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GDM剖宫产产妇微循环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杨奎俞红青
    2277-2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产科GDM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纳入低剂量组(50例)、中剂量组(50例)、高剂量组(50例),3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25%、0.375%、0.5%,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均短于低剂量组,3组麻醉后10min、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心率高于低剂量组,3组术后1、2、12、24h的VAS评分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3组术后24h的管袢长度、袢顶宽度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大于低剂量组,术后24h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丙二醛依次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依次升高,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且高剂量组最高(4.0%、14.0%、26.0%)(均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GDM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0.375%罗哌卡因能够满足麻醉需求且安全性尚可,值得探索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术罗哌卡因不同浓度微循环氧化应激反应镇痛不良反应

    腰麻、宫颈旁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诊断性宫腔镜检查术镇痛镇静效果比较

    孙文龙叶月利罗苹宋燕...
    2283-2287,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腰麻、宫颈旁阻滞和全身麻醉对诊断性宫腔镜检查术患者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在本院进行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共207例,按随机数表分为腰麻、宫颈旁阻滞和全身麻醉3种方式组各69例,分析比较检查术中疼痛、恶心和呕吐以及镇痛镇静效果.结果: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3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恢复时间有差异,且事后两两比较,腰麻组手术时间最短,宫颈旁阻滞术组麻醉时间与恢复时间最短(均P<0.001).麻醉期间,3组收缩压、舒张压、镇静评分有差异(P<0.001);腰麻组在麻醉期间与检查期间疼痛(VAS)得分(0.90±0.30分、0.38±0.49分)低于宫颈旁阻滞术组(1.78±1.90分、1.59±1.18分)(P<0.001).恢复期间,腰麻组无中度与重度疼痛患者、宫颈旁阻滞术组无重度疼痛患者、全身麻醉处于高度疼痛程度人数占比(24.6%)最多(均P<0.001),3组恶心呕吐、眩晕发占比无差异(P>0.05).恢复期间全身麻醉组处于镇静过度(29.0%)、需镇静人数占比(50.7%)大于另外两组(P<0.001).结论:在诊断性宫腔镜检查术中,麻醉过程与检查过程中,宫颈旁阻滞组疼痛大于腰麻组;恢复过程中,全身麻醉组疼痛大于另外两组;3组恶心呕吐反应差别不大;麻醉期间腰麻组与宫颈旁阻滞术组镇静水平均低于检查期间;全身麻醉组在恢复期间镇静水平偏高,镇静需求最大.

    宫腔镜检查术腰麻宫颈旁阻滞全身麻醉疼痛恶心和呕吐镇痛效果

    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张莉萍黄海亮
    2288-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方案,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分别给予0.33%的罗哌卡因25ml(高容量组)或15ml(低容量组),待麻醉起效后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疼痛情况和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高容量组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4.21±0.48 min)、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12.38±2.19 min)均短于低容量组(4.58±0.64 min、13.97±2.35 min),不同时间点的HR、MAP均高于低容量组,术后6h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3.96±0.35分)低于低容量组(4.12±0.40分)(均P<0.05);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容量组(13.3%)与高容量组(8.9%)未见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实施高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方案对患者HR、MAP波动较小,术后舒适度更好,未增加麻醉相关并发症.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神经阻滞腹横肌不同容量罗哌卡因麻醉镇痛效果

    改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更年期中重度子宫脱垂效果及对患者尿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佳美姚天意
    2293-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改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更年期中重度子宫脱垂效果及对患者尿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更年期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85例,依据手术方式分组,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43例为观察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盆底功能指标,评价两组治疗的安全性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0%)高于对照组(71.4%),术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尿道闭合压(34.12±1.58 cmH2O)、最大尿道压(53.28±4.39 cmH2O)、腹压漏尿点压(84.98±3.15 cmH2O)均高于对照组(32.56±2.17 cmH2O、50.37±5.31 cmH2O、81.36±4.34 cmH2O),术后1个月时的盆底功能障碍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简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7.1%)无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更年期中重度子宫脱垂治疗效果更佳,对尿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更年期女性子宫脱垂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尿动力学盆底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并发症

    温控射频技术联合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对女性盆腹动力学的影响

    洪卫萍郑小燕王美燕王慧兰...
    2298-2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控射频技术联合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对女性盆腹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诊治的SUI患者10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和联合组(51例,温控射频技术联合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1h尿垫试验、排尿日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和盆底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h尿垫重量均降低,且联合组(1.6±0.5g、1.5±0.5g、2.3±0.6g)低于对照组(2.4±0.6g、2.5±0.5g、4.2±1.1g),两组治疗后 12 个月最大排尿量升高,总漏尿次数、总排尿次数降低,且联合组(225.51±48.38 ml、11.33±3.85次/3d、26.51±6.21次/3d)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194.37±48.11 ml、15.2±4.01次/3d、33.41±5.79次/3d),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ICI-Q-SF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5.86±1.66分、6.88±2.31分、8.04±2.16分)低于对照组(7.65±2.36分、9.82±2.92分、10.14±3.16分),两组治疗后12个月盆底肌力良好率均升高且联合组(98.0%)高于对照组(80.4%)(均P<0.05)o结论:温控射频技术联合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SUI患者,可减轻尿失禁程度,提高盆底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温控射频技术盆底肌肉电刺激盆底肌力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胆红素、心肌损害指标的影响

