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年贺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1页

    两种推杆椎弓钉道骨水泥强化后路椎体间融合比较

    魏永存谢雁春王洪伟轩安武...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刻度推杆与无刻度推杆在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科采用骨水泥增强椎弓钉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2例手术过程中使用刻度骨水泥推杆(刻度组),另外20例不使用刻度骨水泥推杆(无刻度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刻度组手术时间[(142.7±53.4)min vs(164.3±58.6)min,P<0.05]、术中X 线透视次数[(10.2±2.3)次 vs(15.3±1.8)次,P<0.05]、术中出血量[(246.6±123.8)ml vs(324.1±113.8)ml,P<0.05]均显著优无刻度组,两组切口总长度、切口愈合等级、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刻度组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无刻度组(4.5%vs11.3%,P<0.05).随访时间平均(13.9±3.2)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腰椎前凸角Cobb角、Bridwell融合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行椎间融合时选择骨水泥钉道强化术应用刻度骨水泥推杆,可以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症腰椎退变性疾病骨水泥钉道强化刻度骨水泥推杆

    HTO联合关节清理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

    董伟王晓明谷源林颜军尧...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联合关节镜清理(arthroscopic debridement,AD)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medial knee osteoarthritis,m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7月本院采用HTO治疗mKOA 33例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行HTO+AD+PRP治疗(联合组),另外16例仅行HT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开始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0个月以上,联合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HTO组[(58.1±4.6)d vs(66.1±4.0)d,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WOMAC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Lysholm和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在 VAS[(2.4±0.5)vs(2.8±0.5),P<0.05]、WOMAC[(18.4±2.0)vs(23.7±2.5),P<0.05]、HSS[(80.8±3.0)vs(73.3±2.5),P<0.05]和Lysholm评分[(79.1±3.6)vs(71.4±2.8),P<0.05]均显著优于HTO组.影像学方面,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MPTA和FTA显著改善(P<0.05),K-L分级无显著改变(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O联合关节镜清理、PRP治疗,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优于单一 HTO.

    膝内侧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清理富血小板血浆

    本刊严查代写代投稿件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通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17页

    全髋关节置换人工智能三维术前规划的临床应用

    席立成方怀玺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THA术前规划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p,AIHIP)在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月拟行单侧初次THA的112例患者,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74例使用AIHIP系统(智能组),38例使用二维模板测量(常规组)进行术前规划.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智能组在手术时间[(78.4±29.6)min vs(89.1±34.3)min,P<0.05]、髋臼假体符合率(98.6%vs 78.9%,P<0.05)、股骨假体符合率(100.0%vs84.2%,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智能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21.8±4.8)dvs(23.0±5.2)d,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伸屈ROM、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6个月,智能组Harris评分和伸屈ROM、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术后12个月时,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髋臼假体外翻角、前倾角、LLD、股骨柄大小合适程度及放置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智能组术后纵向髋旋转中心偏移[(1.0±0.0)mm vs(2.0±0.0)mm,P<0.05]和横向髋旋转中心偏移[(2.0±0.0)mm vs(3.0±0.0)mm,P<0.05]均显著小于常规组.[结论]AIHIP系统辅助下THA术前规划准确率高,能有效帮助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缩短手术时间,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规划人工智能模板测量

    胸腰椎结核前路与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比较

    胡永胜张晓璇宋兴华田慧中...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2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03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9例采用前路手术(前路组),64例采用后路手术(后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路组手术时间[(136.7±19.2)min vs(108.7±15.6)min,P<0.05]、切口 总长度[(23.0±3.8)cm vs(14.6±3.5)cm,P<0.05]、术中出血量[(558.7±42.7)ml vs(408.8±35.8)ml,P<0.05]均显著大于后路组,术中透视次数[(3.5±1.5)次vs(6.7±2.1)次,P<0.05]显著少于后路组.前路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路组(15.4%vs 6.3%,P<0.05).随访时间平均(29.6±10.4)个月,两组临床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ASIA评级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JOA、ODI评分及ASIA评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管面积、后凸Cobb角、病灶活动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椎管面积、后凸Cobb角、病灶活动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均为胸腰椎结核有效的治疗方式选择,后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优势.

    脊柱结核脊髓神经损伤前路手术后路手术

    如何检索引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及文献格式

    30页

    尺骨撞击综合征尺骨短缩结合镜下清理修复

    许涛王爽刘宏君张文忠...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与截骨结合腕关节镜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0例采用单纯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短缩组),20例采用尺骨斜形短缩截骨联合腕关节镜术(联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短缩组手术时间[(61.3±17.4)min vs(119.5±29.4)min,P<0.05]、切口长度[(6.2±1.6)cm vs(8.4±2.1)cm,P<0.05]、失血量[(48.3±9.3)ml vs(61.3±10.2)ml,P<0.05]均显著优于联合组,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主动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0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改良Mayo评分、腕掌屈-背伸及尺偏-桡偏和前臂旋前-旋后ROM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VAS评分[术后 6 个月(1.9±0.9)vs(2.7±1.3),P<0.05;末次随访(1.5±1.1)vs(2.5±1.2),P<0.05]、Mayo 评分[术后 6 个月(86.2±10.3)vs(78.3± 9.5),P<0.05;末次随访(87.5±7.0)vs(80.5±10.4),P<0.05]均显著优于短缩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关节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即刻两组的尺骨变异长度及侧位尺桡间距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联合腕关节镜手术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

    尺骨撞击综合征尺骨斜形短缩截骨关节镜疗效

    郑重声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37页

    后稳定型与超形合度假体初次全膝置换的荟萃分析

    张思平马鹏程张文豪刘伟...
    38-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后稳定型(posterior stabilized,PS)假体与超形合度(ultracongruent,UC)假体的临床疗效、运动学功能和膝关节稳定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后稳定型假体与超形合度假体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根据NOS评分量表和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1项、回顾性研究9项、前瞻性研究2项,包括2904个膝关节.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UC组的股骨后滚显著小于PS组(WMD=-5.2,95%CI-5.85~-4.54,P<0.001)、UC组的最大屈曲度显著小于 PS 组(WMD=-2.27,95%CI-3.75~-0.79,P=0.003)、UC 组的胫骨矢状显著松弛大于 PS 组(WMD=5.10,95%CI 3.45~6.76,P<0.001).两组功能评分(SMD=-0.08,95%CI-0.30~0.13,P=0.43)、疼痛评分(WMD=1.88,95%CI-2.32~6.08,P=0.38)、ROM(WMD=-0.82,95%CI-2.38~0.75,P=0.31)、屈曲挛缩(SMD=-0.05,95%CI-0.25~0.14,P=0.59)、两组峰值扭矩(WMD=0.26,95%CI-2.91~3.43,P=0.8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稳定型假体具有更好的运动学功能和膝关节稳定性,仍是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的最佳选择.

    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假体超形合度假体后稳定型假体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