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孕周药物流产效果

    魏静刘海青刘冬梅
    53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孕周药物流产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要求行药物流产者100例,根据妊娠孕周分为5~7周组(n=46)和8~12周组(n=54).均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干预,分析两组流产成功率、孕囊自然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5~7周组流产成功率(97.8%)高于8~12周组(83.3%),阴道出血量(71.1±8.1ml)和阴道流血时间(8.0± 0.9d)均低于8~12周组(169.1±10.8ml、14.3±1.0d);流产后1周,两组孕酮水平均升高、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降低,且5~7周组改善效果优于8~12周组;5~7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低于8~12周组(18.5%)(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对孕早期效果更优,可提高流产成功率,降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改善性激素水平.

    药物流产不同孕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流产成功率安全性

    腹腔镜联合亮丙瑞林治疗EMS伴不孕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影响

    伏清欢张艺霁陈妍李元宏...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伴不孕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抗缪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接受治疗的EMS伴不孕患者103例,以接受腹腔镜治疗为对照组(52例),接受腹腔镜联合亮丙瑞林治疗为联合组(51例).比较两组手术后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前后血清FSH、E2、AMH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两组并发症及术后1年妊娠率、复发率.结果:术后3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73.1%);术后6个月联合组血清FS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MH无差异(P>0.05),联合组血清CA125(21.64±4.36 U/L)、CA199(24.36±2.24 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3.70±6.92 U/L、35.48±3.22 U/L)(P<0.05).术后 1 年联合组妊娠率(86.3%)高于对照组(44.2%),复发率(7.8%)低于对照组(23.1%)(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9.8%、5.8%)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亮丙瑞林治疗EMS伴不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清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妊娠率,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好.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腹腔镜亮丙瑞林疗效性激素复发妊娠

    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研究

    余雪张伟平高妍
    54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在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132例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4例.其中对采用自拟下乳方治疗为下乳方组,给予穴位治疗为穴位组,采用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为联合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7%)显著高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86.4%、79.5%,P<0.05).治疗后,3组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低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3组产后1、3 d血清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产前(P<0.05),联合组高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联合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产后3d泌乳量显著多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联合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为81.8%,显著高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61.4%、52.3%,P<0.05).3组产后42 d新生儿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出生时(P<0.05),但3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产妇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体内PRL分泌,加快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自然分娩后产妇泌乳气血两虚证中药方剂穴位疗法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邹蓉杨程朱娟张杰...
    548-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本院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105例,依据双盲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0.25%、0.30%、0.375%罗哌卡因.对比各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和舒适度评分变化,麻醉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24h不良反应.结果:3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差异(P>0.05);与术后1h对比,术后24h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下降,Bruggrmann舒适度评分(BCS)均提升,但0.375%组VAS评分(1.56±0.51分)低于 0.25%组(2.69±1.02 分)、0.30%组(2.35±0.68 分),BCS 评分(3.24±0.54 分)高于 0.25%组(2.23±0.39分)、0.30%组(2.59±0.41分)(P<0.05);麻醉后各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提升,但0.375%组 CRP(21.36±4.26 mg/L)、TNF-α(70.13±7.16 pg/ml)水平低于 0.25%组(28.98±5.62 mg/L、96.54±8.97 pg/ml)、0.30%组(24.69±4.87 mg/L、84.33±7.62 pg/ml),不良反应发生率 0.375%组(8.6%)低于 0.25%组(40.0%)、0.30%组(31.4%)(均P<0.05).结论:0.375%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妇科TAP阻滞术中应用,改善患者疼痛效果显著,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用药安全性.

    妇科手术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术罗哌卡因不同浓度麻醉效果镇痛

    直接涂片法、乳胶免疫层析法检测淋球菌效果比较

    谭翁邹明君
    5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涂片法、乳胶免疫层析检测淋球菌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2年8月本院就诊临床疑似淋球菌感染的患者216例标本,其中男性尿道分泌物标本115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101例.以细菌培养法检测为金标准,比较直接涂片法和乳胶免疫层析法检测淋球菌效果.结果:细菌培养法显示,216例临床样本中,淋球菌阳性173例(80.1%)、阴性43例(19.9%),115例男性标本中淋球菌阳性96例(83.5%)、阴性19例(16.5%),101例女性标本中,淋球菌阳性77例(76.3%)、阴性24例(23.8%).与金标准比较,直接涂片法216例样本检出淋球菌阳性154例(71.3%),115例男性样本中检出淋球菌阳性85例(82.6%),101例女性样本中检出淋球菌阳性59例(58.4%);乳胶免疫层析法216例样本中检出淋球菌阳性177例(81.9%),115例样本中检出淋球菌阳性96例(87.8%),101例女性样本中检出淋球菌阳性76例(75.3%).乳胶免疫层析法对所有样本、男性样本、女性样本中检出淋球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与乳胶免疫层析法检出所有样本、男性样本、女性样本中检出淋球菌的Kappa值分别为(0.45±0.07)、(0.67±0.10)、(0.29±0.10),男性样本Kappa值≥0.6,一致性较好.结论:与直接涂片法相比,乳胶免疫层析法检测疑似淋病患者分泌物淋球菌检出效能相对较高,两种方法对男性样本中淋球菌的检出效果相当.

