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网站新增骨关节健康教育版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1296页

    颈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1例报告与综述

    彭京张学俊万松丁凡...
    1297-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病理性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会使患者严重衰弱,并可能导致不活动和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目前还未取得重大的突破,既往研究聚集于药物等保守治疗.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作为一种侵袭性方式,其作用和疗效确切,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但研究主要聚集在腰腿痛领域,对脊髓损伤后上肢疼痛的应用还很少.本文报告SCS治疗1例脊髓损伤后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并对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上肢疼痛脊髓刺激

    本刊对部分稿件实行开放获取发表的公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1302页

    头髓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锁螺钉的研究进展

    杜守超胡孙君张世民
    1303-1308,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头髓钉固定已成主流手术方式.除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外,头髓钉的主钉尾部都含有内锁螺钉.内锁螺钉的初始作用是防止头颈内置物的旋转,术中是否拧牢内锁螺钉,从而阻止或保留头颈内置物的滑动,临床上有不少争议.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各种头髓钉说明书,从内锁螺钉的历史、种类、临床应用及使用争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取得内锁螺钉使用共识,为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疗效提供参考.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锁螺钉滑动加压头髓钉股骨颈短缩

    穿支皮瓣中Choke vessels的相关研究与展望

    霍磊谭琪高加智谢佳宁...
    1309-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Choke vessels作为连接穿支皮瓣中相邻血管体的桥梁,在提高穿支皮瓣存活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如何提高穿支皮瓣存活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施加不同措施增加Choke vessels的供血而改善皮瓣血运.本文通过对Choke vessels在穿支皮瓣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Choke vessels的影响,旨在为未来提高穿支皮瓣存活率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穿支皮瓣Chokevessel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腹直肌旁入路髋臼下通道螺钉固定复杂髋臼骨折

    张德刚李朋宫智浩刘栋...
    1314-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腹直肌旁入路髋臼下通道螺钉固定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与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9年7月—2022年6月经腹直肌旁入路应用髋臼下通道螺钉治疗的14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经单一经腹直肌旁入路下复位固定,沿骨盆界限上缘放置重建钢板固定前柱骨折;通过髂坐钢板或梳状螺钉固定四边体;通过腹直肌旁入路第3窗在髂耻隆起偏尾端偏内侧指向坐骨结节置入1枚直径3.5 mm或4.5 mm髋臼下通道螺钉.[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手术时间平均(153.5±45.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5.7±249.5)ml.随访时间平均(14.5±4.7)个月;采用Matta方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12例,良2例,末次随访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为14~18分,其中优9例,良4例,可1例.[结论]采用单一经腹直肌旁入路复位固定复杂髋臼骨折,其中使用髋臼下通道螺钉固定前后柱以增强整体内固定稳定性,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髋臼骨折腹直肌旁入路髋臼下通道螺钉

    交锁髓内钉固定腓骨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

    徐政吕飞徐蔚蔚董献成...
    1318-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胫腓螺钉固定腓骨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本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腓骨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8±10.3)min,术中出血量(68.3±14.3)ml,切口总长度(42.5±3.6)mm,随访时间(13.7±2.4)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AOFAS评分及踝ROM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 6 个月及末次随访下胫腓骨重叠(tibiofibular overlap,TFO)[(2.1±0.7)mm,(8.1±1.3)mm,(8.0±1.1)mm,P<0.001]、距骨小腿角(talocrural angle,TCA)[(73.9±4.2)°,(83.1±3.0)°,(82.4±2.9)°,P<0.001]均显著增加,而下胫腓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8.3±1.3)mm,(4.3±0.5)mm,(4.4±0.5)mm,P<0.001]显著减小.[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下胫腓螺钉可有效治疗腓骨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抗旋转,且下胫腓固定可靠等优势.

    腓骨下段骨折髓内钉下胫腓联合内固定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是否髌骨表面置换的比较

    罗毅孙卫平李中军王海波...
    1322-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否髌骨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45例(52膝)初次TKA治疗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4例(28膝)行髌骨置换,21例(24膝)未行髌骨置换.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下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和KSS评分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1.6±1.0)vs(1.8±0.9),P=0.781]、KSS评分[(86.3±7.9)vs(84.6±7.9),P=0.86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TKA术是否行髌骨置换的早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髌骨成形术

    双层人工真皮修复跟腱止点外露创面

    刘少华王振虎于洋曹伟宁...
    1326-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双层人工真皮修复跟腱止点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20年8月,对7例合并跟腱止点外露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一期予以清创、VSD处理,待创面新鲜干净后,二期应用双层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术后2~3d打开纱布观察皮片下情况,之后每3~4d换药1次.术后2~3周,粉红色的类真皮组织覆盖外露的骨质及跟腱,通过定期换药,创面自然上皮化.[结果]本组7例患者创面经自然上皮化后完全愈合,创面自然上皮化的时间为18~34d.均未行自体皮片移植.术后随访6~18个月,修复后的创面皮肤外形饱满有弹性,无明显瘢痕挛缩及色素沉着,质地耐磨无破溃.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0.6±4.6)分,VSS评分为(5.1±1.8)分.[结论]应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跟腱止点外露创面,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确切.

    创面跟腱止点外露人工真皮修复

    关于本刊网站开放获取稿件下载相关事宜的公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1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