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手术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李凌燕余清张帅黄晓佳...
    1519-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妇科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予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观察两组麻醉指标、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认知功能、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γ干扰素(IFN-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74.3±7.3 s)、瑞芬太尼剂量(183.3±22.6 μg)、呼吸恢复(6.2±1.1 min)、拔管(7.9±1.2 min)、睁眼(14.2±2.4 min)、定向力恢复(13.6±2.2 min)等时间均少于对照组(85.9±6.4 s、211.8±25.9 μg、8.1±1.3 min、11.0±2.1 min、16.7±2.1 min、16.7±2.4 min),术后3、6、12、24h的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6、12h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20.45±1.97分、24.59±2.20 分、27.89±1.67 分)均高于对照组(18.46±2.05 分、23.47±2.14 分、27.24±1.83 分),两组术后 24h 的 PAF 升高、IFN-γ降低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7%)低于对照组(22.2%)(均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较好,具有麻醉诱导时间短、苏醒快的优势,且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认知功能及血清学指标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兼具.

    宫腔镜手术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术后认知功能手术指标疼痛不良反应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桂华键吴炤霖
    1524-1527,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分别予以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或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呼吸抑制、躁动).结果:观察组术后 2、6、12、24h 的 VAS 评分(2.91±0.52 分、2.51±0.50 分、2.06±0.43 分、1.73±0.35 分)均低于对照组(3.59±0.60分、3.06±0.57分、2.40±0.47分、2.10±0.40分),两组术后24h 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27.80±1.11分)高于对照组(26.74±1.08分),术后24h血清Cor、IL-6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16.29±3.29 mmol/L、78.39±6.72 pg/ml)均低于对照组(20.46±3.40 mmol/L、86.35±6.11 pg/ml),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4.4%)低于对照组(17.4%)(均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及认知功能损伤,改善应激反应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丙泊酚右美托咪定术后疼痛应激反应

    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姚勤邬龄陈祖棋
    1528-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拟行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观察组在切皮前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mg/kg,随后持续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125mg/kg/h,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记录两组麻醉、手术、术后苏醒、拔管等时长,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h、12h,观察组VAS评分(2.01±0.22分、2.33±0.36分)均低于对照组(3.25±0.28分、3.62±0.47分);术后24h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两组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69.62±8.54 pg/ml、175.60±24.79 pg/ml、290.92±27.19 ng/ml)低于对照组(85.52±7.63 pg/ml、198.96±23.29 pg/ml、320.25±28.74 ng/ml)(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19.6%、29.4%)无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增强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不增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低剂量艾司氯胺酮麻醉效果镇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

    NIPPV联合LISA技术治疗NRDS效果及对早产儿动脉血气、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张原园刘翠兰
    1533-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及对早产儿动脉血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 2023年9月本院诊治的96例NRDS早产儿,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LISA技术治疗,观察组行NIPPV±LISA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iO2)、PH]、指标、肺氧合指标[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PAO2)、氧合指数(OI)]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5.3±1.7d)、有创通气占比(16.7%)、总氧疗时间(10.7±2.2d)、住院时间(27.9±4.3 d)均低于对照组(6.6±2.0d、35.4%、12.4±2.5d、31.6±5.1d),撤机成功占比(87.5%)高于对照组(72.9%);两组PaO2、SiO2、PaO2/PAO2、PH值均升高,PaCO2、O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5.0%)(均P<0.05).结论:NIPPV联合LISA技术可更有效改善NRDS早产儿动脉血气,增强肺通气,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

    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经细导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动脉血气

    HDP初产妇不同时机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郭婷婷吴旭红汤珏瑶李晓北...
    1538-1541,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分娩的HDP初产妇21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宫口<3cm(71例,<3cm组)、≥3cm(142例,≥3cm组)开始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妇及新生儿情况、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等,分别于入室时(T0)、镇痛后30min(T1)、镇痛后2h(T2)及宫口全开时(T3)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T1~T3时VAS评分<3cm 组(5.31±1.02 分、2.81±0.33 分、2.89±0.35 个)均低于≥3cm 组(6.39±1.21 分、4.34±0.81 分、4.41±0.82分),T3 时 HR 和 MAP 水平<3cm 组(91.95±6.64 次/min、94.24±7.32 mmHg)均低于 ≥3cm 组(94.24±7.32 次/min、94.55±7.78 mmHg)(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在HDP初产妇潜伏期开始分娩镇痛安全可行,相比于活跃期能更好缓解分娩期疼痛并控制血压及心率稳定,不影响产程及母婴安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分娩镇痛介入时机安全性

