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方肌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刘飞
    1322-1325,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方肌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本院就诊的142例行剖宫产产妇,依据麻醉方式分为腰方肌组(QLB组)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B组)各71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后行剖宫产术,在超声引导下QLB组在腰方肌注射罗哌卡因,TAPB组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注射.对比两组术后不同4、8、12、24、48h镇痛效果(VAS评分)、舒适度(舒适度评分),临床活动情况、术后2d镇静剂消耗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h、8h两组VAS、舒适度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2h、24h、48h QLB组 VAS 评分(2.25±0.33 分、2.05±0.52 分、1.82±0.34 分)低于 TAPB 组(2.42±0.40 分、2.23±0.43 分、1.93±0.30分),舒适度评分(2.29±0.23、2.52±0.22、2.76±0.32)均高于 TAPB 组(2.16±0.30 分、2.30±0.29 分、2.51±0.30 分)(均P<0.05).两组首次坐起时间、进食时间无差异(P>0.05),QLB组首次站立时间(5.34±1.26h)、行走时间均(7.42±1.71h)短于 TAPB组(6.25±1.35h、9.06±2.30h),镇静剂消耗量(38.50±5.63μg)少于 TAPB 组(77.23±7.85μg),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TAPB组(25.4%)(均P<0.05).结论:QLB与TAPB均能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效果,但QLB在镇痛时间、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更明显.

    剖宫产术后镇痛腰方肌腹横肌神经阻滞效果不良反应

    不同暖箱湿度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

    刘阳王东颖孙丽
    1326-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暖箱湿度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2023年9月选取本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孕37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不同暖箱内环境湿度护理(出生后1周内暖箱湿度达85%~90%为观察组、常规55%~65%湿度为对照组).记录早产儿出生后1周内体重变化、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比新生儿皮肤状况评分表(NSCS)得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第3d体重减少量(32.8±10.3g)小于对照组(43.1±13.8g),出生后第7d体重增加量(40.6±12.7g)大于对照组(30.5±9.0g),NSCS量表中皮肤干燥度(1.45±0.31 分)、皮肤损伤(1.20±0.37 分)及总分(3.83±1.02 分)均小于对照组(1.70±0.25 分、1.40±0.28 分、4.43±0.95分),早产儿住院期间体重日均增加值(19.1±5.7g)大于对照组(15.6±4.2g),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6.00±1.45d)、住院时间(15.60±5.13 d)均短于对照组(7.39±1.50 d、18.67±5.97 d)(均P<0.05).两组早产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腹泻、鹅口疮等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总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适当增加婴儿暖箱内环境湿度可减缓早产儿早期体重降低、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降低皮肤损伤风险,且不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利于生长发育.

    早产儿暖箱内环境湿度生长发育皮肤状况并发症院内感染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及术后康复影响

    齐佳奇张子栋居艳梅高洁...
    1331-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12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LM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单一组行罗哌卡因QLB,联合组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QLB.观察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应激反应(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认知功能(MMSE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术后康复时间(排气、下床活动、住院)、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结果:联合组术后 2h、6h、12h、24hVAS 评分(1.02±0.24 分、1.63±0.48 分、2.01±0.72 分、3.06±0.70分)均低于单一组(1.15±0.36分、1.95±0.60分、2.62±0.85分、3.77±0.76分),两组术后24h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但联合组(165.17±48.25 ng/ml、322.15±53.83 ng/L)低于单一组(189.25±51.03 ng/ml、345.23±45.90 ng/L),两组术后24h MMSE评分均降低、PSQI评分均升高,但联合组MMSE评分(27.05±1.19分)高于单一组(25.62±1.48分),PSQI评分(16.23±1.56分)低于单一组(18.00±1.68分),联合组术后排气(25.86±5.12 h)、下床活动(1.88±0.69 d)、住院时间(6.01±1.60 d)均短于单一组(33.57±6.34 h、2.65±0.75 d、7.32±1.78 d)(均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5.0%)与单一组(12.5%)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QLB在LM麻醉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改善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利于术后康复,具有用药安全性.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应激反应术后康复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

    王学平殷燕妮王结兵蔡小攀...
    1336-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宫腔镜手术患者138例,随机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比洛芬酯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扩宫颈时(T1)、术毕前(T2)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麻醉诱导处理前,且观察组T1、T2时HR与MAP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丙泊酚使用量(213.28±2.43 mg)、唤醒时间(3.12±0.75 min)均少于对照组(248.83±2.17 mg、7.53±1.22 min);术后2h、12h、24h时,观察组疼痛评分(1.53±0.36分、2.49±0.74分、1.86±0.53分)均低于对照组(3.72±0.65、4.65±1.18分、3.51±0.62分),血清白介素-6、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5.8%、10.1%)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效果,且用药安全.

