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宫腔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析

    韩宇新刘硕郑文佩邹倩...
    2117-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组织切除系统(MyoSure)治疗宫腔良性占位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23年3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MyoSure治疗的宫腔良性占位病变患者152例临床资料,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108例、子宫内膜息肉29例、宫内妊娠物残留15例.分析术中各项指标,术后疗效满意率及随访情况,采用子宫肌瘤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UFS-QOL)进行症状严重性评分(SSS)与生存质量评分(HRQL)评估.结果:152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操作时间4.71±4.60min,术中出血量9±19ml,膨宫液用量603±187ml,疗效满意率达94.7%,SSS评分和HRQL评分术后3个月(14.78±4.3分、78.82±6.31分)、6个月(14.27±3.9分、80.37±5.48分)与术前(30.26±5.7分、65.73±5.26分)比较,均有改善(均P<0.01),术后妊娠率为57.8%,复发率为2.6%.结论:MyoSure治疗宫内良性占位病变安全、有效,结局较理想.

    宫腔良性占位病变宫腔组织切除系统手术指标术后妊娠复发疗效满意率

    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EMS价值

    朱建常顾晓林岳静
    212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3例EMS患者病例资料为观察组,超声检查证实无EMS女性56例为对照组,均接受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上述EMS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剪切波速度(SWV)、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最小弹性模量值(Emin)及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分析上述参数对EMS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EDV及PSV均低于对照组,PI及RI均高于对照组,SWV、Emean、Emin及Emax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EMS病灶多呈不规则形态(89.3%),且多分布至筋膜或腹部全层(86.4%),病灶内少量血流信号(57.3%),多呈低回声状态(81.6%),回声多为不均匀(76.7%),病灶边界多为不清晰(74.8%).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预测EMS的效能均较好,其中RI的预测效能最高,截断值>0.82时预测EMS的Youden指数为0.734,曲线下面积0.921,敏感度92.2%,特异度76.8%.结论:EMS病灶多呈不规则形态,且多分布至筋膜或腹部全层,病灶内少量血流信号,多呈低回声状态,回声多为不均匀,病灶边界多为不清晰.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均可作为预测EMS的有效指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病灶超声特征诊断价值

    阴道超声联合血清 β-hCG、孕酮水平诊断异位妊娠价值

    杨芳陈星张润
    2127-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阴道超声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孕酮(P)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本院109例经病理检测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异位妊娠组,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孕妇70例为正常妊娠组,两组入院后均行超声检查和血清β-hCG、P检测,比较两组超声检测结果及血清β-hCG、P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β-hCG、P与超声检测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异位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及P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包块最大直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P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正相关,与包块最大直径、RI呈负相关(均P<0.05);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及P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701、0.904、0.970,敏感度为72.5%、69.7%、86.2%、94.3%,特异度为81.4%、68.6%、72.9%、81.5%,联合诊断价值更高.结论:超声联合血清β-hCG、P检测诊断异位妊娠临床效能较高,可用于异位妊娠临床早期筛查.

    异位妊娠阴道超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诊断价值

    宫颈癌组织中黏蛋白5B的表达及与HPV E6/E7 mRNA表达关系

    马菁雯张琰
    2132-2135,2140,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中黏蛋白5B(MUC5B)表达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表达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212例临床资料,均接受宫颈活检,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组49例、Ⅱ级组50例、Ⅲ级组51例、宫颈癌组62例.采用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组织HPV E6/E7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宫颈组织MUC5B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MUC5B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Spearman法分析分析MUC5B与HPV E6/E7 mRNA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宫颈癌组织MUC5B表达与患者生存关系.结果:MUC5B阳性表达率、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率在 CIN Ⅰ 级组(24.5%、32.7%)、CINⅡ 级组(46.0%、54.0%)、CIN Ⅲ 级组(66.7%、74.5%)、宫颈癌组(77.4%、82.3%)均依次增加;不同MUC5B蛋白表达患者其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存在差异;MUC5B与HPV E6/E7 mRNA表达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UC5B阴性组3年累积生存率(86.9%)高于MUC5B阳性组(71.7%)(均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UC5B高表达,且MUC5B蛋白表达与HPV E6/E7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且与患者预后有关.

