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交通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交通信息化
中国交通信息化

王涛

月刊

1672-3333

ed@chinaits.cn

010-84990502;84990710

100101

北京亚运村汇欣大厦A座五层

中国交通信息化/Journal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高速多源异构感知数据实时高精度融合算法

    罗如意代永涛吕学磊贺崇文...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智慧高速领域存在感知弱、管控难和触达少等难题,利用光栅阵列传感、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通过对交通全要素、全天候的融合感知,可实现多源异构感知数据实时高精度融合、轨迹追踪和事件检测等多场景应用.本文通过光栅光纤、雷达、视频等多源异构感知数据深度融合,采用时空基准同步、双队列异步处理、容错等机制,保证车辆轨迹数据的连续稳定和较低时延,实现数据时延和融合准确率的综合提升,可为管理和运营者提供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维度车道级交通动态信息,助力智慧高速实现全天候通行、全过程数字管控和全方位服务.

    智慧高速多源异构感知双队列融合算法实时高精度融合

    基于区块链的交通数据共享交换模型及经济效益分析

    郭柯师晓敏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面向交通业务场景的可信数据共享交换模型成为实现交通数据价值的重要支撑.本文根据交通行业业务特征,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共享交换模型,从投入成本、运营效率和资产价值三个层面阐述了该模型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实例对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了验证.

    区块链交通数据共享交换模型经济效益分析

    BIM+GIS技术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冯刚
    94-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速公路数字化的不断发展,BIM+GIS技术在高速公路监控中的应用已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本论文对BIM+GIS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BIM+GIS技术在现有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实例,同时对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提出了优化方向,以期为高速公路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BIM+GIS智慧道路协同管控多维场景

    网格化公路交通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预案

    洪强周跃琪谢晓辉何亚强...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二次事故的预防效果,对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防止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网格化思维将高速公路按照距离划分为连续的区间,基于区间内上游的信息发布介质和该区间发生的事件所属类型提出一套信息发布规则,以指导高速公路监控人员快速确定合适的事件预警信息.区别于普通的查表法预案,网格化预案灵活性、适应性、可操作性更强,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场景覆盖更全面.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网格化二次事故信息发布预案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准全天候出行平台

    万长恩郜义浩高志权裴晓栋...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慧准全天候出行平台.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实现对高速公路设备状态、实时路况、交通流量、交通事件、交通气象、重点车辆等的实时监测及异常预警、态势研判分析;在虚拟数字空间中对现实交通系统进行仿真重建,实现高速公路三维可视化、精准化管控.通过实施建设,在全国率先探索全天候契约式通行,每年因恶劣天气封路时长可降低10%,货车限行时长降低20%,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降低80%.

    准全天候出行车路协同技术精准化管控

    ETC智能化系统疲劳驾驶识别方法浅析

    赵静高凤艳秦建良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司机疲劳驾驶交通安全行为,提出在服务区基于ETC智能化系统开展疲劳驾驶识别方法应用研究.在充分利用既有ETC门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入/出口布设ETC天线,ETC天线和车载单元之间进行通讯得到车辆途径收费站及服务区的通行数据,云平台根据接收到的ETC天线上传的车辆通行数据解析出车辆的行驶记录,从而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ETC车辆进行预警信息提示.通过在高速公路开展基于ETC智能化系统的疲劳驾驶识别方法应用研究,可增强车辆驾驶行为安全性,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服务区的智慧化服务水平.

    疲劳驾驶服务区ETC门架ETC天线车载单元

    北斗伪卫星定位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侯晓青付增辉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隧道是道路建筑的特殊构造物,属于半封闭结构.北斗卫星在隧道内无法提供信号覆盖和位置服务、获取特种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数据,无法有效监管,存在一定的安全运营风险.基于伪卫星技术将北斗信号引入隧道内,可为通用车辆终端提供一般定位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增加增强基站,可为路段管理、路政和救援等特定车辆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保证了应急救援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北斗卫星信号引入隧道的探索、研究、应用和验证,对于我国在众多隧道内开展北斗位置信息服务具有积极作用.

    北斗系统隧道高精度定位伪卫星基站增强伪卫星基站

    雷视融合自动联合标定方法研究

    张成杨耿李钦梁俊威...
    117-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为分析对象,针对车路协同路侧感知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在线自动联合标定方法,在镭视融合基础上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识别与定位.本文介绍了在路侧场景下,毫米波雷达和视频传感器的时间同步和空间自动标定原理,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法在车路协同应用中的具体实现方式.通过实验证明,该在线自动联合标定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稳定的雷视融合结果,实现近端标定误差小于0.5米,远端标定误差小于2米的良好工程结果.

    联合标定毫米波雷达车路协同机器视觉

    特殊气象场景下高速公路数字化应急管理平台设计

    徐红海陈力吴方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传递效率低下、指挥决策依据不足等问题,应建设多场景、轻量化的高速公路数字化应急管理平台.将应急预案、应急管理过程数字化,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可视、可管、可控、可量,全面提升特殊气象场景下应急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数字化应急管理预案管理

    公路低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丁闪闪黄旭
    125-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预防低能见度下的恶性交通事故是公路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基于视频监控的低能见度监测预警算法精度不高、需要在公路上额外加装参照物、无法有效区分不同雾的类型等问题,本文研发了一套公路低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对系统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实现了事件监测预警、事件分类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公路视频轮询、设备在线管理等功能,系统采用了一种无需额外加装参照物的监测预警算法,并创新提出了团雾与其他雾低能见度事件的区分方法,促进了公路低能见度事件检测的便捷化和精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公路低能见度事件检测和分类,支撑管理部门及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公路低能见度监测预警系统图像识别团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