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语微党课"传统美德宣讲的实践探索——以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王盈盈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通过"双语微党课"对传统美德进行宣讲,创新了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能够引导大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同时,还可以使宣讲内容更加贴近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需求,使得传统美德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党员、群众和外国友人,提升宣讲的效果和影响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双语微党课学生党员

    新媒体时代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吴惟琦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党风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制定有效的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传播党的理论创新和成就,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推进的良好局面.挖掘和利用廉洁文化资源,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方式和载体,加强新媒体监督管理,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加强新媒体舆情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坚持制度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媒体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策略

    新时代传承与弘扬大别山精神路径研究——以安徽金寨为例

    周宇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金寨县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大别山精神的研究、宣传、传承、弘扬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经验弥足珍贵,工作仍需再接再厉.本文在认真分析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提出了增进大别山精神研究效果、营造红色文化发展氛围、提升大别山精神成效等切合实际的路径建议.

    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路径

    "两个结合"视域下先秦儒家生命理论的转化与发展

    郑俊陈雨青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儒家生命理论是以德性实践为途径,进而追求圣人崇高境界为终点的生命理论形态.先秦儒家强调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赋予人的生命超越意义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先秦儒家生命理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只要能够创造出回应时代关切、符合人民需要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生命理论,对夯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生命理论两个结合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生命理论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

    张雁钦郭雯清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相互融合、携手共进、共克时艰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并且在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中锻造了命运与共、荣辱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形态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强民族的凝聚、维持社会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思想之基与民族之魂.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要探索在大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以理论为基础,以文化为纽带,以网络为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路径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党建+思政"协同育人"12345"模式研究

    陈冬颖陈海泉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党建促进思政育人是加强党组织政治建设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通过阐释高校"党建+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探析"党建+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最终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推进"党建+思政"协同育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思政高校党建协同育人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提升

    陈晶晶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大思政课"背景下,探寻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策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的包括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实践平台和深化校企合作三维路径策略,旨在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最后一公里",不断催化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策略

    新时代"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路径研究

    方晖玥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学生的思想观念越来越丰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另一方面,"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路径,给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的方式,深度分析了现阶段状况以及新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系、育人方式、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鼓励学生等方面的途径.本文主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进行创新式的改革,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新时代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李海燕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政治素质,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新时期,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思政课相关素材的应用,还需要善于从其他科目以及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更好地为大学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围绕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分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价值以及应遵循原则等分析,重点给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的措施,以期通过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提升大学思政课教学质量.

    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措施

    高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探究

    李雁玲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数学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思政教育的融入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策略,以期为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有益参考.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思政教育融入策略