    维生素D联合诺和锐特充治疗GDM临床效果

    张华俊陈丽会肖飞袁建娜...
    1542-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诺和锐特充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1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胰岛组(n=57)和联合组(n=57),两组均给予诺和锐特充皮下注射治疗,联合组同时口服维生素D滴剂,均持续治疗至血糖达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分娩前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血浆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Hcy)、Toll样受体4(TLR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随访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分娩前,两组FPG、2hPG、HbA1c均下降(P<0.05)但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FINS、HOMA-IR均下降,HOMA-β均上升,且联合组指标(12.76±1.46μU/ml、2.98±0.23、89.52±8.10)改善优于胰岛组(12.87±1.52μU/ml、3.30±0.52、81.41±8.08),两组血脂指标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胰岛组,两组 TLR4、VCAM-1、Hcy 均下降且联合组(6.71±1.38 mU/L、43.63±7.47 ng/ml、8.47±1.85μmol/L)低于胰岛组(8.49±1.46 mU/L、52.47±7.63 ng/ml、11.21±2.76μmol/L)(均 P<0.05);胰岛组与联合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4.0%比8.8%)无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辅助诺和锐特充治疗GDM,有利于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功能,抑制Hcy等促炎因子表达,未增加不良母婴结局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维生素D诺和锐特充胰岛素抵抗血浆脂肪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结局

    电刺激治疗阴道干涩症临床疗效及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朱秀秀王慧兰蒋秀婵戚诗虹...
    1548-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阴道干涩症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阴道干涩症患者临床资料,7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者纳入药物组,7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刺激治疗者纳入联合组,治疗后对比两组阴道健康指数评分(VHIS)、性功能指数(FSFI)及盆底肌表面肌电指标、盆底肌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HIS子项阴道粘膜弹性、分泌物类型和黏稠度、阴道黏膜上皮完整性、阴道湿润度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4.15±0.42分、4.31±0.49分、4.52±0.39分、4.49±0.41分)均高于药物组(3.26±0.36分、3.82±0.46分、3.91±0.41分、3.73±0.39分),两组FSFI子项性欲、主观性唤起能力、性活动时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性交痛及总分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药物组,两组前静息阶段、Ⅱ类肌测试阶段、后静息阶段均降低,Ⅰ类肌测试阶段、耐力测试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药物组,两组Ⅰ类肌与Ⅱ类肌的持续收缩压、收缩维持时间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药物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17.1%、8.6%)未见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阴道干涩症患者的临床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盆底功能.

    阴道干涩症电刺激盆底功能女性性功能

    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音乐干预对静脉穿刺新生儿镇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申陈左力田雨飞李道醒...
    1553-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音乐干预对静脉穿刺新生儿镇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静脉穿刺的新生儿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同时给予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新生儿哭闹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穿刺中、穿刺1 min和2 min后的NIPS评分(4.83±0.74分、2.35±0.67分、0.78±0.40分)、NFCS评分(5.02±1.14 分、3.18±0.75 分、1.04±0.33 分)、哭闹持续时间(54.3±7.2s)、HR(148.1±4.9 次/min、149.3±4.8 次/min、142.1±4.2次/min)、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9%)均低于对照组(5.32±0.88分、3.49±0.56分、1.43±0.47分、5.78±1.09 分、4.22±0.93 分、1.51±0.48 分、110.82±12.28 s、153.8±5.2 次/min、155.4±4.9 次/min、146.3±4.2 次/min、19.6%),新生儿哭闹开始时间(2.8±0.4 s)晚于对照组(2.1±0.2 s),一次穿刺成功率(96.1%)及穿刺中、穿刺1 min 和 2 min 后的 SpO2(95.8%±1.9%、95.2%±1.8%、95.0%±1.7%)均高于对照组(82.4%、94.5%±1.7%、94.0%±1.6%、93.6%±1.6%)(均P<0.05).结论:母乳嗅觉刺激联合音乐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对静脉穿刺的疼痛感知,减少新生儿的哭闹时间,有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风险.

    新生儿静脉穿刺母乳嗅觉刺激音乐干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

    时机理论围术期干预对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恢复的影响

    丁伟王素平王晓杰
    1558-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围术期干预对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拟行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时机组(n=48)和对照组(n=48).参照组常规护理,时机组予以基于时机理论的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恢复进程、心理状态、自护能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时机组术后恢复排卵时间(3.8±1.0月)、住院时间(5.8±1.8d)、血清人绒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12.2±3.9d)均短于参照组(4.7±1.1月、7.0±2.0d、14.8±4.0d),抑郁自评量表(42.59±5.38分)、焦虑自评量表(43.85±4.38分)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均低于参照组(49.24±5.61分、48.02±4.50分、16.7%),自我护理责任感、技能、知识、自我概念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93.8%)均高于参照组(75.5%)(均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围术期干预能改善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加快恢复进程,减少并发症,且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子宫瘢痕妊娠时机理论围术期干预心理状态恢复进程

    围手术期保温干预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核心体温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欧巍崴胡洁潘新兰
    1563-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围手术期保温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核心体温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拟行剖宫产术产妇92例,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的围手术期保温策略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核心体温水平、循环功能、并发症(躁动、寒战、低体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核心体温切皮时(37.10±0.19℃)、手术15min(36.64±0.39℃)、胎儿娩出时(36.31±0.35℃)、手术结束时(36.52±0.33℃)均高于对照组(36.84±0.20℃、36.12±0.41℃、35.85±0.47℃、35.81±0.45℃),手术15min、手术结束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变化幅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寒战(2.2%)、低体温(4.4%)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1%、21.7%),护理满意度(93.5%)高于对照组(76.1%)(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应用基于循证的围手术期保温策略干预,有助于维持围术期核心体温,改善循环功能,降低低体温、寒战发生风险,产妇广泛认可.

    剖宫产围术期保温干预核心体温循环功能并发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