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

    蒋玉霞马金芝李晓明徐茜茜...
    2068-2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镇静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差异.方法:将2020年9月—2022年7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均予以舒芬太尼0.2μg/kg±瑞马唑仑0.2mg/kg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予以0.5mg/kg/h(低剂量组)、1.0mg/kg/h(中剂量组)、1.5mg/kg/h(高剂量组)瑞马唑仑进行麻醉维持.观察3组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效果(BIS控制时间、BIS值)、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补救镇痛率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结果:3组麻醉起效时间无差异(P>0.05),苏醒时间中剂量组(557.26±141.47s)、高剂量组(550.25±139.93s)长于低剂量组(388.34±103.34s)(均P<0.05);3组BIS值无差异(P<0.05),BIS控制时间高剂量组(48.93±81.15s)、中剂量组(63.64±9.11s)、低剂量组(75.52±12.24s)依次升高(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Cor、CRP、IL-6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补救镇痛率(16.7%、13.3%)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0.0%、6.7%)均低于低剂量组(43.3%、33.3%)(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20.0%、16.7%)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患者麻醉维持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1.0mg/kg/h瑞马唑仑麻醉维持可满足手术要求,镇静镇痛效果较好,且患者应激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少.

    宫腔镜手术瑞马唑仑不同剂量镇静镇痛效果应激反应不良反应

    NIPPV与SIMV治疗早产儿NRDS的效果对比

    夏可王爱琳潘靓王丽...
    2074-2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NRDS患儿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PPV组(n=51)和SIMV(n=51)组.比较治疗3 d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呼吸力学指标[潮气量(VT)、肺动态顺应性(CD)、氧合指数(O1)]差异;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 d后,NIPPV组临床疗效(88.2%)高于SIMV组(70.6%),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SIMV组,两组PaCO2、IL-6、HMGB-1、TNF-α、BMP-7水平均降低且NIPPV组低于SIMV组,两组PaO2、SaO2、VT、CD、OI水平均升高且NIPPV组高于SIM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IPPV组(11.8%)低于SIMV组(29.4%)(均P<0.05).结论:NIPPV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更佳,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增强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临床疗效

    两种不同技术PS给药对NRDS并呼吸困难早产儿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叶桂姣郝艳萍王莉萍
    2079-2084,2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联合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随机数字表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技术(INSURE)PS给药联合咖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ISA)PS给药联合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的疗效,患儿达到纠正年龄36周时的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MV)、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25%、50%及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FEF25%、FEF50%、FEF75%)]、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静态肺顺应性、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血气分析值[氧分压(PaO2)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pH]、患儿接受治疗的各项时间指标(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总时间、住院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4h后,观察组疗效(94.3%)高于对照组(88.8%),患儿达到纠正年龄 36 周时 RR、气道阻力与内源性 PEEP低于对照组,MV、TPTEF/TE、VPEF/VE、FEF25%、FEF50%、FEF75%、静态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气分析值部分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恢复,且观察组PaO2与pH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8.63±1.83d)少于对照组(20.57±2.07d)(均P<0.05).各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INSURE技术与LISA技术PS给药联合咖啡因对NRDS早产儿均有一定疗效,但LISA技术疗效更好,对早产儿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血气值均有良好影响,并能促进患儿康复,用药及住院期间未增加早产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咖啡因肺功能不良反应

    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张禾涂英兵袁娟张珏...
    2085-2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拟行剖宫产产妇92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硬膜外麻醉)和联合组47例(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围术期指标、术中麻醉效果、术后2 h(T1)、术后5 h(T2)、术后12 h(T3)、术后1 d(T4)、术后2 d(T5)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辅助用药产妇比例(42.6%)低于对照组(69.9%),麻醉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86.7%),T1、T2、T3、T4、T5 时 VAS 评分(5.43±1.01 分、4.01±1.12 分、3.81±1.23 分、2.18±0.11 分、1.46±0.12 分)均低于对照组(6.93±1.25 分、5.96±1.91 分、4.96±1.74 分、2.78±0.38 分、1.79±0.65 分),两组术后 Ramsay 评分均上升联合组T1、T2、T3、T4、T5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低于对照组(42.2%)(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比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更佳,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群组化母婴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焦虑情绪、分娩方式的影响

    施锦金
    2090-2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对高龄初产妇焦虑情绪、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12本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分为对照组(n=150)和观察组(n=170),妊娠12~14周时入组,分别采用传统助产服务、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孕期增重、焦虑情绪[孕妇焦虑量表(PAS)]、妊娠压力[妊娠压力量表(PPS)]、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28周时体重(60.12±7.03 kg)、分娩前体重(63.44±7.21 kg)、孕晚期增重(3.32±1.60 kg)均低于对照组(62.94±6.53 kg、67.80±7.15 kg、4.86±2.91 kg)(均P<0.05);两组分娩前PAS评分、PP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AS评分(55.74±5.16分)、PPS评分(1.52±0.35分)均低于对照组(57.12±6.17分、1.64±0.32分)(均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0.0%)高于对照组(54.0%)(P<0.05),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6.5%)与对照组(10.0%)无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高龄初产妇孕期体重增长,缓解焦虑情绪和妊娠压力,提高自然分娩率.