    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黏蛋白5BE6/E7mRNA相关性预后

    维生素D结合主动免疫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临床效果

    张亚琴李珍康丽荣张婧...
    2136-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D结合主动免疫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免疫复发性流产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维生素D结合主动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流产率、妊娠12周时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孕4周及12周性激素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妊娠成功者妊娠结局、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流产率(4.1%)低于对照组(16.3%),孕12周时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1.19±0.25)及阻力指数(0.53±0.22)、收缩压/舒张压比值(3.20±0.29)均低于对照组(1.39±0.36、0.72±0.27、3.51±0.33),孕酮(62.65±3.21 nmol/L)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1117.36±33.26 U/L)高于对照组(56.23±4.03 nmol/L、79568.23±29.56 U/L),纤维蛋白原(2.33±0.23 g/L)及 D-二聚体(151.65±9.62μg/L)低于对照组(3.14±0.26 g/L、221.52±10.65μg/L),C 反应蛋白(16.26±2.99 mg/L)及白介素-6(48.26±2.85 ng/L)低于对照组(21.01±3.37 mg/L、51.23±3.41 ng/L),妊娠成功者足月妊娠(98.0%)高于对照组(91.2%)(均P<0.05),不良反应与对照组(0、2.0%)无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结合主动免疫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流产率,改善孕妇凝血功能、性激素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安全可靠.

    免疫复发性流产维生素D主动免疫流产率性激素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子宫动脉血流妊娠结局

    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miR-149-3p、CYBRD1表达的影响

    李琼谢林峻庞君陈稀文...
    2141-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炎患者高危型HPV(HR-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miR-149-3p、CYBRD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因宫颈炎就诊于本院的102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HR-HPV分入高危HPV阴性组(n=65)与阳性组(n=37).检测HPV阳性患者HPV感染亚型,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改变及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miR-149-3p、CYBRD1水平;Spearman法分析宫颈阴道微生态与宫颈脱落细胞miR-149-3p、CYBRD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HR-HPV感染影响因素.结果:HR-HPV阳性组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高于阴性组,阳性组中HPV16亚型检出率最高(51.0%),其次为HPV18(18.6%);阳性组阴道微生态失衡、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乳酸杆菌异常率均高于阴性组,miR-149-3p(0.53±0.12)低于阴性组(1.67±0.23),CYBRD1相对表达量(1.29±0.27)高于阴性组(0.46±0.10)(均P<0.05);HR-HPV感染与宫颈脱落细胞miR-149-3p表达呈负相关、与CYBRD1表达、阴道微生态失衡、解脲脲原体阳性率及乳酸杆菌异常率呈正相关(均P<0.05).HR-HPV阳性组不良孕产史占比高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乳酸杆菌异常率、不良孕产史、阴道微生态失衡、miR-149-3p降低、CYBRD1升高是HR-HPV感染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HR-HPV感染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iR-149-3p低表达、CYBRD1高表达,亚型检出以HPV16、HPV18为主,且HR-HPV感染会影响患者宫颈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宫颈病变严重程度.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miR-149-3p人细胞色素b还原酶1宫颈阴道微生态相关性影响因素

