚持赓续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创新能动履职、狠抓自身建设,积极传承和实践苏区检察优良传统,但同时也面临着理念更新不及时,距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还有差距等问题.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要深刻领悟苏区检察优良传统与检察工作的内在逻辑,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属性,狠抓过硬队伍建设.

    苏区精神优良传统检察工作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