    高龄初产妇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孕期体重增长焦虑情绪自然分娩

    助产士门诊孕期保健教育结合温柔分娩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效果

    陈玉兰邹娅杨芳
    2095-2098,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助产士门诊孕期保健教育结合温柔分娩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9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47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助产士门诊孕期保健教育结合温柔分娩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率、孕期保健认知行为及并发症、分娩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及新生儿Apgar评分、总产程及出血量、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产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1.5%)与母乳喂养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75.0%、91.7%),产妇孕期保健认知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产妇VAS评分(4.32±1.05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9.80±0.40分)均优于对照组(6.77±1.11分、8.63±0.51分),总产程(231.25±77.29min)短于对照组(316.23±77.35min),出血量(322.54±150.65ml)少于对照组(423.35±181.25ml),SAS(44.23±5.19分)及SDS(43.56±3.85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8.23±5.23分、50.23±4.33分),产妇满意率(95.7%)高于对照组(79.2%),产妇家属满意率(93.6%)高于对照组(75.0%)(均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孕期保健教育结合温柔分娩可提升初产妇孕期保健认知行为,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提升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焦虑、抑郁心理,产妇及家属满意率较高.

    初产妇助产士孕期保健教育温柔分娩孕期保健认知行为自然分娩率新生儿分娩痛满意率

    第二产程侧卧位适度保护会阴接生结合"1+1"分娩陪伴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侯晓丽赵言王瑞丽李秀明...
    209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侧卧位适度保护会阴接生结合"1+1"分娩陪伴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9月本院产科病房收治的100例产妇资料作为观察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另选择100例采用常规接生产妇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会阴受损情况、疼痛程度、分娩应激激素水平、分娩恐惧及孕产期心理社会适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12.0%)、会阴撕裂(44.0%)、会阴水肿(41.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4.0%、71.0%、59.0%),轻度疼痛占比(39.0%)高于对照组(25.0%),重度疼痛占比(13.0%)低于对照组(30.0%),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42.33±11.57 pmol/L、765.23±158.90 nmol/L)均低于对照组(49.52±9.85 pmol/L、808.15±114.28 nmol/L),Wijma分娩预期问卷评分(72.57±10.22分)低于对照组(81.35±9.72分),孕产期心理社会适应量表评分(44.33±8.47分)高于对照组(39.91±9.65分)(均P<0.05).结论:分娩第二产程侧卧位适度保护会阴接生结合"1+1"分娩陪伴不仅能够降低阴道分娩初产妇会阴撕裂风险,减少分娩疼痛、降低分娩应激激素水平,缓解产妇恐惧心理有积极作用.

    第二产程侧卧位适度保护会阴"1+1"分娩陪伴分娩痛会阴损伤心理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彭玉芳王晓娥刘亚丹张静...
    2104-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分娩模式产妇为常规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分娩产妇为联合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联合组阴道分娩率(91.7%)高于常规组(75.0%),第 1 产程(356.4±69.0 min)、第 2 产程(34.5±10.8 min)、第 3 产程(6.1±1.1 min)时间均短于常规组(442.2±82.6 min、46.1±14.5 min、9.6±1.5 min),分娩时疼痛等级≤2级占比(90.0%)高于常规组(68.3%),分娩控制感评分(178.41±19.68分)高于常规组(121.88±16.54分),产后出血量(208.4±30.0 ml)及分娩时并发症(11.7%)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92.5±37.3ml、31.7%)(均P<0.05).结论:应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自由体位能够减少初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分娩并发症发生.

    初产妇阴道分娩中医穴位按摩自由体位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控制感评分分娩疼痛

    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在卵巢癌围手术期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

    涂盈盈郑林季苗苗黄少益...
    2108-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对卵巢癌围手术期症状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入本院治疗的中年卵巢癌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以及症状管理日志,干预组同时采用症状管理动态模型进行干预,干预分为4个时间点,分别为术前1~3天(T1)、术后第1天(T2)、术后2~3天(T3)以及术后5天(T4),比较各时间点症状群严重程度差异以及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评分均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P<0.05),干预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功能评估均高于干预前,疲倦、疼痛、食欲丧失、腹泻、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倦、疼痛、食欲丧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症状管理动态模型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卵巢癌围手术期症状群症状管理生活质量

    子宫腔超声指标预测药物流产治疗早期稽留流产的效果

    王小菊崔鑫李天杰林青...
    2113-2116,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腔超声指标预测早期稽留流产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早期稽留流产患者药物治疗后24h子宫内膜厚度、宫腔不均质回声团大小、宫腔内多普勒血流等子宫腔超声指标,根据治疗结局分为完全流产组和不完全流产组,分析预测药物治疗不全的超声指标.结果:药物治疗完全流产组和不完全流产组的体重指数、既往妊娠丢失病史、人工流产次数、子宫内膜厚度,宫腔不均质回声团的平均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0,x2=22.587,x2=21.018,t=-5.081,t=-4.890;P<0.001),两组的子宫多普勒血流情况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8.5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是药物流产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4,95%CI 1.116~1.278).超声子宫内膜厚度预测药物流不全的最佳临界值为19.1mm,敏感度为60.5%,特异度为95.0%.结论:药物治疗后24h内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与药物流产不全有关,可作为早期稽留流产药物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早期妊娠稽留流产药物流产不全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