    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hMLH1、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罗寿召何英
    2146-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突变型p53基因(Mt-p53)和DNA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交界性肿瘤组21例、恶性肿瘤组42例.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卵巢肿瘤组织中Mt-p53、hMLH1、hMSH2表达情况;统计2年内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LH1、hMSH2表缺失对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恶性肿瘤组织中的Mt-p53阳性率(88.1%)高于交界性肿瘤组织(23.8%)、良性肿瘤组织(9.4%),hMSH1(66.7%)、hMSH2(61.9%)阳性率均低于交界性肿瘤组织(90.5%、90.5%)及良性肿瘤组织(100.0%,100.0%);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hMLH1及hMSH2阳性率均低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高分化恶性卵巢肿瘤组织hMLH1及hMSH2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织,Mt-p53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组织;随访2年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率为54.8%,生存组Mt-p53阳性率(78.3%)低于死亡组(100%),hMLH1(87.0%)及 hMSH2 阳性率(82.6%)均高于死亡组(42.1%、36.8%)(均 P<0.05).19 例死亡患者均存在p53基因突变,且其中11例存在hMLH1基因缺失、12例存在hMSH2缺失;ROC曲线分析,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均对恶性卵巢肿瘤的预后有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29(P<0.05).结论:Mt-p53高表达、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还可作为临床恶性肿瘤预后的预测指标.

    卵巢良恶性肿瘤突变型p53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临床意义生存预后

    不孕症患者Uu、Mh感染情况、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冯翠娥张吉卿周云
    2152-2156,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5月本院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234例(不孕组),按年龄1∶1匹配同期有过性生活史的健康育龄女性234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统计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开展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支原体的耐药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不孕组支原体感染率(50.4%)、单一 Uu感染率(38.9%)、Uu+Mh 感染率(8.6%)高于对照组(10.3%、9.0%、0.9%)(均 P<0.05),单一 Mh 感染率(3.0%)与对照组(0.4%)无差异(P>0.05).Uu对阿奇霉素耐药率高(耐药率>90.0%),对强力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壮观霉素、加替沙星耐药率低(耐药率<10.0%),未对交沙霉素产生耐药性(耐药率0);Mh对环丙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耐药率>85.0%),未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产生耐药性(耐药率0);Uu+Mh对环丙沙星、罗红霉素耐药率高(耐药率>90.0%),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低(耐药率<10.0%),未对壮观霉素产生耐药性(耐药率0).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95%CI 1.379~2.277)、性生活频率1~2次/周(95%CI 2.392~13.010)、性生活频率≥3 次/周(95%CI 2.298~21.211)、有宫颈糜烂(95%CI 1.662~6.736)、有泌尿生殖道感染史(95%CI 1.907~4.661)、性伴侣数≥2个(95%CI 1.990~15.458)是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主要为Uu感染;支原体对抗生素药物耐药性不同,临床治疗可优先选择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司帕沙星等药物;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首次性行为年龄小、性生活频率高、宫颈糜烂、有既往泌尿生殖道感染史、性伴侣数量多等有关,可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不孕症支原体感染耐药性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精准用药在免疫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应用

    陈旭艳范薇黄金梅张熠...
    2157-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阿司匹林基因检测用以指导临床精准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诊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均接受阿司匹林用药前血液基因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调整用药方案.结果: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阿司匹林药物基因检测,阿司匹林抵抗基因CYP2C19和CHIA分别检测到3种基因分型GG、GA和AA,LTC4S检测到3种分型AC、CC和AA;药物疗效基因GP1BA检测到2种分型CC和CT,PTGS1检测到均是AA分型.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50例患者中21例更换了治疗方案,3例继续用药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药物基因组检测,可精准指导患者临床用药.

    复发性流产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基因多态性精准用药

    TCT检查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于映红胡婕刘玉兰陈仕高...
    2161-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5月本院行宫颈癌筛查的3500例临床资料,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CT、HR-HPV检查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的筛查效能.结果:3500例中病理诊断宫颈癌33例,余112例为CINⅡ+Ⅲ、267例为CIN Ⅰ、3088例为宫颈炎.ROC曲线分析,TCT筛查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敏感度48.5%、特异度99.7%;HR-HPV检测筛查宫颈癌的AUC为0.769,敏感度54.6%、特异度99.3%;TCT联合HR-HPV筛查(即其中任意一项为阳性即可诊断为宫颈癌阳性)宫颈癌的AUC为0.980,敏感度97.0%、特异度99.1%.结论:TCT联合HR-HPV检测具备较高诊断效能,可提升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筛查有较高临床价值.

    宫颈癌宫颈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筛查效能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