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局解手术学杂志

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张绍祥

双月刊

1672-5042

jjssxzz@yahoo.com.cn,guogjin@yahoo.com.cn

023-68752649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局解手术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重庆市解剖学会及第三军医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会局解手术学学组协办,是全国唯一的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手术学相结合的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脊柱内镜Delta通道下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袁赞贺新宁杜志勇张水清...
    517-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Delta通道下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ULBD)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LSS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侧棘突旁正中切口入路双侧或单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脊柱内镜Delta通道下ULBD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腿痛和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ODI)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腿痛、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腿痛、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更低(P<0.05),JOA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 脊柱内镜Delta通道下ULBD术治疗LSS,可有效减轻术后腿痛和腰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内镜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疗效并发症

    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Haraguchi Ⅰ型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高方茂张杰荣熊时喜田晓林...
    52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 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术后评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透视次数多于B组,术中出血量、腓骨切口长度少/短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升高,且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跖屈、外翻、内翻、背屈)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螺钉位置不佳、疼痛程度、行走及下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后踝骨折复位质量优于A组(Z=4.248,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与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均具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高,前者透视次数更多,术中出血量更少,后者改善踝关节功能与骨折复位质量更好.

    三踝骨折后踝骨折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疗效并发症

    术前焦虑情绪对老年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中体温及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杨玉春吴皎卿梁婷婷胡玉萍...
    525-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焦虑情绪对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中体温、苏醒期不良反应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39例于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焦虑情绪分为无焦虑组(87例)和焦虑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手术9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鼻咽温度、术中鼻咽温度<36.0℃比例、围术期出血量>300 mL比例、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及手术30 min时的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60 min、手术90 min及手术结束时,焦虑组患者的鼻咽温度均低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刻的鼻咽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术中鼻咽温度<36.0℃及围术期出血量>300 mL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苏醒延迟、寒战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合并焦虑情绪的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从手术60 min开始出现明显的体温下降,围术期出血量明显增加,术中低体温、苏醒期不良反应及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更高,应引起临床关注.

    焦虑情绪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术中低体温切口不良反应

    旋髂浅动脉浅支穿支皮瓣移植术中不同吻合法的临床分析

    杜志国张辉东郭乐乐耿景超...
    528-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穿支皮瓣移植术中不同吻合法对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法分为端端吻合组(56例)和端侧吻合组(44例).端端吻合组患者进行皮瓣动脉与患区主动脉分支末端对齐吻合;端侧吻合组患者进行受区皮瓣动脉与主动脉端侧吻合.术后2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动脉口径、侧口径和吻合时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静脉危象发生情况、皮瓣以及供区的外形和功能.结果 2组患者的动脉口径、侧口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明显较端侧吻合组缩短(P<0.05).端端吻合组56例皮瓣全部成活;端侧吻合组中出现4例静脉危象,探查发现静脉血栓形成,2例重新进行吻合静脉后成活,2例再次形成静脉危象时改为腹部带蒂皮瓣,术后6~12个月,皮瓣和供区的外形和功能均满意(P<0.05).2组患者供区在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韧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受区皮瓣在疼痛、外貌、活力、娱乐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动脉吻合方式应用于SCIA浅支穿支皮瓣移植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安全可靠,术后皮瓣成活良好,愈合不受吻合方式影响,受区外观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吻合成活率创面愈合因子

    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华长城杨飞孙治强王小合...
    53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钢丝捆绑联合加长PFNA治疗的21例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记录并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内固定物断裂、切割病例,无血管损伤病例,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48%.结论 加长PFNA可以有效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闭合复位不理想时行微创钢丝环扎,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微创钢丝环扎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的临床实践

    杨明友李玲刘利
    534-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纳入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盲法穿刺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形成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36.5±7.8)s vs.(69.3±18.6)s],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5%vs.45.3%),血肿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vs.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能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动脉穿刺的并发症.

    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临床应用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进展

    陈雷付亮励峰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也称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作为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因发病急、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多,其手术方式一直是困扰着全世界心外科医生的难题.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心外科发展迅速,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科研领域的不断探索,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革新,手术成功率不断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断降低.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心外科针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常用的几种术式进行综述.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血管疾病手术方式

    铅对线粒体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田嘉成许商成
    5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铅对多种器官组织都具有毒性作用.尽管含铅汽油和油漆已被禁止使用,但环境中仍残留大量的铅,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明确铅毒性的作用机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是铅的敏感靶标.铅不仅会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障碍,还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炎症、凋亡、自噬等紊乱.因此,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铅毒性的重要机制.本文就铅对线粒体膜通透性、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铅中毒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线粒体膜通透性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融合和分裂

    超声评估右心功能障碍的应用进展

    闫慧娜计晓娟
    546-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后天性及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右心功能评估成为临床制定诊疗策略和判断疾病预后的研究热点.超声成像新技术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超声心动图参数也逐渐在临床运用.早期发现右心功能异常对心脏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为探究这些指标在临床的运用现状,本文就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右心功能超声新技术

    硫化氢与神经炎症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税玉莲任治琼何怡洁陈缤彬...
    55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化氢作为第3种气体信号分子和神经递质,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代谢抑制等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对神经炎症介导的阿尔兹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硫化氢与神经炎症及其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硫化氢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