    宫腔镜手术超前镇痛氟比洛芬酯术后疼痛炎症反应

    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效果

    秦俊董翔宇
    1341-1344,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应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3年4-12月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插管的全身麻醉,观察组利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术后不同时点静息状态下患者的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应激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1.76±0.27 mg)和丙泊酚(241.33±27.55 mg)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1.96±0.26 mg、295.63±26.95 mg),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以及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9.8%、15.7%)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地降低麻醉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剂量,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和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超声引导下麻醉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镇痛不良反应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对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季淼邓雪峰刘芹张丁...
    1345-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艾司氯胺酮对患者手术指标、疼痛情况、痛敏阈值、痛敏面积、舒芬太尼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12月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或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7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注射艾司氯胺酮,常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静态和动态疼痛情况、术后切口和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机械痛敏面积、术后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12.11±1.38 min)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14.89±2.46 min)均低于常规组(13.24±1.69 min、16.03±2.51 min),术后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1.57±0.87分、2.06±1.04分)均低于常规组(2.23±1.09分、2.74±1.18分),术后切口和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52.03±8.29g、54.87±8.34g)高于观察组(40.56±7.62g、43.55±7.68g),切口和臂内侧机械痛敏面积(52.36±6.55 cm2、50.21±6.94 cm2)低于常规对照组(64.18±7.69 cm2、63.42±7.58 cm2),舒芬太尼麻醉恢复室给药(17.16±2.31μg)、离开 6h 用量(19.24±3.10μg)和 18h用量(16.13±2.57μg)均低于观察组(19.54±3.14μg、22.79±3.58μg、16.13±2.57μg),不良反应发生率(12.8%)低于常规组(34.0%))(均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可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改善手术恢复指标,不良反应降低,安全性较好.

    妇科腹腔镜手术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痛觉过敏术后恢复疼痛评分不良反应

    全人照护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患儿血气和肺氧合的影响

    刘阳刘欣王东颖
    1350-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人照护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治疗患儿血气和肺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RDS早产儿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人照护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肺损伤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肺氧合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疾病危重总占比均降低且观察组(39.1%)低于对照组(65.2%),两组患儿肺损伤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39.1%)低于对照组(65.2%),两组患儿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升高且观察组(82.39±3.07 mmHg、96.86%±0.78%)高于对照组(80.18±3.14 mmHg、96.38%±0.83%),两组患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且观察组(40.15±1.57 mmHg)低于对照组(41.02±1.43 mmHg),两组患儿吸气峰压、胸肺顺应性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22.15±0.58次/min)低于对照组(22.54±0.49次/min),两组患儿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6.48±1.37、1.59±0.34)低于对照组(7.31±1.25、1.84±0.31),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2%)低于对照组(13.0%)(均P<0.05).结论:采用全人照护干预可减轻RDS早产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的疾病危重程度,改善肺损伤情况、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及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全人照护肺损伤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并发症

    体位支持、非营养性吸吮配合轻柔抚触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疼痛的影响

    秦伟吴龙艳
    1356-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支持、非营养性吸吮(NNS)配合轻柔抚触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需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186例新生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3例,行体位支持、NNS配合轻柔抚触方法)和对照组(93例,行常规体位和安抚方法).比较两组操作前后心率、呼吸频率,采血后1min、5min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评分,首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操作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后心率(122.37±15.30次/min)、呼吸频率(44.53±5.57次/min)低于对照组(143.31±17.91次/min、56.29±7.04次/min),静脉穿刺采集后1min、5min的NIPS评分(4.29±0.89分、1.67±0.25分)均低于对照组(5.53±1.13分、3.09±0.71分),静脉穿刺采集首次成功率(95.7%)高于对照组(85.0%),采血时间(1.13±0.17 min)短于对照组(1.32±0.22 min),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2.9%)低于对照组(28.0%)(均P<0.05).结论:体位支持、NNS配合轻柔抚触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可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提高首次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体位支持非营养性吸吮轻柔抚触疼痛采血成功率

    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朱红燕朱桃燕
    1360-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初产妇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常规围产期产科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干预,干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脱落1例,观察各组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分娩时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产后3d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与康纳-戴维森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孕妇营养情况及产妇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431.49±24.19 min)短于对照组(508.18±22.17 min),产后2h出血量(123±10 ml)少于对照组(204±11 ml),自然分娩率(80.4%)高于对照组(60.0%),产妇并发症率(0)、新生儿并发症率(3.9%)均低于对照组(8.0%、16.0%);分娩时观察组VAS评分(4.85±0.94 分)低于对照组(6.23±0.56 分),产后 3d 的 EPDS 评分(7.29±0.69 分)与 CD-RISC 评分(81.27±4.27 分)均优于对照组(9.13±0.77分、77.62±2.65分),孕妇营养不良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0%),产妇干预满意率(94.1%)高于对照组(78.0%)(均P<0.05).结论: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可较好改善初产妇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轻了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好、满意度高.

    初产妇围产期全程针对性营养指导并发症疼痛满意率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仿生物电刺激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

    厉巧兰吴单王露芽
    1364-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PFME)联合仿生物电刺激(BES)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采用PFME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53),采用PFME联合BES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49).两组均于产后42~50d开始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Oxford压力手测法)、肌电波幅、疲乏程度(盆底肌电变异系数)、超声参数(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各参数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肌力(3.37±1.02)和电位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2.98±0.88),盆底肌疲乏度、膀胱颈活动度(12.47±3.34 mm)、尿道旋转角度(25.65±6.90)° 均低于对照组[14.39±3.70 mm、(29.26±7.21)°](均 P<0.05).结论:PFME 联合BES可更有效恢复阴道分明产妇产后盆底肌收缩功能,增强盆底肌张力并改善疲乏度,纠正膀胱颈及尿道结构,从而减轻盆底肌障碍.

    阴道分娩产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肉锻炼仿生物电刺激盆底肌参数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