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张绍祥

双月刊

1672-5042

jjssxzz@yahoo.com.cn,guogjin@yahoo.com.cn

023-68752649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局解手术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重庆市解剖学会及第三军医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会局解手术学学组协办,是全国唯一的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力学失衡诱导终板软骨退变中的作用

    郑权吴明凡邵松孙良业...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脊柱失稳诱导终板软骨退变模型大鼠中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终板软骨以及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大鼠L2~L5棘上、棘间韧带,咬除L2~L5两侧关节突,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1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退变组及羰基氰化物3-氯苯腙(CCCP)组,每组6只.正常组大鼠无特殊处理,退变组大鼠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CCCP组大鼠在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后于椎间盘注射5 μL CCCP(10 μmol/L).利用HE染色观察终板软骨及椎间盘形态变化,番红-固绿染色观察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变化.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终板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COL-2A)、蛋白聚糖(ACAN)、PINK1、Parki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2A、ACAN、PINK1、Parkin及线粒体膜蛋白Tomm20、Timm2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退变组大鼠椎间盘髓核破坏明显,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减少;CCCP组大鼠椎间盘结构较完整,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较退变组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退变组大鼠终板软骨组织COL-2A、ACAN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K1和Parkin表达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蛋白Tomm20及Timm23表达增高(P<0.05);CCCP组大鼠终板软骨组织COL-2A、ACAN、PINKI及Parkin表达较退变组均明显上调(P<0.05),Tomm20及Timm23蛋白水平较退变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大鼠脊柱失稳导致终板软骨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从而诱导终板软骨及椎间盘退变,激活线粒体自噬能够明显减轻终板软骨及椎间盘退变.

    脊柱失稳终板软骨椎间盘退变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

    慢性镉暴露小鼠的肝脂质组学研究

    郝蓉蓉李玲田丽谢佳...
    194-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镉暴露小鼠肝脂质组学的改变,并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的脂质亚类、脂质分子和富集的代谢通路.方法 选用12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8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正常水喂养)和实验组[镉水(0.6 mg/L CdCl2)喂养],每组6只.在镉暴露6个月后处死小鼠,即刻摘取新鲜的肝组织.对肝组织行脂质油红O染色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肝组织脂质油红O染色未出现红色.通过脂质组学筛选到17种具有显著差异的脂质亚类,144个具有显著差异的脂质分子.将具有显著差异的脂质分子通过KEGG富集得到以下通路: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 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镉暴露模型,揭示了慢性镉暴露会诱导小鼠肝中脂质亚类和脂质代谢物的紊乱,为了解慢性镉暴露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依据.

    慢性镉暴露脂质组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lncRNA RMRP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方秋满邓青春周小飞黄从妹...
    200-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MRP(lncRNA RMRP)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主要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RT-qPCR法检测lncRNA RMRP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ESC细胞和HEC-1-A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将空载体、pcDNA-RMRP、NC-siRNA、RMRP-siRNA、NC mimic、miR-580-3p mimic、pcDNA-RMRP+NC mimic、pcDNA-RMRP+miR-580-3p mimic、RMRP-siRNA+空载体、RMRP-siRNA+pcDNA-JAK2、NC inhibitor、miR-580-3p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HEC-1-A细胞中,作为空载体组、pcDNA-RMRP组、NC-siRNA组、RMRP-siRNA组、NC mimic组、miR-580-3p mimic组、pcDNA-RMRP+NC mimic组、pcDNA-RMRP+miR-580-3p mimic组、RMRP-siRNA+空载体组、RMRP-siRNA+pcDNA-JAK2组、NC inhibitor组、miR-580-3p inhibitor组.RT-qPCR检测lncRNA RMRP、miR-580-3p在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580-3p与lncRNA RMRP、JAK2的靶向互作关系;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lncRNA RMRP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显著高表达(P<0.05).与HESC细胞比较,lncRNA RMRP在HEC-1-A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pcDNA-RMRP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而RMRP-siRNA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580-3p是lncRNA RMRP的下游靶miRNA,lncRNA RMRP可负向调控miR-580-3p的表达.JAK2 是miR-580-3p的下游靶基因,miR-580-3p可负向调控JAK2蛋白的表达.pcDNA-RMRP可显著增加细胞中JAK2、p-JAK2和p-STAT3蛋白水平,而pcDNA-RMRP与miR-580-3p mimic共转染后,细胞中JAK2、p-JAK2、p-STAT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RP-siRNA可显著降低细胞中JAK2、p-JAK2、p-STAT3蛋白水平,而RMRP-siRNA与pcDNA-JAK2共转染后,细胞中JAK2、p-JAK2、p-STAT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MRP-siRNA与pcDNA-JAK2共转染后,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敲低lncRNA RMRP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长链非编码RNARMRP子宫内膜癌增殖凋亡JAK/STAT信号通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调控KRAS信号通路影响胰腺癌细胞糖酵解功能

