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种异体肌腱处理技术的进展

    张净宇马荣星王丽敏胡永成...
    1398-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综述全面总结了同种异体肌腱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技术.同种异体肌腱处理流程为核心,系统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技术.肌腱移植成为肌腱损伤重建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介绍了同种异体肌腱的应用背景和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免疫原性与排斥反应相关的物理冷冻法和化学法,以及脱脂技术、脱细胞技术等处理方法.强调了同种异体肌腱处理工艺优化对于提高临床手术效果的重要性,为其运用于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种异体肌腱免疫原性处理技术

    新型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和成骨性能研究

    孙佳培杜建彭伟
    1403-1409,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脱细胞骨基质/磷酸钙/半水硫酸钙(ACBM/CPC/CSH)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方法]物理混合法合成ACBM/CPC/CSH复合人工骨材料,制备材料浸提液,用于急性、亚急性毒理、热原和表皮刺激实验.材料肌肉埋植实验,第7、14和21 d取材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肌肉炎症反应;第14 d取材行流式细胞检查,观察血液与组织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建立大鼠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ACBM/CPC/CSH骨材料组(材料组)、磷酸钙/半水硫酸钙(CPC/CSH)(对照组)和不植任何材料(空白组),观察成骨情况.[结果]浸提液未引起小鼠急性与亚急性毒理反应,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原实验体温正常.表皮注射实验72h内皮肤未出现红斑.肌肉埋植实验,第7d肌肉组织有轻微炎症反应,21 d炎症消失;第14d流式细胞学检查,材料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外周血CD4+[(9.6±1.8)vs(10.1±1.2)vs(10.7±1.4),P=0.470],CD8+[(9.5±1.1)vs(10.3±1.8)vs(10.5±1.7),P=0.249];脾脏 CD4+[(18.1±1.5)vs(17.2±7.3)vs(17.5±1.0),P=0.195],CD8+[(8.8±7.2)vs(7.7±7.6)vs(7.8±7.2),P=0.359]淋巴细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与Micro-CT结果显示,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修复,ACBM/CPC/CSH骨材料修复效果最佳.[结论]ACBM/CPC/CSH复合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成骨性能,有利于不规则骨缺损的修补.

    脱细胞骨基质复合材料骨缺损生物相容性成骨性

    3D打印聚醚醚酮假体重建锁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

    朱昱衡肖砚斌李凌李文忠...
    1410-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3D打印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假体重建锁骨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锁骨恶性肿瘤患者行"锁骨瘤段切除+3D打印PEEK假体重建术".其中病灶累及锁骨外侧段3例、内侧段2例,发生病理性骨折2例.参照患者健侧锁骨形态使用计算机建模后,3D打印制备个性化假体及截骨导板,术中根据肿瘤部位切断胸锁韧带或肩锁韧带,另一侧使用截骨导板辅助截骨,整块切除瘤段.置入3D打印制备的个性化假体并使用锁定钢板将保留端的正常锁骨与假体紧密连接固定,使用锚钉重建切断的胸锁韧带或肩锁韧带.[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者.随访2~26个月,术后患者肩外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未见明显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瘤段切除+3D打印PEEK假体重建术治疗锁骨恶性肿瘤技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锁骨恶性肿瘤整块切除骨缺损3D打印聚醚醚酮假体重建

    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全镜下L5S1减压术

    李金戈李曰众徐圆圆
    1415-1418,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孔镜治疗L5S1椎间孔狭窄症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L5S1椎间孔狭窄症患者,行经改良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孔镜手术.透视下取经患侧L5S1椎间孔水平线为穿刺路径,水平线与髂骨嵴交点内侧作为穿刺进针点,穿刺至L5峡部与S1上关节突交界处外侧,置入套筒,全可视镜外环锯切除L5部分峡部及S1上关节突尖部少部分,去除压迫L5神经根的突出髓核、肥厚黄韧带或钙化黄韧带,从而完成L5神经根减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出现神经根外膜撕裂,另1例出现术后臀部疼痛,但都无严重不良后果.随访6个月~5年,平均(2.5±0.3)年,患者疼痛症状和功能均显著改善,无复发或症状加重.术后腰椎MRI显示所有患者L5出口根均减压充分.[结论]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孔镜治疗L5S1椎间孔狭窄症具有可重复性强,不受高髂嵴限制,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减压椎间孔狭窄症

