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检察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

周洪波

半月刊

1008-6676

zhjcg@vip.163.com

010-67089313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香山南路111号

中国检察官/Journal ZHONGGUO JIANCHAGUA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监督视角下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检视

    战捷周硕鑫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检察机关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力点.新形势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注重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实现保障诉讼顺利进行与减少不合理羁押的有机统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工作能动性不足、调查核实手段运用较少、审查程序形式化、检警双方存在信息壁垒等问题,应吸收借鉴各地的经验做法,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常态化审查机制、增强操作的实质性和亲历性、完善审查模式和标准、强化检警联动等举措,充分释放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监督效能,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羁押必要性审查检警关系法律监督听证式审查

    完善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的探讨

    单碧霄单奕铭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罚变更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刑事执行检察力度不足、刑罚变更执行理念偏差.在优化监督方面,应当重视队伍建设,结合实际创新监督模式,提升检察监督实效;在扭转刑罚变更执行理念偏差方面,应当正视减刑、假释适用失衡状况,增强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主动性、专业性,合理发挥服刑人员计分考核制度的作用.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监督能动司法行刑理念

    刑事案件诉源治理与检察建议研究

    赵大伟王济阳荆一铭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建议作为刑事案件诉源治理的重要抓手,体现了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主动担当作为的精神.但在基层检察机关的实践中,刑事案件的诉源治理工作与检察建议融合不深,在以检察建议参与诉源治理的过程中出现文书质量不高、制发程序不规范、刚性不足的问题.推动检察建议在刑事案件诉源治理中走深走实,需进一步提高认识,需要提升检察建议的质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和人民参与,加强多方联动密切配合,构建新时代诉源治理和检察建议工作的新格局.

    诉源治理检察建议刑事案件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把握

    高飞刘奇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事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法律监督职权,对推动实现诉权实质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民事权益意义重大.由于顶层设计"制度供给"不足,实践中还存在检察机关在民事支持起诉中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操作规则不够明确等问题.检察机关应以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重点,既依法能动履职,保障诉权平等,又遵循权利处分原则,保持谦抑审慎,注重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避免不当介入造成新的诉权失衡.

    民事支持起诉诉权平等弱势群体谦抑审慎

    进口食品经营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司法认定

    张宏图刘秉昊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量涉及进口食品惩罚性赔偿诉讼案件当中,对进口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裁判标准不统一,认定经营者"明知"、购买者"知假买假"这类主观因素以及"知假买假"者是否具有消费者身份的裁量空间较大.对于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认定,不能仅以相关主管部门的专门性文件来否定食品本身的安全性,而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综合判断.关于经营者"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认定,还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对经营者课以相应的注意义务.同时,在食品领域,对"知假买假"者的赔偿诉请应当结合"合理生活需要消费"的基数进行认定.

    进口食品食品安全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

    关于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线索来源问题

    冯孝科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规定,检察机关对于"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线索可以依法进行监督,但理论和实务界对于"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存在不同认识,因此,为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保障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规范化,需要进一步明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内涵和外延.关于如何明确上述问题,其本质是线索来源问题,通过理清对"履行法律监督指责中发现"的认识,可以明确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案件线索来源,涵盖了"四大检察"履职中发现,但是从检察机关内部分工来看,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职能主要由行政检察部门承担.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线索来源行政检察检察权

    行政检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实践

    王文燕汪培伟刘海璇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应有之意.在民营经济相对活跃的省份地区,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需求更为突出.行政检察积极探索,立足各项职能,开展专项活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但依然存在认识不够到位,常态化内外协作未落实,工作成效需进一步凸显等问题.需要通过更新监督理念、明确工作方向、系统发挥职能、突出监督重点、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及完善落实相关配套机制等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行政检察法治产品.

    行政检察法治化营商环境宁波实践

    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完善路径

    刘慧马亮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司法范式面临转型,其中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理应发挥其预防性功能.当前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面临着损害救济理念根深蒂固、法律属性不明晰、法律适用规则存有疏漏等困境.有必要从理论驱动分析,准确将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定位于执法监督之诉,并就关联法律制度的适配关系作出妥当的调和.进而从诉权主体、诉之范围、诉前程序、起诉要件、举证责任等方面统筹优化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制度规则.

    风险预防原则国家环保义务环境公益诉讼执法监督之讼完善路径

    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认定难题及纾解

    董史统薛远芳温望望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认定,贯穿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和诉讼程序.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认定实践中,还存在将不作为等同于不依法履职、论证说理浅尝辄止、缺乏管用标准等现实问题.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认定,既要遵循履职判断的文本内涵、法律规定、执法实践,又要针对不同履职行为考虑不同评判要素.依法履职认定要有合理性,以是否能通过履职有效保护受损公益作为实质判断的标尺.

    行政公益诉讼依法履职判断依法行政

    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恶劣社会影响"的理解与认定

    刘子墨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认定中,"恶劣社会影响"常被泛化理解,外延不断扩张,而内涵始终不明确,易造成舆论僭越司法,影响定罪量刑的确定性,间接损害时效制度的价值.应当剔除新闻媒体等主观评价因素,将"恶劣社会影响"解释为客观存在的非物质损失,并注意与"其他情形"进行区分.控制舆论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发挥监督功能,确保法律独立、公正实施.

    重大损失非物质损失追诉期限舆论监督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