    迪里夏提·阿力木郑坚江多力坤·吐拉哈孜阿木提江·马合木提...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M0型和M2型巨噬细胞,并提取二者分泌的外泌体(M0 exo和M2 exo).将胰腺癌细胞CAPAN-2和ASPC-1分为PBS组、M0 exo组、M2 exo组、M2 exo+siKRAS组,分别与等体积PBS、10 μg/mL M0 exo、10 μg/mL M2 exo、转染KRAS siRNA+10 μg/mL M2 exo共孵育.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结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率和乳酸生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物、KRAS蛋白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THP-1诱导分化为表达标志蛋白Arg-1和IL-10的M2型巨噬细胞,M0 exo和M2 exo具有双层膜结构,粒径100 nm左右,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81、TSG101.与PBS组比较,M2 exo组CAPAN-2和ASPC-1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摄取率力、乳酸生成水平显著增加(P<0.05),KRAS表达以及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01).与M2 exo组比较,M2 exo+siKRAS组CAPAN-2和ASPC-1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摄取率以及乳酸生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可通过激活KRAS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糖酵解.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糖酵解KRAS信号通路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田成曹溆杨月月高捷...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睾丸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和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每组4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精子比例、(a+b)级精子率、向前运动精子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及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雄激素水平等睾丸功能和性功能相关指标.统计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精子密度、向前运动精子率、(a+b)级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比例、IIEF-5评分、睾酮水平、雄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降低(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显微镜组患者术后6个月卵泡刺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睾酮水平、雄激素水平、IIEF-5评分升高(P<0.05).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改善患者睾丸功能及性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显微镜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功能性功能

    血清miR-155、miR-23b在特发性肉芽肿乳腺炎和乳腺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意义

    何姣周瑜辉马晓霞齐晶...
    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55、miR-23b在特发性肉芽肿乳腺炎(IGM)和乳腺癌(BC)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IGM患者(ICM组)和40例BC患者(BC组),所有患者均经活检确诊.另外纳入33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s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55、miR-23b对IGM和BC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估相关性.结果 3组CRP、WBC、Hb、Hct、CA19-9、CA15-3、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组患者血清miR-155、miR-16-5p、miR-21-5p、miR-210-3p、miR-222-3p、miR-29c-3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01),血清miR-23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BC组患者血清中以上miRNAs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BC组患者血清miR-155 表达水平低于IGM组(P<0.001),血清miR-23b表达水平高于IGM组(P<0.001).血清miR-155和miR-23b水平鉴别诊断IGM和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95%CI:0.601~0.843)、0.765(95%CI:0.657~0.874),敏感度分别为81.00%、77.50%,特异度分别为65.00%、59.40%;二者联合鉴别诊断的AUC为0.869(95%CI:0.786~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0%和92.50%.IGM组血清miR-155与WBC、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miR-23b与WBC、CR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miR-155和miR-23b有助于区分IGM和BC,可成为IGM和BC早期鉴别诊断的靶标.

    特发性肉芽肿乳腺炎乳腺癌鉴别诊断miR-155miR-23b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于雪梅陈炜廖茜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POP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盆底障碍功能问卷-20(PFDI-20)评分、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分、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评分及复发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疗效较优(P<0.05).治疗后2组患者PFDI-20和PFIQ-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FDI-20和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盆底肌肌力、最大肌收缩力和持续收缩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强/延长(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最大肌收缩力和持续收缩时间强/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SFI和PIS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FI和PIS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提高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POP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POP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电刺激腹腔镜子宫悬吊术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何望李童心周瑜王东...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234例行电视胸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肺段组和肺叶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平衡2组临床特征,最终每组纳入63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24 h和48 h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统计2组患者术后漏气>6 d、肺部感染、肺不张、咯血、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和48 h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肺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对于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具有相似的围术期疗效,但肺段切除术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优势更明显.

    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倾向性评分匹配

    10F猪尾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路雪雷赵臣亮于士昌赵亮...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0F猪尾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对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及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28F硅胶引流管1根从偏向手术切口的一侧放置于后纵隔;观察组患者采用10F猪尾引流管于腋后线第7肋间水平放置于后纵隔(若为上叶或中叶切除,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加放1根10F猪尾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疼痛评分及术后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拔管时间,总引流量.记录2组患者术后皮下气肿、肺不张、再次插管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气肿、肺不张、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10F猪尾引流管,可以减轻术后切口疼痛,保证术后胸水、积气的引流效果,同时不增加肺部并发症.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猪尾引流管引流效果术后切口疼痛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汪倩倩王水严丽洁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58)和正常组(n=32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前基础体温、术中室温、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OR=2.156,95%CI:1.158~4.016,P=0.015)、术前基础体温异常(OR=2.451,95%CI:1.309~4.588,P=0.005)、术中室温<23℃(OR=2.027,95%CI:1.085~3.786,P=0.027)、手术时间>2 h(OR=2.316,95%CI:1.239~4.327,P=0.008)、麻醉时间>3 h(OR=2.264,95%CI:1.206~4.252,P=0.011)、术中输液量>1 500 mL(OR=2.895,95%CI:1.543~5.432,P=0.001)是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显示,术中输液量>1 500 mL为100分,甲状腺功能减退为93分,麻醉时间>3 h为85分,术中室温<23℃为84分,手术时间>2 h为79分,术前基础体温异常为75分.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834;H-L拟合优度检验χ2=11.854,P=0.078;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阈值概率在5%~70%时,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准确、可靠地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低体温发生的风险,满足了临床上对于整合模型的需求,有助于推动个体化医疗的稳步发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低体温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