    脊柱转移瘤并神经压迫的分离减压微波消融和椎体成形

    庄青山张敏张骁门阔业...
    1419-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分离减压联合微波消融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合并神经压迫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26例接受"分离手术"联合微波消融椎体成形的脊柱转移瘤合并神经压迫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微波消融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价临床疗效.定期复查术区CT和MRI,观察术区骨水泥周缘骨质及软组织内肿瘤浸润情况,评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7.3±51.4)min、术中出血量(358.5±241.7)ml,微波消融时间(12.2±3.7)min,骨水泥注入量(4.7±2.1)ml,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内固定及骨水泥位置良好.随时间自术前、术后1、3、6个月的推移,VAS 疼痛评分[(8.2±1.4),(3.4±1.1),(2.6±0.6),(2.0±0.5),P<0.001]、ODI[(83.7±11.3),(35.2±7.6),(14.2±2.4),(13.2±2.3),P<0.001]和 KPS评分[(41.7±16.4),(68.4±16.3),(76.4±15.6),(80.2±11.6),P<0.001]均显著改善;此外,ASIA 神经功能评级亦显著改善(P<0.05).至术后6个月,除3例患者因原发疾病死亡外,所有患者术区肿瘤控制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分离减压联合微波消融和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控制局部肿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脊柱转移瘤微波消融椎体成形神经症状

    全膝置换围手术期三种抗凝方法比较

    邓立庆万伦黄继何芳...
    1424-1427,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三种抗凝治疗在西藏患者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60例行TKA的西藏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使用阿司匹林25 mg/d;B组20例使用阿司匹林100mg/d;C组2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d抗凝.评价三组临床和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d相比,术后3、7d三组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ROM均显著增加(P<0.05),但是髌上周径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VAS评分、ROM、髌上周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方面,术后三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vs5%vs10%,P>0.05).[结论]本研究中TKA术后使用25 mg、100 mg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的术后早期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全膝关节置换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深静脉血栓

    全髋关节置换两种血液管理模式比较

    陈德芳高玉镭王壮
    1428-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中两种不同血液管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多模式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检验指标.[结果]多模式组术中失血量[(282.0±39.3)ml vs(389.9±46.2)ml,P<0.001]、术后引流量[(114.5±18.5)ml vs(167.1±13.8)ml,P<0.001]、输血率[例(%),0vs6(12),P=0.027]、引流时间[(35.5±5.1)h vs(42.2±4.0)h,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6.8±0.9)d vs(7.5±1.2)d,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检验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Hb及Hct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两组Hb及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多模式组Hb及Hct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多模式血液管理可以有效减少THA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多模式血液管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

    腰大肌前下缘入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的并发症

    李育泽李伟魏见伟陈龙伟...
    1432-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腰大肌前下缘入路行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anteroinferior psoas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IP-OLIF)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8月采用AIP-O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并发症情况与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38.5±87.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4.1±116.4)ml.共3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其中术中出现并发症12例(8.4%),包括节段动脉损伤2例、腹膜损伤2例、胸膜损伤2例、硬膜损伤1例、终板损伤5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12例(8.4%),6例术后第1d出现左侧大腿前方疼痛、麻木,6例术后出现轻度髂腰肌、股四头肌无力,均于1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随访时间平均(14.8±4.3)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15例患者(10.5%)在术后1年复查X线片时发现融合器沉降,均为0级沉降.[结论]AIP-OLIF仍可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退行性腰椎疾病腰大肌前下缘入路斜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并发症

    人工智能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规划的应用

    郑勇强张金山林亮林振宇...
    1436-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前假体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例髋关节残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I组(12例)及常规组(12例)进行假体型号预测,分析AI三维规划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 组在髋臼杯一致性[(±0/±1/±2),(91.7%/8.3%/0%)vs(33.3%/41.7%/25.0%),P=0.013]和股骨假体型号一致性的准确度[(±0/±1/±2),(83.3%/8.3%/8.3%)vs(41.7%/33.3%/25.0%),P=0.017]显著高于常规组.随访时间平均(15.2±5.7)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髋伸曲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评分、髋伸曲ROM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三维规划较胶片模板测量在THA术前假体型号的选择具有更精准的预测价值.

    终末髋关节病全髋关节置换人工智能三维规划胶片模板测量

    本刊提醒作者严防各种形式诈骗的公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14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