    邹燕伏伶刘乐潘靓...
    2303-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胆红素、心肌损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照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损害指标[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神经功能损害指标[β-定粉酶样蛋白(A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TBIL与白蛋白比值(B/A)]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7.8%),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消退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TBIL、DBIL、IBIL、TNF-α、CRP、IL-6、CK-MB、cTnI、Aβ、NSE、B/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7%)与对照组(11.1%)无差异(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疗效提高,可促进患儿黄疸消退,降低胆红素、cTnI水平,保护心肌细胞和神经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茵栀黄口服液胆红素心肌损害神经功能损害不良反应

    胰岛素泵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GDM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徐菊红胡陇娟张艳利
    2308-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泵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在宝鸡高新医院妇产科诊治的GDM患者147例,其中胰岛素泵组(72例)给予个体化胰岛素泵治疗,基础-餐时胰岛素组(75例)给予个体化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分娩孕周、治疗后孕期血糖达标及需剖宫产占比,对比两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以及早产儿、早产儿、巨大胎儿、胎儿急性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儿期不良并发症,随访对比两组婴儿3个月、12个月婴儿肥胖情况.结果:两组分娩孕周、治疗后孕期血糖达标占比、需剖宫产占比以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胰岛素泵组围生儿期不良并发症(2.8%)低于基础-餐时胰岛素组(12.0%),新生儿出生后12个月,胰岛素泵组发生婴儿肥胖占比(4.2%)低于基础-餐时胰岛素组(14.7%)(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GDM对患者孕期血糖控制效果相当,胰岛素泵治疗在减少围生儿期不良并发症以及出生后12个月时婴儿肥胖方面优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基础-餐时胰岛素血糖控制分娩孕周新生儿预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网上投稿

    编辑部
    2311页

    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骨代谢及体格指标的影响

    方静饶晓红
    2312-2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骨代谢及体格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合江县中医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5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低剂量组(n=28)、中剂量组(n=28)、高剂量组(n=29),分别给予400IU/d、600IU/d、800IU/d维生素D补充,3组均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及体格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3组血清25(OH)D和Ca、AKP水平均升高,高剂量组P水平升高(P<0.05),且高剂量组血清 25(OH)D 水平(66.73±9.68ng/ml)、P 水平(2.05±0.24mmol/L)高于其他两组,AKP水平(506.75±110.34U/L)低于其他两组(P<0.05),Ca水平(2.30±0.25 mmol/L)与其他两组无差异(P>0.05);中剂量组血清 25(OH)D 水平(58.48±10.23ng/ml)高于低剂量组(50.35±8.27ng/ml),AKP 水平(553.48±118.20U/L)低于低剂量组(591.41±123.10U/L)(均P<0.05),Ca、P水平与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3组超声骨密度值均增大,且高剂量组超声骨密度值(2934.55±127.78m/s)大于其他两组(均P<0.05),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身高增长速度(0.93±0.35cm/周)和体重增长速度(15.08±2.49g/周)均大于其他两组,头围增长速度(0.63±0.23cm/周)大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身高增长速度和体重增长速度均大于低剂量组(均P<0.05),头围增长速度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代谢性骨病(0、3.6%、7.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3.8%、17.9%、17.9%)、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0.3%、7.1%、7.1%)发生率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维生素D均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骨代谢,促进体格发育,而高剂量(800IU/d)维生素D补充后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极低出生体重儿维生素D骨代谢体格不良反应

    保留胎膜剖宫产对早产孕妇围产期出血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任宁潘蕾张小青
    2317-2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胎膜(En Caul)剖宫产对早产孕妇围产期出血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早产孕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行En Caul剖宫产术(观察组)、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围产期出血量、手术相关指标、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围产期出血量(500.24±90.77ml)少于对照组(590.30±105.19ml),新生儿出生后 1min Apgar 评分(8.42±0.95 分)、5min Apgar 评分(9.64±0.22 分)均高于对照组(7.75±1.10分、9.40±0.31)分,新生儿脐带血血乳酸(1.71±0.20 mmol/L)、脐带血肌酸激酶(246.90±49.77 U/dl)、肌酸激酶同工酶(72.09±12.68 U/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9±0.44 mmol/L、305.464±80.54 U/dl、89.67±20.54 U/dl),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0)、新生儿窒息(2.5%)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5.0%、20.0%)(均P<0.05).结论:En Caul剖宫产术在早产孕妇中应用可减少围产期出血量,降低新生儿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结局有积极影响.

    早产孕妇保留胎膜剖宫产围产期出血量新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