    淋球菌乳胶免疫层析法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效果比较

    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

    张帆李慧刘春节倪文璐...
    558-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孕中期孕妇300例,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确定胎儿生长程度,核实孕周,采用超声多断面模式方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多断面检测,包括四腔心断面、三血管断面、主动脉弓断面、左室流出道断面、右室流出道断面.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心脏多断面超声检测.对300例胎儿进行多断面模式超声检测,分析胎儿是否伴有先天性心脏畸形,对比超声检查与随访结果符合情况.结果:超声检出2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8例选择引产,余13例正常分娩.超声诊断与随访结果对比,卵圆孔直径增大、法洛四联症、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闭锁、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单心室、三尖瓣下移符合率均为100%,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7例,随访发现室间隔诊断5例,诊断符合率71.4%.279例超声诊断无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出生后经超声诊断发现有1例卵圆孔未闭、3例室间隔缺损,共4例漏诊患儿,漏诊率0.54%.四腔心断面、三血管断面、主动脉弓断面、左室流出道断面、右室流出道断面诊断胎儿畸形率分别为3.95%、0.63%、2.76%、3.27%、3.25%.由决策树模型可得,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高龄孕妇、孕妇接受药物治疗或射线暴露、孕妇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是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孕中期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对多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

    孕中期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决策树危险因素

    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

    张元铭梁玉兰杨盛泉
    563-567,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 C)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RF)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RF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CPAP序贯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观察组(NCPAP序贯HHFNC治疗)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常规组;治疗24 h后,两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p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76.36±7.28 mmHg、204.75±20.15mmHg、7.25±0.59)均高于常规组(72.57±7.05 mmHg、193.07±19.47mmHg、6.93±0.51),呼吸频率(51.43±3.67 次/min)低于常规组(53.82±4.16次/min),两组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反应蛋白(9.25±1.06 mg/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22±0.31)、降钙素原(1.17±0.31 ng/L)均低于常规组(10.84±1.27 mg/L、1.48±0.36、1.41± 0.45 ng/L)(均P<0.05).结论:NCPAP序贯HHFNC可缩短肺炎合并RF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调节患儿血气指标及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效果

    郭仁芬柴芳邢孔浪莫翠婷...
    568-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8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放疗后,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和生存状况、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2.03±0.24分、3.16±0.33分)、血清糖链抗原 125(22.24±2.30 U/ml、31.46±3.04 U/ml)、癌胚抗原(2.11±0.22μg/L、3.67±0.30μg/L)、鳞状细胞癌抗原(4.01±0.39μg/L、6.21±0.51μg/L)、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卡氏生活质量评分(85.20±8.45 分、73.43±7.31分)、CD3+、CD4+水平及有效率(66.7%、40.0%)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26.7%、20.0%)无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有良好治疗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晚期宫颈癌化疗铂类紫杉醇贝伐珠单抗糖链抗原125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疗效

    新生儿颅脑损伤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体系的实践应用效果

    余雄武金华王朝红陆宏娜...
    573-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颅脑损伤(NBI)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从2022年1月开始应用NBI MDT管理体系,应用前(2021年1-12月)159例为对照组,应用后(2022年1-12月)22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评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9.9%),NBNA原始反射(5.16± 0.68分)、一般反应(5.02±0.63分)、主动肌张力(6.83±0.92分)、行为能力(10.12±1.76分)及被动肌张力(6.95± 0.94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29±0.75 分、4.48±0.71 分、5.14±0.83 分、8.65±1.32 分、5.23±0.87 分),BSID 运动发育指数(104.17±10.75分)、智力发育指数(96.12±9.85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1.32±10.06分、84.35±8.62分),头皮血肿(5.73±1.02d)、面色苍白(5.90±1.13d)、囟门张力高缓解时间(4.85±0.84d)及住院时间(11.05±2.73d)均短于对照组(6.12±1.05d、6.34±1.08d、5.72±1.26d、12.96±3.14d),并发症总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18.9%)(均 P<0.05).结论:NBI MDT管理体系应用可促进患儿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新生儿颅脑损伤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效果

    妇科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周佳谢张黄张高娇陈婕嫱...
    578-582,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妇科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妇科手术提供有效的IAPIs预防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形成妇科手术患者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验证该指标体系的效果.结果:共进行2轮函询,专家回复率均100.0%,权威系数(Cr)均0.919,2轮函询的Kendall系数分别为0.291和0.364.最终制定妇科手术患者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含3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能显著降低妇科手术患者IAPIs的发生率(0.7%比3.1%),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46.52±1.72分比41.57±3.87分)(均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妇科手术患者IAPIs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较强,能降低妇科手术患者IAPIs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今后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提高.

    妇科手术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